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时尚

简单且枯燥?但它却是腕表上最实用的功能?

表态网ctime

关注

原标题:简单、枯燥且乏味,但偏偏它又是腕表上最实用的功能?

来源: ctime表态网

告别焦虑,一身轻松

相信资深表迷们对很多腕表的复杂功能都不陌生,除了时间的显示之外,腕表的一些其他功能都是在不断为我们提供附加值。如果足够有浪漫情怀,就选月相,想要满足至高的听觉享受有三问,万年历体现了最科学的算法,陀飞轮则是兼具技术与美感的结合。而和这些一比,有一种功能就显得有点不值一提,那就是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动储显示。

确实,尤其在今天,虽然很多腕表已经有了自动上链功能,但对于很多强迫症来说,戴一枚没有动储显示的腕表不外乎开一辆没有油量表的车,或者是给你一部看不到电量显示的手机,这种不安全感就叫做——无法纵观全局的痛。在没有动力储存显示功能之前,判断腕表的剩余动力是一件麻烦事儿。对于腕表新手来说,动储显示功能则省去了很多因为动能不足而需要重新调校腕表的烦恼。

焦虑症患者的病症之一焦虑症患者的病症之一 

曾经的动力储存用处可太大了。最早的动力储存出现在几个世纪前的航海钟上,当时在海上航行的船只,需要依赖走时精准的航海钟来测算经度,确保航行安全。后来随着怀表的盛行,动力储存概念也被沿袭下来。

1948年,积家推出了钟表史上首枚结合自动上链系统和动力储存指示功能481型机芯,动储位于12点钟的视窗显示

钟表业界评价动力储存优劣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长动力,也就是维持手表走时的动力储存时间越长越好。(表态君刚刚盘点过最持久的腕表,详情点击[表态TOP]比持久!钟表世界中谁最厉害?)第二是能量递减的速度越均匀越好。如果一只手表越来越快地衰减掉它的能量(可以参考手机电池电量,经常有直接从显示低电量瞬间就会没电,也代表电池不健康了),就会走时不准。手表储备的能量越长,衰减得越均匀,对制表技术的要求也就越高。

推动动储显示的结构简单来说是在发条盒系统中增添一枚齿轮,使其能随发条松紧而驱使轮系传动,配合面盘的设计即能清楚了解动能多寡,实际而言其运转原理并不复杂,但却极其实用。机械表的动力消长原本是很抽象的概念,不过动力储存显示却成功地将其转化为表盘上能够具体量化并被读取的一种依据。动储显示发展至今已衍生出众多样式变化。今天我们不深究原理,就来看一看腕表动储都有哪些呈现形式吧。

1

指针刻度显示

动力储存显示在腕表上最常见的是指针刻度盘显示。通常会在面盘以一个弧形刻度标示,并在两端分别印上诸如“High”、“Low”的判读依据或是完整的动储能力单位(还有的是数字和“+”“-”符号标识)。当然也有什么都不标注的,只凭指示标识的粗细来进行判断。

有时候为了平衡面盘的格局,会把动力储存指针的运作弧度范围拉大至近似圆周的地步,将动力储存显示设计成表盘的圆形样式以与小秒针等功能形成对称,增加腕表整体的视觉美感。

显示为UP/DOWN的动力储存指示是朗格的特色,早在1879就已经获得了专利,专利列明此“怀表装置可识别怀表已上链或未上链,并显示怀表在进入完全松链状态前剩余的时间”,这也标志着朗格独有的UP/DOWN动力储存指示正式诞生。朗格1815的动储显示小表盘以 UP/DOWN每隔6小时设有刻度标示,“AUF”(UP)代表完全上链,“AB”(DOWN)则代表主发条处于完全松链的状态。

朗格31的动储呈非对称显示,占据了盘面的大部分动储显示非常醒目,关键还有长达31天的动力储存时间

还有一种刻度指示,看起来也跟大多数的指针刻度指示类似,但事实上,隐藏在指针刻度之下的,是一颗低调的内心。真力时开心系列,虽然也是指针式动储显示,但细看会发现,其将动储指针同轴置于中央指针处,这样的结构需较传统设计更繁复,才能顺利运作,实际技术上更难实现。

2

视窗显示

和指针刻度显示不同的是,视窗显示更为直观。尽管看不到具体的时长刻度,但仅凭色块区域也能够大致知道动储时间,也更有趣味一些。小清新鼻祖NOMOS非常擅长用撞色的视窗色块来显示动储时间,Metro 1101在1点钟位置有一个非对称的视窗,红色显示为上满链的状态,随着红色逐渐消失,则提醒你,你的腕表该上链啦。

豪利时Col Moschin腕表的动储视窗很有意思,不仅仅用了色块显示,还采用了代表意大利国旗的三色色块转盘视窗来显示,颇有新意。

3

线性显示

动储显示发展成熟后,也有一些表厂开始尝试一些创新的动储显示。2000年开始,线性动储显示开始出现。它打破过去因应发条盒为圆形故动储显示系统亦采圆弧思维建构的观念,以线型显示动力的想法就如同温度计的呈现方式一样直觉且合乎逻辑。然而为了达成直线式的量化指标,其组成结构需经改造,相对也提升其制作难度。所以这种类型的动储显示也塑造了一些品牌独特的产品特色,如沛纳海搭载P.2000和P.2002机芯的腕表。

有了横向的线性显示,就总会有人想要做出不一样的。爱彼曾发布一款概念表,采用了纵向的线性动储显示,位于整个盘面的右侧部分显示。

除此之外,还有将线性显示和视窗显示相结合的动储显示。例如尚维沙的Diverscope LPR,其动储显示位于12点的数字时标上,时标上自上而下显示“F”(full)与“E”(empty),当时标白色全满则为上满链的状态,随着白色区域一点点消失,动力储备也渐渐减少。从视觉效果来说,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4

其他创意的动储显示

当然,除了一些常规的动储显示外,还有一些更为创新的品牌在源源不断尝试更不拘一格的动储显示。资深表迷可能会知道MB&F这个独立制表品牌,MB&F更像一个机械实验室,很多作品都特立独行。

就在上个月,MB&F又推出一款全新的HM10表款,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斗牛梗。这枚腕表的动力储存显示在狗牙上,约有45小时的动储时间,狗牙完全张开时表示上满链的状态,而当狗牙逐渐闭合,则意味着能量消失殆尽。

其实在今天,仍有很多人觉得动储显示不是必需的功能,但实际上对于初接触机械腕表的新人和怕麻烦的人来说,它又确实是最朴实也最实用的功能,况且今天也有了各种各样不同的饿造型来满足佩戴者的喜好。保持机械表日常精度的最佳做法是每天完全上满链,而很多现代的机械表,有时在上链时表冠感觉不到明显阻力,表盘上有一个可视指示器时则能起到一个提示和参照的作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里有底儿”。

所以,尽管它不如月相那么浪漫,没有三问的听觉享受,也不如万年历那般聪慧过人。但套用一句腕表圈的公认口号来说,腕表的动储显示功能就是这么简单、枯燥且乏味——但却实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