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时尚

竟然没有时针和分针?这些表是怎么看时间的?

表态网ctime

关注

原标题:竟然没有时针和分针?这些表是怎么看时间的?

在孩童时代,手腕上画一个圈,两根线条。然后,就可以装模作样的学着大人的样子“看时间”。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最最最基本的手表就应该有时针、分针,否则怎么知道时间呢?随着电子表、智能表的兴起,手表的样子才有了一些不同的改变。但机械表指针的造型,依然根深蒂固的在人们的脑中。

可是,今天我们要说的机械表……你竟然在表盘上也找不到传统意义上的指针。What?黑人脸。

他们看上去就与众不同,甚至有些光怪陆离。他们的背后是一群执着的“疯子”。有的人觉得他们在颠覆传统,有的人觉得他们纯粹是在恶搞。那么,你觉得呢?

先抛砖引玉,聊聊Maximilian Büsser这个鬼才。作为瑞士与印度的混血儿,从小在多元文化的家庭背景成长。和乔布斯一样,生来就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作为积家的前CEO,确实能力出众,在职期间将积家的销量翻了几十倍,可以说积家能有今天的地位,离不开Büsser当年的努力。

Büsser从积家来到了Harry Winston。钻石业与奢侈品业的巨头和大鳄,源源不断的预算让Büsser如鱼得水,可以肆无忌惮的将他的光怪陆离的想法付诸实施。2001年OPUS系列开始推出,这是一个脑洞大开的系列,作为“怪表”时代的先锋,无论后来制表业再有多么惊世骇俗的作品,也都是后辈了。

Büsser选择每年与一位独立制表人合作,OPUS系列保持一年一款的速度。每款作品都极富制表师个人特色,但均冠以HW品牌。类似DG公司推出的音乐大师唱片,对音乐迷早已熟视无睹,不过在制表业却是颇为新鲜的套路,制表师和品牌双赢,而且在重视创造性的制表业里,别的品牌也没法跟风。这个比注册一个新品牌更加具有独占性。

OPUS系列几乎囊括了当今擒纵、时间显示,复杂功能所有可以想象到的形式及其突破,如独立制表人Vianney Halter,他融合海底两万里与万年历的万年历作品,被坊间戏称为“外星人”,因为外形和时间显示如同外星人ET,机芯的做工与不同模块之间的能量传输功力了得。

由他操刀的OPUS 3是当年小众的大热门,全数字显示,国内懂行的资深表友一掷千金抱得美人归,让人羡慕嫉妒恨啊。也就是那几年,国内表友的功力飞速提升,不再跟在海外收藏家的后面,成为欧美日之后令人瞩目的收藏家群体,而非钱多人傻的购买者。

实际上2005年Büsser就离开了HW,业绩收益从800万跃升至8000万,还有开创了新时代的OPUS系列以及Project Z系列。其后HW运作Project Z系列也非常成功,2019年推出的历史陀飞轮10号史无前例的实现了4枚陀飞轮联动,这是另外一件事情了。再然后,我们知道HW品牌出售给斯沃琪集团,集团对品牌又进行了重新布局,2013年起OPUS系列中断了2年,2015年推出了OPUS 14,然后又中断了。

Büsser离开HW后自己开创的品牌开创了自己的品牌MB&F,就是Maximilian Büsser and Friends,印象里合作的朋友超过20个。

产品依然脑洞大开,外观绝对珠圆玉润,充满孩子气,本来时计就是玩具,成人的世界让人筋疲力尽,那就回到MB&F打造的魔域世界里,这里有类似动漫里铁皮人的机器人,还有类似水母的座钟和腕表,让人爱不释手。提供机芯的都是当今制表界鼎鼎大名的独立制表人们,比如Peter Speake-Marin,帅气不输皮尔斯·布鲁斯南。

2011年,Büsser又升级了玩法,建立M.A.D。画廊,MAD为Mechanical Art Devices的缩写,日内瓦,迪拜都有,而且迪拜的业务应该发展很迅猛,2015年起Büsser定居在这里。还有几位制表界的牛人也居住在这里,比如Antoine Preziuso,史上第一位完成三陀飞轮腕表的大牛,也是魔域之中的高手,只是国内介绍的不多。

再来说说创立于1997年的Urwerk。最大卖点为充满未来感的漫游卫星小时显示系统。灵感应该来自怀表时代的转盘显示,将圆盘变成了伸长的转臂,每个小时数字沿着横跨120 度的分钟刻度推进,期间显示系统的另外一侧会反方向旋转并保持水平状态,这微小但是精密的运作由非常复杂的行星齿轮推动。

这是古为今用,四两拨千斤的精彩之作,将古人的技术演绎的如此精美绝伦,而且不仅如此,Urwerk还有减缓运动冲击的涡轮气动减速系统,保护自动上链机制。甚至后续的作品也有模仿Reverso的设计,如UR-T8,翻转机身,保护腕表的时间显示一侧。

滚筒时间显示也是Urwerk的一大主题,滚筒设计加上复古的车载收音机设计,将很多所谓的复古题材远远抛在后面。我们国家汽车文化刚刚起步,对欧美的汽车文化共鸣有限,也许再过几年,UR-CC1这样作品的含金量才会显现出来。

前面聊的几个都属于魔域里的巨头,接下来聊聊魔域里的游侠和孤胆英雄们。Christophe Claret在表圈大名鼎鼎,而且作为富二代,手里大把的资源,很快从独立制表人变成拥有自己公司的老板,不过公司还是独立制表人特色,功能复杂,产量少,需要等很久。

提起Jean Dunand估计不少表友比较陌生,不过Shabaka滚筒显示万年历,估计知道的朋友大有人在,这个滚筒显示在制表史上绝对可以占据一席之地,从这一刻起,复杂功能显示从2D时代进入3D时代。2007年左右,香港媒体首先介绍的Shabaka,当时就被惊到了。那个时候没有微博,也没有微信,了解业界动态主要还是纸媒,文章读了好几遍,又琢磨了一下平面到立体的显示机制,虽然老炮们经常说技术的东西就是一层窗户纸,不过能想出来,突破对前人的依赖,也着实不易。

这个圆筒形显示,后来也有类似Hysek的新锐品牌采用,总之,有缘得见一定要好好赏玩一番,都是天价的玩具,每个细节都让人鼻血流不止。

DeWitt也是游侠级的品牌,除了多金,还有拿破仑家族血统。所以在魔域的各路英雄豪杰之中,别人都是充满未来感,神秘感,只有DeWitt的作品好似凡尔赛宫的镜厅一样。

CONCEPT WX-1 由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Jean-Michel Wilmotte操刀,类似蒸汽朋克豪华版的飞船,这么说有点乱入的感觉,不过就是这样的。DeWitt出道的时候,国内经济已经进入狂飙突进的时代,所以北京的专卖店也开起来了。其中就有CONCEPT WX-1,据说成龙也是拥有者之一,相当捧场。

CONCEPT WX-1表盘深藏不露,按一下表盘才会突出,类似天空中的母舰发射小飞船的平台,或者指挥部。时间显示也很特别,传统是指针扫过盘面,这次是时间刻度圆环在旋转,12点钟位置的红点所在是当前时间所在。这样的显示有点类似数字化机械表了。5个发条盒提供21天的长动力,当年也是独步江湖,直到朗格31出现,只为发条盒而生的一款奇异作品。

GNS 1.2是目前魔域当中最为魔幻的明星,告诉你表盘的运动可以有多狂野。时间的显示小时由9点钟位置的表盘完成,分钟的十分位由中心上下排列并且中轴对称的两个表盘完成,类似雅克德罗的8字形,3点钟位置的小表盘显示分钟的个位。高潮是一条机械蛇以8字形围绕中心的两个分钟盘运动,蛇头指示分钟,尤其是黑暗中以夜光模式观赏,炫目又诡异,似乎念上几句咒语,就可以召唤出黑暗之中的力量。

相比之下HYT液体显示只有工业化味道,神秘感不足,当然作为制表史上唯一的液体时间显示作品,在魔域中的地位还有有的,比如骷髅版就非常有趣。

除了这些小众品牌,其实大牌中也有不少把机械表表现数字化的作品。朗格的猫头鹰、江诗丹顿、万国,甚至Gucci等都有跳字作品。百花齐放的今天,不得不感叹和感谢CAD和高精度数控车床。

除了猫头鹰之外,其他几款跳字属于数字盘旋转,古典怀表跳字技术的现代版。朗格猫头鹰实现了瞬跳,甚至后续版本还加入了自鸣功能,其技术突破绝对在魔域之中属于王者级别。2009年问世到今天已满10年,也许今年会有新作?一起期待吧!

最后,原本非常期待今年的两展。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全球的黑天鹅,反而我更期待的是哪家表厂之后会有口罩推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