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时尚

你前任送过的巧克力都逊爆了

新浪时尚

关注

  导语:有句话说得好,当你不知道送什么的时候,就送巧克力吧。(来源:雅趣公众号)

在瑞士有这样一句话:“Nine out of ten people like chocolate。 The tenth person always lies”,意思是说十个人里喜欢巧克力的有九个,另一个不喜欢的肯定在撒谎。

根据国际可可组织(International Cocoa Organization)统计,欧洲消费了世界上近50%的巧克力,瑞士和德国平均每人要吃掉11公斤巧克力,居世界之最。

瑞士人民的真爱——巧克力

瑞士人民这份对巧克力的爱无处不在,无论是飞机、酒店还是餐厅,都能看见巧克力的身影,在这种全方位、无死角的巧克力攻势之下,让我这个原本对巧克力无感的人也沦陷了。

在瑞士停留的两星期时间里,我每天早晨都会喝一杯热巧,如果没有热巧,也一定会用牛奶泡一碗巧克力口味的麦片,巧克力的味道成了我每天幸福感的来源(别问我胖了多少)。

小百科:

为什么巧克力能带来幸福感,让心情变好?

经过研究发现,可可含量较高的黑巧克力含有丰富的苯乙胺,能有效调节情绪。而且巧克力中还含有丰富的镁元素(每100克巧克力含410微克镁),具有安神和抗抑郁的作用,很多心理医生把巧克力作为对抗轻微抑郁症的天然药物。

一个好奇:不产可可豆的瑞士,怎么就成了巧克力大国?

瑞士巧克力=可可豆+牛奶+糖

· 可可豆

瑞士是一个面积只有41万平方公里、多山而且拥有许多珍奇植物的温带国家,喜欢温暖湿润的可可树在瑞士根本没法生长,由于瑞士从未有过殖民地,要想获得可可原料只能从遥远的非洲进口。

可可豆通常从非洲加纳运输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在遥远的水路运输里,装可可豆的袋子必须保持密封干燥、防止发霉。运送到阿姆斯特丹的实验室之后,得先经过一番严格检查,保证品质正常之后才能送到瑞士工厂。

瑞士的巧克力豆主要依靠进口

不过除了可可豆之外,生产瑞士巧克力的另外两种最重要的原料,都产自瑞士本土。

· 牛奶

在阿尔卑斯山陡峭的地形上,种庄稼很困难,农民养牛,生产牛奶,用灌装卡车运送到工厂,加工成奶粉,这是牛奶巧克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糖

以前必须从国外进口蔗糖,瑞士平原地区种植甜菜,用拖拉机和货运电车将甜菜运到糖厂加工,最后生产出白糖。

最后,在巧克力工厂,混合牛奶、糖、可可,就生产出了瑞士巧克力。瑞士巧克力分为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和白巧克力三种,这个种类由巧克力大师决定,他们是美食界的艺术家,手里握着绝密的巧克力配方。

瑞士的巧克力大师们

1819年

弗朗克斯·甘耶建立瑞士第一家巧克力工厂

1826年

菲利普·祖拉德发明搅拌机,混合糖与可可粉,使巧克力实现量产

1830年

Charles-Amédée Kohler发明欧洲榛果巧克力

1875年

丹尼尔·彼得发明牛奶巧克力,改变了巧克力历史

Ps:亨利·雀巢Henri Nestlé(就是你知道的那个雀巢)发明了给孩子们食用的奶粉,同时也发明了浓缩牛奶的方法,这种方法也使丹尼尔·彼得的牛奶巧克力成为了现实。

1879年

鲁道夫·林特发明研拌机,让巧克力变成液体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瑞士是世界上巧克力的第一生产大国,而且其知名度享誉全球呢?因为人类工业生产和工艺的进步战胜了自然的规律。

是瑞士人使巧克力的制造流程和方法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地步,而且所有巧克力的制造方法都是在瑞士发明的,是瑞士人让巧克力从昂贵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化的消费品。

关于巧克力的故事还有很多,但我们只需要通过一组数字就能感受到巧克力在瑞士的地位:2016年,瑞士18家最主要的巧克力制造商,生产了超过18万吨巧克力,64%用于出口。

瑞士巧克力-雅趣独家不完全测评

当我们想把这份巧克力的“幸福感”带回来分享的时候,我们站在苏黎世Coop超市里整整两排的巧克力货架前患上了严重的选择困难,这么多巧克力品牌到底怎么挑?盲选巧克力真的没有坑吗?所有的巧克力都会好吃吗?

几乎每个品牌都有十几种口味,简直是逼死天秤座系列

为了帮大家选出最值得买的巧克力,雅趣特派员咬牙克服选择困难,精心挑选了10个最具有代表性品牌的巧克力,涵盖瑞士、德国、法国、比利时和意大利的品牌,专程把它们带回来和雅趣团队的其他小伙伴们一起来了一场瑞士巧克力独家不完全测评。

你问我为什么是“不完全”?因为要把整整两排货架的巧克力都买下来尝个遍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以及一个不会轻易长胖的体质(捂脸)。

今天,我们要测评的十个品牌分别是:Lindor、Toblerone、Cailler、Frey、Camille Bloch、Dolfin、Milano、Alnatura、Ferrero、Comptoir du Cacao。

先来一张大合影

我们今天的测评标准非常简单粗暴:颜值、味道、送礼指数。

颜值:在这个看颜的世界里,巧克力也不能例外。但这并不是完全的主观和任性,当你站在花里胡哨的巧克力货架前,能让你在两块可可浓度相同的巧克力之间作出决定的,往往就是颜值。

味道:除了改变浓度来调整巧克力的味道,现在的巧克力品牌已经开始变着花样出新口味了,当黑巧遇上辣椒、当牛奶巧克力遇上榛仁,好不好吃尝过了才知道。

送礼指数:又到了计划出国旅行的季节,无论去哪个国家旅游,带巧克力回来作为伴手礼都是不会出错的选择,当你不知道买什么的时候,就买巧克力吧。

测评结果:(横过来看)

如果你想知道测评过程,就赶快往下看吧。

测评Part 1:瑞士巧克力品牌

测评品牌1:Toblerone(三角)

产地:瑞士

测评结果:

颜值:☆☆

味道:☆☆☆

送礼指数:☆☆☆

雅趣综合指数:★★★

这是我们经常会在屈臣氏看到的“三角”巧克力,不过这次我们买到的是扁平版,颜值一般,但这个造型在国内并不常见,吃起来也比大三角的心理压力小多了,这个分量才是刚刚好,但是因为里面有太妃糖和蜂蜜,所以吃起来有点粘牙。

如果是送人的话,可以买这种分量比较小的,当然还可以选择大尺寸和巨型尺寸的三角,前提是你的行李箱里有足够的空间。

这不是特效,还真有这么大,得抱着啃的巧克力

雅趣特派员也在超市里看到了大尺寸的三角巧克力,但是怕行李超重,所以放弃了扛回来的想法。

6s在大三角面前显得非常秀气

这款巧克力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的阿尔卑斯山马特洪峰同款三角外形,所以国内会把这个品牌简单粗暴的翻译成“三角”,而三角本来的名字Toblerone,其实是由创始人Tobler的姓氏跟专业杏仁糖的单词Torrone组合而成,杏仁、太妃糖和蜂蜜也成了这款巧克力最独特的标签。

测评品牌2:Frey(飞瑞尔)

产地:瑞士

测评结果:

颜值:☆☆☆☆

味道:☆☆

送礼指数:☆☆

雅趣综合指数:★★★

这两款飞瑞尔的巧克力颜值很高,看起来非常小清新,可是拆开包装放进嘴里,就会立刻觉得这块巧克力“甜到发齁”,一起测评的雅趣小伙伴都说尝了好几款瑞士牛奶巧克力,就数这款最甜最腻。如果你想把这款作为回国伴手礼,那你身边一定要有一个特别爱吃甜食的朋友。

小编OS:不过飞瑞尔的巧克力倒也不都是这么甜,回想起在飞机上吃到的飞瑞尔好像并没有这么腻,后来仔细看了下测评的这款上标注了“Extra feine”(特纯),看来是选口味的时候踩雷选到了最甜的一款,这个锅小编来背……

在众多瑞士巧克力品牌里,Frey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品牌,这个品牌的巧克力价格普遍不高,但并不影响顶级可可豆和瑞士牛奶的原料质量。在1887年品牌成立的时候,创始人的目标就是让巧克力变成大众消费品,他们也确实做到了。

测评品牌3:Cailler(甘耶)

产地:瑞士

测评结果:

颜值:☆☆☆

味道:☆☆☆☆

送礼指数:☆☆☆

雅趣综合指数:★★★★

从颜值来说这款非常普通,和瑞士莲一样采用了经典的瑞士红,甚至在味道上也有点像瑞士莲,里面同样有巧克力浆注心,不过甘耶的甜度比瑞士莲要低,可可的味道也更浓郁,如果你喜欢瑞士莲丝滑的口感,但又希望甜度能稍微降低一点,不妨试试甘耶。

虽然甘耶在国内没什么知名度,甚至很多人从来没听过这个品牌,但其实在欧洲,甘耶的地位和瑞士莲差不多,毕竟1819年建立的甘耶巧克力工厂是瑞士境内第一家巧克力工厂。

这个品牌的特点是在制作巧克力的时候完全不用奶粉,改用调制成奶油状的新鲜牛乳替代,也是最地道的瑞士牛奶巧克力。

测评品牌4:Lindt(瑞士莲)

产地:瑞士

测评结果:

颜值:☆☆☆

味道:☆☆☆

送礼指数:☆☆☆

雅趣综合指数:★★★★

从颜值和味道来说,这款瑞士莲都没有惊喜,就是我们印象里最熟悉的瑞士莲风格,比较意外的是这块巧克力里面居然有注心,简直像是吃到了瑞士莲软心球的平面版本。从送礼的角度来说,这个经典的瑞士巧克力品牌在国内的知名度和接受度很高,出国旅行带回来绝对是最安全的选择。

瑞士莲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有着悠久的品牌历史。1845年史宾利父子在苏黎世创立了自己的巧克力商店,开始研制固体形态的巧克力,但当时的巧克力质感粗糙,并不好吃。

直到1879年,鲁道夫·莲发明了巧克力研拌机,把口感粗糙的巧克力研拌成浆,让巧克力做到入口即溶,瑞士巧克力这才开始成为受欢迎的食物。1930年品牌正式更名为莲·史宾利巧克力股份公司(Chocolate fabriken Lindt & Sprüngli AG)。

测评品牌5:Camille Bloch(卡密叶`布罗奇)

产地:瑞士

测评结果:

颜值:☆☆

味道:☆☆☆☆

送礼指数:☆☆☆

雅趣综合指数:★★★★★

虽然包装看起来好像并不是很诱人,甚至有点路人甲,但这款巧克力的味道却在雅趣小伙伴的测评里获得了一致好评,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里面货真价实的大块榛仁,这回总算不是“图片仅供参考”了,买回来送人妥妥的。

这也是个瑞士的老品牌,创立于1926年,是现在瑞士的第四大巧克力制造商。而我们今天测评的Ragusa拉古撒巧克力是Camille Bloch品牌最著名的招牌产品,Ragusa的诞生其实是因为二战期间可可豆原料的匮乏,创始人就想出从土耳其和西班牙引进杏仁和榛果来弥补,竟然意外做出了自己的招牌产品。

测评Part 2:欧洲品牌

测评品牌6:Alnatura(安娜图拉)

产地:德国

测评结果:

颜值:☆☆☆☆

味道:☆

送礼指数:☆

雅趣综合指数:???

其实在下手之前还是挺期待吃辣椒味的巧克力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但是在品尝之后,雅趣小伙伴们表示“有酸有辣,这个味道太奇葩了”,“如果有一个巧克力奇葩排行榜,那TOP1一定是这款”。虽说看起来包装还不错,但买来送人的话估计会被以为是恶搞。

所以你想“整人”的话就选它,因为除了瑞士,你恐怕再难找到如此口(nan)味(chi)独(dao)特(bào)的巧克力了。

这个口味巧克力的制造商Alnatura其实是一家德国的专业有机食品企业,1987年就在德国南部的曼海姆开设了有机产品超市,Alnatura这个名字已经逐渐成为德国有机产品的代名词。

测评品牌7:Ferrero(费列罗)

产地:意大利

测评结果:

颜值:☆☆☆☆

味道:☆

送礼指数:☆

雅趣综合指数:★★★

这个充满少女心的粉色包装出自我们都很熟悉的意大利品牌——费列罗,这款巧克力是费列罗推出的草莓酸奶巧克力棒,从颜值来说非常萌萌哒,但是味道却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有雅趣小伙伴表示“这个巧克力的味道很像健达巧克力,实在太甜了,整体风格略显幼稚,而且有一种代可可脂的味道,坚决不推荐”。

不过这款巧克力很适合买给小朋友,30%的可可含量,里面还有一些草莓小颗粒,巧克力外壳下包裹着草莓酸奶,口感比较香滑,目前国内买不到,只能去德亚海淘。

测评品牌8:Dolfin(道芬)

产地:比利时

测评结果:

颜值:☆☆☆☆

味道:☆☆☆☆

送礼指数:☆☆☆☆

雅趣综合指数:★★★★

在雅趣的内部测评里,最受欢迎的是这款比利时巧克力。首先从颜值来看,这盒巧克力看上去貌似有很多种口味的样子,打开包装还真是有很多种口味。其中好评率最高的是拿铁咖啡味、伯爵茶味和柠檬味,用雅趣资深“酒鬼”@yoyo的说法:“这些口味很多都是调酒里常见的调味,如果用这个巧克力配酒应该会是很特别的体验”。

Dolfin这个品牌始创于1989年,擅长把巧克力和各种水果、果仁、香料、甚至鲜花等自然原料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最独特的巧克力口味。最关键的是,Dolfin强调少糖、少脂、多可可,是很少见的提倡营养和健康的巧克力品牌。

测评品牌9:Baratti & Milano

(巴拉逖和米兰诺)

产地:意大利

测评结果:

颜值:☆☆☆☆

味道:☆☆☆

送礼指数:☆☆

雅趣综合指数:★★★★

在瑞士超市的货架前挑选这款巧克力豆,就是看中了它小巧可爱的包装,非常适合作为迷你伴手礼。我们挑选的是橘子口味,巧克力豆加上橘子的酸甜,碰撞出的口感其实还挺特别的,但也有小伙伴表示对这个味道接受无能,所以想买这个巧克力豆作为伴手礼的话,还是需要慎重。

这款巧克力豆目前国内也买不到,不妨趁五一假期亲自去瑞士的超市找找看。

测评品牌10:Comptoir du Cacao

产地:法国

测评结果:

颜值:☆☆☆☆☆

味道:☆☆☆☆☆

送礼指数:☆☆☆☆☆

雅趣综合指数:★★★★★

作为最后的压轴款,来自法国的Comptoir du Cacao成了今天测评里得分最高的巧克力。首先这是一款可可味纯正的黑巧,虽然味道有点苦但口感浓郁,简约风格包装还得到了设计大大@Mona的点名表扬,而且这是一款手工巧克力,买来送人也会显得心意满满。

这个品牌在国内比较冷门,但是在法国却是可可界的王牌。它是一个家族手工巧克力作坊,坐落在巴黎南部乡村的中心地带,以手工巧克力的品质和口感闻名。但目前国内很难买到这个品牌的巧克力,如果有机会去欧洲旅行,还是去当地找找看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