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时尚 美容

瘦人也不能掉以轻心!内脏脂肪的新常识

新浪时尚

关注

文章作者: HB

文章来源: 健康与美容 微信公众号

随着年龄增长,腹部变得肥胖下垂,这是内脏脂肪增多造成的。不过瘦人也不能掉以轻心。体形不胖,却有不少人内脏和肝脏中含有很多的脂肪。本篇为大家归纳整理了内脏脂肪的新常识。

瘦人患脂肪肝的风险也很大,原因不只在于内脏脂肪

内脏脂肪型肥胖者,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到了中老年,内脏脂肪都会渐渐增多。日本九州大学的小川佳宏教授解释说:“把内脏脂肪增多看作一大问题,是因为内脏脂肪过多容易引发疾病,如内脏脂肪肥胖和‘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中的一种或全部,也提高了心脏病和脑梗死的患病风险。如果内脏脂肪中的脂肪细胞因中性脂肪堆积而变得肥大,脂肪组织就会分泌出多种引发炎症的物质,胰岛素降低血糖的功能将会受损。”内脏脂肪型肥胖者,男性腰围大约 85cm 以上,女性腰围大约 90cm 以上。

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同为脂肪细胞。“为何内脏脂肪增多后会分泌引发炎症的物质?理由尚未明确,也许是因为其距离肠道近。”(小川教授)从口中吃进体内的东西会进入肠道,但我们无法知道何时会有什么进入肠道。“有可能是为了防备异物入侵,进化出了能够分泌引发炎症的物质的功能。”(小川教授)男性的内脏脂肪多于女性,但女性一般更年期前后开始增多,所以绝不能大意。

内脏脂肪是未转化为能量的中性脂肪,在肠道周围的脂肪细胞中堆积而成的。相比之下,脂肪肝是“无处可去的脂肪在原本不该堆积的肝脏脂肪中蓄积而成的”(小川教授)。

不过,要担心的不仅是有以上腰围增粗的人。“肌肉量少的人,或是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蓄积能力低的人,脂肪容易堆积在肝脏里和附着在肌肉上。”(小川教授)

日本赤坂 FAMILY CLINIC (家庭医院)的伊藤明子院长说:“亚洲人体形较欧美人来说偏瘦,但患糖尿病的人却有很多。如果患有脂肪肝,胰岛素的功能就会受损, 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也将受到影响。所以内脏脂肪增多,不只是导致肥胖,还有诱发脂肪肝的问题。”

可能导致糖类代谢和脂肪代谢功能不佳的内脏脂肪量,即腹部横断面中内脏脂肪的总面积为 100c㎡ 。将该数值换算成腰围,男性大概是 85cm 以上,女性大概是 90cm 以上。有的人体重正常,但内脏脂肪量高。

很多体形不算肥胖,却患有脂肪肝。这种类型的人即便内脏脂肪少,胰岛素的功能也会变差。女性的话容易加速肝纤维化和肌肉脂肪化(即肌肉里囤积脂肪)。

如果想改善糖类代谢 ,关键在于运动

如果只减体重和脂肪,可以控制饮食

如果在做代谢综合征体检时发现内脏脂肪较多,我们需要采取行动。但是“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单独减掉内脏脂肪,所以只能通过减少体内脂肪的总量来实现”(小川教授)。

那么,饮食和运动中哪种方法效率更高?伊藤院长说:“近期研究表明,如果只减体重和体脂,控制饮食会有一定的效果。但如果想要改善代谢异常和脂肪肝的问题,仅靠饮食是不够的,还需要运动。”

有一项仅以脂肪肝患者为调查对象的研究,主要调查在减重和改善糖类代谢能力方面,控制热量和运动这两种方式哪种效果更好。结果显示,在减重和减脂方面,控制热量摄入的效果要强于运动,但肌肉量也会随之减少。

相比之下,虽然运动对减脂和瘦腰的效果不明显,但能保持肌肉量;在改善肝脏脂肪含量方面,运动要比控制饮食更为有效。同时,研究表明,运动有助于减少引发高血糖及阻碍糖及脂肪代谢的物质;减重之余,还会有其他收获。

肌肉也有储存糖分的作用。伊藤院长说:“有的女性体形不胖,却有脂肪肝,也许是靠控制饮食来减肥造成的。因为减肥导致肌肉变少,机体处理糖分的能力下降。”

脂肪增多不只是过度饮食和运动不足造成的,与饮食、生活习惯也有很大的关系。本篇为大家介绍已被科学研究证实的内脏脂肪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

运动不足

运动不仅消耗能量,还能保持肌肉量,是维持肌肉量必不可缺的方法。肌肉会释放出促进代谢的激素。

摄入酒精

受酒精影响,肝脏脂肪代谢受阻,导致肝脏内脂肪堆积。

遗传因素

糖类代谢、脂肪代谢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压力大

一旦有压力,即便吃相同的食物,也容易囤积内脏脂肪。

过度食用白糖和清凉饮料

过度食用白糖和清凉饮料的话,容易导致果糖摄入过量,加剧内脏脂肪囤积或诱发脂肪肝。

久坐不起

身体活动量少,会影响胰岛素的功能,加速形成内脏脂肪型肥胖。

吃好油可以减少内脏脂肪

“油含有高热量,是减肥者的天敌”,这种想法已经过时。“我们需要控制摄入的是动物性脂肪里的饱和脂肪酸。”(伊藤院长)亚麻油中的α - 亚麻酸、鱼油中的 EPA 与 DHA 、富含多酚的橄榄油等,反而有助于减少内脏脂肪,促进糖类和脂肪代谢。

曾有研究将黄油等饱和脂肪酸、橄榄油或坚果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果汁、清凉饮料等,分别加入不同肥胖人士的饮食中,结果表明,导致肝脏脂肪增量最多、胰岛素功能受损的是饱和脂肪酸。当然,摄入过多的热量还是会发胖,所以请大家注意不要因为是“好油”就过度食用。

等热量 、同等含糖量的情况下,清凉饮料比淀粉更容易导致发胖

近年来,人们认为清凉饮料和含糖量高的点心,以及加工食品中包含的果糖( Fructose ),与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疾病有着较密切的联系。

日本岐阜大学的饭塚胜美老师说:“少量果糖可以被小肠代谢,所以血糖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如果大量摄取,小肠代谢不掉的部分会转由肝脏来消化。普遍认为果糖因为代谢速度快于葡萄糖,更容易转化成脂肪,所以会引发肥胖或高脂血症。”

以前大家认为肥胖是糖分摄入量大,体内能量剩余过多导致的。然而,已有多项针对淀粉( Starch )和清凉饮料中使用的果糖葡萄糖糖浆的对比研究表明,在热量、含糖量一致的情况下,含有果糖的一方更容易引发肥胖和糖类代谢紊乱,以及 高脂血症。虽然淀粉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但糖浆中也含有葡萄糖和果糖。

“线粒体可以制造能量,而果糖会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所以,果糖摄入被认为是导致脂肪代谢紊乱或脂肪囤积的原因之一。”(饭塚老师)

还有研究报告显示,果糖是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来影响脂肪代谢的。

控制饮食对减轻体重有效果,但促进代谢还需运动

调查对象是 83 名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NAFLD )的肥胖男性,分为进行有氧运动的“运动介入群”和“饮食介入群”(摄入热量控制在 1680kcal 以内)。相比于运动介入群,饮食介入群的体重和体脂及腰围下降率高;但在肝脏脂肪减少量和硬度值改善方面,运动介入群的效果更加明显。同时,运动介入群的体内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也相应减少,还会有体重下降之外的其他收获,如改善脂肪肝和促进代谢。[ 数据来源:JHEP Rep。 2021 Feb 10;3(3):100253。 ]

不吃早餐、过度睡眠与体重增长也有很大关系

日本岩手医科大学岩手东北医疗 Megabank 机构实施了一项体重与生活习惯关系的相关研究调查。在 32675 名居民群组参加者中,年龄超过 20 岁以上且体重增加 10kg 以上的选出 3061 名,性别、年龄、 BMI 与前者相同,但体重增加不满 10kg 的选出同等人数,进行对比研究。最后发现,不吃早餐、每天睡眠超过 9 小时或不足 5 小时、过去有吸烟史的人都会出现体重增加。[ 数据来源:DiabetesMetabSyndrObes.2021 May 20;14:2065-2075]

*免责声明:本平台内容主要来自原创、版权方、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消费或行为建议,不构成广告。我们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