新浪时尚 尚品

梵高大展未开场 衍生产品先暖身

新浪时尚

关注

导语:在欧美多国巡展之后,“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将于4月28日来到中国,在上海新天地太平湖上3000平方米的“艺术城堡”举办。展览采用多屏幕投影技术和梵高绘画艺术相结合,在高清的连环巨幅屏幕和幕墙上,让观展者换个角度了解梵高,感受他最绚烂的色彩。

虽然距离梵高大展开展尚有一个多月,但主办方却早早公布将通过网络和现场两种方式售卖有关梵高大展的各式衍生产品。首波亮相的十余种产品在网络上成了热门话题,有不少网友都表达了一旦开卖必定入手的决心。对此,“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展中方策展人周谊女士表示,衍生产品已经逐渐成为展览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展后购买艺术衍生品,换一种方式拥有艺术,是观众保留和延续观展体验的一种消费行为。

衍生产品多达千余种

展览现场将“智能贩售”

记者了解到,提前亮相的十余种梵高展衍生产品中包括杯子、雨伞、手机壳、手包、笔记本等,题材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多以梵高的作品作为创作元素,充满艺术气息。根据主办方目前的计划,这些只是梵高展衍生产品系列中的“冰山一角”,开展时总计将有70多种大类、1200余种衍生品亮相。

究竟还会有哪些夺人眼球的产品?主办方工作人员透露,衍生产品将分为科技达人、夏日清凉、日用生活、文艺青年、旅行伴侣等不同主题,比如科技达人系列中就有充电宝、U盘、数据线,而夏日清凉系列不仅有遮阳帽、遮阳伞、T恤,连沙滩裤和人字拖都充满了梵高元素。至于具体的实物,工作人员表示请大家尽可能地发挥想象,到时候保证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据悉,4月28日起梵高大展现场将有超过500平方米的专属空间,供衍生产品的展示与贩售。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凸显科技的展览主题,主办方特别请来了“机器人”——其实这是一间小小智能商品屋,全透明的LCD橱窗,所有陈列商品一目了然,还能通过高清屏幕了解详细情况。观众只需要按照提示,用银行卡、微信、支付宝、或者扫二维码等支付方式可直接进行购买,不仅大大节约观时间成本,更能享受到便捷、高科技的购物体验,真正实现线上线下多平台购物。主办方表示,将把此次梵高大展的爆款衍生产品作为主打放在智能小屋中,通过“机器人“购物一定有全新的感受。

记者了解到,本月下旬起,梵高大展的衍生产品将率先亮相网络,通过其官网和微信服务平台发售。

换种方式拥有梵高

让艺术不再居之高堂

亮相梵高大展的衍生产品绝大多数都是主办方“量身定制”,“所有衍生产品的创意设计和制作,都按照展览授权方的要求,严格把控。”工作人员透露,“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衍生产品,让梵高和他的作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在这些衍生产品中不乏名家手笔,其中还包括了与陈丹青夫人跨界合作的手提包以及丝巾。

去年,华谊兄弟总裁王中军以3.77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将梵高生前最后一幅作品收入囊中,而梵高的其他作品也被不少博物馆珍藏,或为富豪所私有,似乎与普通艺术爱好者距离遥远。此次,“不朽的梵高”感应艺术大展通过开发衍生产品,让高雅艺术走亲民路线,,让所有观展者都能轻松将“梵高”带回家。据悉,目前已有不少商家主动联系主办方寻求合作,希望制作更多的衍生产品,让艺术爱好者可以换种方式“拥有”梵高。

文化市场衍生产品兴盛

“体验式消费”独辟蹊径

近年来,文化市场日益兴盛,衍生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作为产业链的的环节之一,衍生产品制作与销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如何做好“体验式营销”,与文化市场本身形成良性有效的互动,依然是从业人员的课题之一。

此次梵高大展提前布局,在开展前一个月曝光衍生产品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一方面主办方提前预告了梵高大展更多的精彩内容,对观众来说更是一种提示,预示他们能在梵高展览上收获更多,这对梵高大展本身是一种促进;另一方面观众真正观展时,因为受到现场观展体验的影响,加之对衍生产品预期的美好印象,会使观众与艺术衍生品之间产生更多的‘互动’,甚至将对梵高大展的美好回忆‘移情’至所购买的衍生产品之中。”业内人士分析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