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时尚

密扇2017秋冬系列 髦兒戲園:你方唱罷我登場

新浪时尚

关注

导语:密扇在萌发于百年前的京剧“旦角”——由男人主导、男身塑女形这一轨迹的旁枝末节里,寻获一曲“髦儿戏”秘辛,为新女性的去向求得题解。

开锣鸣鼓声中,消隐了面孔的人物来回做打,唯独可辨的戏服、动作与那曲调,令人意识到这是出京剧。密

扇“髦儿戏园”由此诡秘一幕开场。此为德国动态影像艺术家Tobias Gremmler创作的视频,抽离演员的形

体与性别,角色情绪的高低起伏仍可勘透——京剧由服装、造型、身法和唱腔构成的程式化表演,于此数分

钟的影像见得真章。密扇2017秋冬女装发布由此开始,将京剧原理开门见山,更以此引出京剧中“旦角”

的出奇——当京剧在清朝中期形成时正逢女乐被禁,只允男戏子登台,剧中女性角色便是被男人塑造而形成

一套四功五法。随着Nova Heart乐队的阵阵鼓点循序渐进而起,密扇“髦儿戏园”正式掀起戏幕。Nova

Heart曾于孟京辉的《临川四梦》中结合昆曲与摇滚留下东西迷离的音调,此番在“髦儿戏园”混合京剧之

乐律,娓娓道来密扇之于东西及新旧迷思的审虑。

新旧的迷思,正如后人谈及京剧,几乎唯拿梅兰芳兼“四大名旦”计议。一面是对男旦艺术所识的缺失,与

此同时,这般一叶障目的结果之一,是抹杀了曾存于戏台上真正的女人们。密扇一直致力于透过衣服的媒

介,恢复历史的秩序,继而影响如今的日常生活,释放更多可能性。因此,密扇2017秋冬系列溯至以梅兰芳

为代表的诸多传统剧目,从彼时男旦演绎到剧中角色,在敏嗅到男性思维勾勒女形、女性化作男权及政治木

偶的合韵中,重审昔日戏服,提炼剧中人物形象及男塑女形的唱念做打基本功——予以吸收后作拆解,并与

真正的全女行“髦儿戏”呼应相较,化作新的廓形、结构与元素,在本季衣装中重塑真正的女性相形。

梅兰芳之男塑女形的方式,落脚于戏服中可见《天女散花》的高腰窄裙、《洛神》中的飘带与长袖令水袖

功更具神姿,又或是艳丽玫红衬得杨贵妃迷醉时不失分寸……密扇深入梅派改进旦角时修正戏服的细枝

末节,演化为衣装新的去向。如本次系列祛除了拉链的使用,换以按扣及绳结,构造衣服里外层次的关

系。或是其中一件内衣外穿的束腰设计,援引梅派修饰女性曲线的意向,同时却诉诸以橡胶和皮革等具有

先锋形貌的材质,显露挑衅。而刀马旦作为旦角中后增的角色,是旦角的进化,更标记了戏台上女性定位

的转变。宽肩设计是刀马旦戏服的特质,密扇也于本季糅合宽肩,但并非西方垫肩技法的引入,其内里实

际采用老扇子的骨架予以支撑。另有部分落肩袖,则源于对戏台幕布悬降的状态演绎。

贯穿于本季的一大元素是缀有“INFANTRY GIRL”字样的心形护甲,英文体由宝石镶嵌而成,寓意“步

兵女孩”,亦是京剧“武旦”这类角色的英文诠释。这处巧思实为《穆桂英挂帅》所用盾牌的转化,众人眼

中的巾帼英雄于京剧中,也曾一度是“妇女能顶半边天”号角响起前的思想寄托,却依旧不离男权定论女

性价值这道潜存意识——密扇今重塑这一武器符号,化作衣装的一部分,点明真正的女性之铿锵是“自

我”之盾。

男旦主导戏台是男权社会文化的一种分野,日后女伶效仿“男塑女形”之式更是女性作附庸的荒诞下落。

密扇以“髦儿戏”般反其道而行之,将西服、粗花呢、格纹等趋男性化的面料,以创作多层次柔美的廓形。

部分外套及裙装被赋予更自由的表现,满足不同的分解和重组方式,意欲透过时装的多重可能性本体,交

以不被束缚和定义的穿着方式。在图案中,并非程式化地引渡俗见的脸谱、蟒服等素材,而是以戏本为依

凭绘制海报,更创作了宛似清末时“髦儿戏园”的旧影,亦重新勾勒杨贵妃之形象,赋其蛟龙之尾。梅派

自创的53式兰花指深入人心,却无不是为构想女性之“雅正”形象修饰而为,密扇特请一位京剧艺术家再

现其中经典手势,3d工艺实现形态线面,以传统金银器涂料覆之,化作本季鲜明的配饰。本季衣装另有多

重玄机,5套出自《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龙凤呈祥》、《贵妃醉酒》及《五花洞》“旦”作头牌经典

京剧的古董戏服,被分裁成片,均以PVC包裹融入衣装中,亦能自由拆卸,全部重组时复原成一件完整戏

服。而衣装内衬之中,亦暗藏所溯戏本的海报图。此外,模特手中提拎的包袋,以波普手法重新演绎传统

龙凤阁的造型,另类之新,将古旧现得俏皮。

从衣装到妆发,密扇始终在悉心还原、二度解构京剧“旦角”男塑女形的迹象。曾为仿制女性刘海、及改

善硬朗面部的“贴片子”,为隐藏男性大脚、效仿封建女性三寸金莲的“踩跷”,或是让五大三粗的身段显

得纤细的“线尾子”——这些在京剧旦角中曾为弥补男性缺陷的造型,一度在日后被女伶效仿。密扇以全

新的造型转化了这些男塑女形的范式,两耳之狭长织带耳链、厚底鞋跷、或是改制的贴片子发型,用二次

性建构施以反讽。

新浪时尚采访提纲:

1、中国风在之前的国际舞台上以猎奇的状态存在,而西方设计师也常常会借鉴中国风作为灵感来源,那么你再来做这个理念跟他们的区别是什么?你得优势和劣势又是什么?

东方人眼里看东方审美和西方人眼里看东方审美截然不同,西方品牌运用中国风或者东方元素,会选择强烈的符号化元素,被大众所周知的比如龙、凤、竹等。而对于密扇来说,我们所做的是当下这代人对中国文化全新解读。

2、时装的进程中一直存在保守派和激进派,你显然是后者,那么不怕保守派对你的解读诟病吗?

你所问的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其实我并不觉得我是时装系统中的激进派。比如我染彩色头发,实际是我把自己当做一个实验项目,改变发色比改变身体要更容易,发色每次改变后,我便将带入一个新的自我审美系统中,打破固有穿搭的方法,让自己接受更多元的风格。用自我体验不同的设计语言。我觉得从设计方法和研究严谨度上,我可能更偏向于一个保守派。但我确实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审美体系,而作为任何一种新的风格,大众的接受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在秀场中,我倾尽所学去奠定和成就我的设计语言,用3到4个月时间不断地挑战某个理念及想法的极限,也让更专业的人和我的资深顾客真正可以看到我想表述的完整的设计思路。

3、当初是什么原因有这个想法做这样的一个品牌的?在创建的过程中有什么难忘的事情吗?

我的少年时期恰好是中国经济增长最迅速的时代,我的成长期经历了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并强势植入时期,摇滚乐,星巴克,好莱坞科幻大片,法国奢侈品名店,西方当代艺术当然还有佛洛依德。那个时候我的世界观刚刚开始建立,我至今难忘这些事物给予我的这种巨大的刺激和能量,也深深的影响着我的方方面面,这种巨大的刺激已经完全超过了所谓的义务制教育,当然也促使着我带着憧憬在中学时期就独身去英国求学。我的中学和大学时代是在英国度过的,还工作了几年。而后当我渐入西方社会,却感知到他们对中国当代文化的理解知之甚少,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在追逐这些刺激感的同时排斥和轻视了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那时候开始我就大量的阅读和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且学会了用内心去感受传统之美。当开始学会顺从内心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并且对传统文化研究的尊重时,灵感就自然会浮现于自己的眼前。难忘的事嘛,4月份准备发布会期间太忙碌了,我的狗因我的疏忽走丢了,非常难过。

  • 跟我们分享一下你每次的灵感来源?

密扇的每次主题,都是我从我自身对文化或者我所了解的事件中提炼出来的。设计师其实也是一个严肃的职业,需要对自己所创作的项目做调研和总结。

5、秋冬季锁定这个主题是出于自己的情怀还是看到了潮流走向?

我其实并不太关注时下的潮流,我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关注过去的文化和服装。在我看来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一切的潮流都是已经进行时,在此我们若一味地去跟随潮流,那么变永远把自己安置在一个滞后的状态。

6、理想是一方面,衡量一个设计师是否成功还要考虑经济收益。在理想转化成现实的过程中,你觉得最大困难是什么?

我觉得很幸运的一点是我一直以来就明白商业是为大胆的创意来供血的器官。一次好的创意是不足以成为一个好的品牌,但一个好的品牌是需要连续的创意来维持的。所以我们的困难并没有在“经济效益”上过于纠结。

7、有没有在国际舞台办秀的计划,你有没有行业中的榜样?

有的,可能明年就会实现。VIVIENNE WESTWOODD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