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时尚

重庆vs成都:中国最猛地域歧视

新浪时尚

关注

再不聊聊「中国有嘻哈」这个最近刷爆朋友圈的节目,杜少我的黑怕之魂就压抑不住了。

yo~

朝阳区嘻哈小霸王就是我,

飚段freestyle so easy就像切个火龙果。

别以为我只会写基本款教你们穿搭,

老子玩起嘻哈可以吓得你们回家找妈妈。

哭着找妈妈,yeah~

有趣的是,杜少我直到最近才知道:中国玩嘻哈最疯狂的地方不是北京上海,而是两个西南城市:成都和重庆。

前两天跟公众号「东七门」的朋友聊天,谈到中国人热衷于地域歧视的问题,其实四川重庆是个很好的例子。

顺便推荐一下,「东七门」是杜少我的老朋友了,都是一群满脑子长花的人,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说回四川和重庆的地域歧视。众所周知,川渝互怼已经持续十几年,四川人和重庆人也是互相不服气,无处不battle:

说的都是四川话,重庆人却瞧不起成都口音。火锅都得吃辣,成都人鄙视重庆人只会放辣。同样漂亮姑娘满街跑,重庆人偏要嫌弃成都姑娘。

就连玩起嘻哈,你都能从歌词中闻到互相较劲的骚味。

今天,杜少干脆讲讲川渝rapper互相较劲的事情,借此给各位看看川渝的地域歧视史。

 Round 1:相互试探 

如果说成都嘻哈是悠闲和放荡不羁,重庆嘻哈就是黑社会茬架。

成都嘻哈代表人物之一是谢帝,这位哥有一首「这才是成都」,虽然是四川话但不难懂,听完后我特么觉得成都人是全世界心态最好的一群人:

要堵车就随便的堵嘛

反正不慌哈,慌莫得用三

不爽了就骂两句脏话

反正你莫得事现在有空三

我带起个手表就装

莫得等时间它慢慢溜嘛

你看,堵车就堵吧反正也没啥事,大不了骂两句脏话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有钱就买个手表装装逼,没钱就不买了,老子时间多得很。满满都是一股懒散的劲,像提笼遛鸟的老北京,又像光膀子吃大葱蘸酱的山东人。

懒散的成都rapper,谢帝

相比之下,重庆嘻哈暴躁很多,听两句就想上街砍人。

重庆嘻哈代表人物之一叫Gosh,也有一首写重庆的歌叫「雾都夜话」,写的是2005年前的重庆,上来第一句就是:

小龙坎是我的Hood,沙坪坝最屌的红灯区,从小走到大的路,全部是老P眼虫和鸡。

再多听几句,基本全是黄赌毒财,社会气息浓的熏眼睛,很像港片里的黑社会。

「我滚NM的撒子东西,门对门都装逼,走到哪里那批样儿都要绷起,RNM哪个都欠你钱,你爱你干爹一万年。」

一句「勒是雾都」,更成为当今重庆年轻人寻找自我归属感的口头禅。

重庆人这种「张嘴闭嘴就是干」的暴脾气,其实也都有客观原因。从清朝开始,与青帮、洪门并称「三大黑帮」的「袍哥会」,正是扎根在重庆。作为当年长江流域的码头起始点,重庆袍哥会暗中控制清朝的水运。当年,劫富济贫、替天行道不仅出现在中原,中国西南同样有一群重庆土匪。

所以,重庆人骨子里就有一股匪帮的气息。

和重庆相比,成都反而一直安安稳稳。不论历史怎么变革,身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始终没什么大变动。百姓安居乐业,吃饱穿暖。

正因如此,有些成都人瞧不上重庆人,觉得重庆都是一群流氓地痞。

重庆人也看不上成都人,觉得他们面了吧唧磨磨唧唧。重庆人骂成都男人太娘们,成都人嫌重庆女人太爷们。

即使同样面对生活这个话题,成都重庆人的角度也截然不同。成都人会感慨「每个人头上是生活账单,譬如说一顿大餐」,重庆人则是「软中华,硬玉溪,头发越短越牛逼」。

不管怎样,其实都是城市基因问题。单从基因来看,川渝嘻哈注定会天天撕逼。

 Round 2:短兵相接 

看川渝嘻哈作品,的确与两个地域的性格紧密相关。

多数人第一次认识成都的谢帝,是因为他在央视唱了一首「老子明天不上班」。最熟悉的歌词是「老子明天不上班想咋懒我就咋懒,老子明天不上班不用见客户装孙子。」

无疑,谢帝代表了大部分成都说唱,他们讲究艺术,也更关注多数年轻人的生活。

成都说唱圈还有个团队很出名,叫「Higher Brother - 海尔兄弟」。从这些小哥的作品中,你会感觉成都说唱有明显的社会责任感。 他们会写「Made in China」让老外重新认识中国,也会写「嗨药上了瘾」讽刺嗑药的年轻人。

归根到底,不论飚脏话骂人瓜娃子,还是要日你仙人板板,成都人本性都是温和的。

脏话再多,仍然是文艺青年歇斯底里的宣泄。

相比之下,重庆说唱完全不同,这帮哥真的野。

不得不提的一位哥叫GAI,人称「GAI爷」,身上有最纯正的重庆江湖气。最火的一首歌叫「超社会 」,最有名的一句话是「老子社会上的」。

「超社会 」无疑写出了重庆嘻哈匪气最强的一面:「老子没得文化,老子啥子都不怕,老子的手机电话号码,三个六三个八。」

因为讲了太多「黄赌毒财」,这首歌一度被各大网站封杀下架。但后来多数重庆说唱都在走这条路线,除了脏就是野。

但你不能说重庆说唱就是传播负能量。因为重庆这帮社会哥,心中始终有清晰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一边嘻哈,一边告诉人们你听听歌就行了,歌词里的那些脏事你tm千万别学。

「要讲法律,讲江湖道义。该做的事做,不该做的事不做。」

在VICE的纪录片「川渝陷阱」中,GAI说当年「超社会 」火了,有人来微博问他你这些故事是真的么,他说绝对真实。但马上又觉得不对,赶紧问了一句:

「你今年多大了?」

GAI说,对于还不懂人理常态天理循环的孩子,不能教唆他们胡来。这股江湖道义,是重庆人眼中比成都酷一万倍的东西。

但成都人肯定不服。

当两边互相不服的时候,最常见的解决办法就是写个互怼,俗称「diss 」。川渝嘻哈真正的矛盾,一定得看他们的diss,这是赤裸裸的文化冲突。

比如重庆的GAI,与成都嘻哈的马思唯互怼。

重庆人怼成都的方式是江湖大哥的霸气,「老子提上斩马刀,打了你狗日的不准你跑,打到你给老子跪倒。」

成都人骂回去,靠的又是一股「正如你所愿我是天才给你准备棺材 ,而你的说唱生涯即将被我被我推上天台。」

重庆人骂的痛快,成都人回击巧妙。

在反复diss的过程中,重庆嘻哈让人越听越刺激,成都嘻哈也越来越妙。rapper们不断产出优秀的作品,从来不会有真正的输家。

你没必要区分优劣对错,只需要挑选更适合自己的,就够了。

关于成都人和重庆人的地域炮,有人总结的很好:

「一个崇文,一个尚武。一个休闲,一个实干。一个安静,一个火爆。」

表面上看,成都人瞧不起重庆人,重庆人看不上成都人,就连爱酿五粮液的宜宾人也躲在旁边玩着电脑抠着脚,坐山观虎斗。

可一旦遇见外地人挑事,结果一定是成都人出钱,重庆人出力,宜宾人上酒,川渝一致对外。

说真的,所谓「地域歧视」的存在,真是挺好一件事。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它的历史和人文风情,都要发扬,不分高低。也正是在互相歧视、互相battle的过程中,表面上天天干架的川渝地域文化,都在歧视中变得更好。

每个人都过得越来越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但说到这里,杜少的老朋友「东七门」不乐意了——

在他们看来,所谓「地域歧视能让人变好」,纯属胡说八道。

「中国地域歧视的根源是无知,所以说两句方言就会被歧视,甚至还会有更恶劣的行为。」

杜少我犟不过他们,强烈建议各位观众老爷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东七门」,回复「歧视」,看看他们对地域歧视有多深的怨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名称字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