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时尚

心怀善念,努力前行 值得被记住的诗阁绅士精神

新浪时尚

关注

导语:我们谈论一个品牌的时候,是在谈论什么?他的产品,他的风格,还是那背后支撑他一路走过来的灵魂精神?

说到奢侈品牌,似乎永远是中国人一个解不开的心结。因为我们总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拥有五千余年泱泱历史的我们可以造出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可以诞生流传广泛的儒家文化,却偏偏培养不出可以蜚声国际、流传百年的奢侈品牌?

归根到底,是我们缺少培养奢侈品牌的精神。1833年出生的Coco Chanel是香奈儿品牌的灵魂人物,单是她自己的人生经历就足以支撑起“传奇”二字。出身贫寒,22岁便依靠在咖啡厅卖唱为生,在老主顾的帮扶下才开启了第一家帽子店,得以施展自己真正的才华。从1910年初创开始,香奈儿品牌见证并引领着上世纪初叶女装风潮的巨变,其敢于创新、坚持自我的风格,更成为备受女性推崇的独立精神化身,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女性偏爱这个百年品牌,是源于其背后个性化的品牌精神。

回首翻开我国历史,拥有独特精神内涵的品牌也并不是完全不存在。在2010年香港文坛四大才子蔡澜先生出版的散文集《蔡澜的生活方式》中,许多人都记住了这样一个名字--Ascot Chang诗阁。这个被蔡先生介绍为‘老字号的衬衫店’,其实距今已有60余年历史了。

与大多数世界一线大牌的故事如出一辙,诗阁的创始人也经历过白手起家的艰苦创业阶段。14岁便离家学艺,张子斌的童年生活都被一个个裁缝术语所填满。那时他的师傅是上海出名的老衬衫裁缝,专门为名流商贾手工制衣。张子斌跟随师傅一学就是十余年。

1949年建国后,为了实现自己的开店的梦想,张子斌怀揣10美元只身前往香港打拼。挤在多如牛毛的南下大军中,张子斌并没有感到灰心,始终坚守自己 --手工定制衬衫。

很难想象当时没名没势的张子斌挨家挨户上门向富商推荐手工定制衬衫需要多大的勇气,然而就是这样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让张子斌闯出了一片天地。那时栖居香港的上海商人们还保留着民国时期贵族的穿衣传统,对服装细节的要求精细而挑剔,张子斌跟随上海老师傅磨练出的手工定制技艺立刻迎合了这些客商们的喜好,以至于后来不仅香港本地富商名流纷纷请张子斌为自己上门定制成衣,就连外地客源也开始慕名而来。

到了1953年,张子斌终于如愿在尖沙咀金巴利道开启了第一家诗阁门店,这间足有600呎的店面也成了诗阁这间服装王国的奠基石,见证着整个品牌长达60余年的沧桑蜕变。

所谓奢侈,并不一定指价格,而是面料与工艺的难得,一旦被客源冲击带来的利益所诱惑而放弃了这份初衷,就失去了“奢侈”的奥义。诗阁深谙此道,因此无论是白手起家阶段,还是门店成立后客源不断之时,始终坚守着手工定制的专注与严谨。张子斌也事事亲力亲为,不仅在面料选择上愈发精益求精,从海内外选拔数千种名品面料进店,还在剪裁廓形上花足心思,从十几到几十种衣领、袖口造型的演变,只为满足客人那微小的挑剔要求。

在待客方面,诗阁也始终保持着谦和有礼的态度,只要是曾经光顾过品牌的顾客,从进门开始,就会有工作人员亲切地叫出他的名字,并熟知其身材尺寸与穿着偏好。诗阁更将数以万计的客户纸样全部保存,老客户只需邮件或电话通知店面自己想要的衬衫款式与颜色,就可以在2-3周后收到由品牌全球唯一制造地香港寄来的精美服饰。

半个世纪的发展当中,诗阁见证了从新中国建成到如绅士服装的推演变化,也一直用自己的品牌风格影响并引领着国内的绅士风潮。保留中国传统绅士服装的儒雅稳重、自信谦和气度外,诗阁还不断引入西化元素推陈出新,因此不仅受到香港大亨邵逸夫、李嘉诚等中国名流青睐,就连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老布什,好莱坞明星莱昂纳多,时尚大师Tommy Hilfiger等欧美名人也都是品牌的座上宾。

保留着创业时的朴素初心,诗阁也不断通过公益事业为社会慈善贡献力量。2015年更联手香港天王郭富城推出iPANDAS慈善袖扣,并以全部善款投入慈善基金,用爱心善念为弱势群体给予援助。

对事业的执著专注,对人的谦和有礼,对社会的心怀善念,对未来的拼搏进取,诗阁用60余年磨砺出的绅士精神不仅值得人尊敬,也值得被更多人铭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