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脑残粉 秋冬保湿你真做对了吗

精品购物指南
导读:快!快给我推荐个靠谱保湿!我的脸已经干到快裂了!——最近,这样强烈而饥渴的诉求像一块块石头每天丢向我,都可以拿来筑长城了。但问题是,你真的确定你是因为保湿没有做足?你真的是需要高保湿产品,还是根本走错了方向?

不做脑残粉 保湿你真做对了吗
保湿很重要,但理智保湿更重要。因为保湿不当引起的皮肤问题绝不比干燥缺水少。
本期专家团:

本期专家团
一张图提醒 保湿不足OR 保湿太过?

保湿不足OR 保湿太过
“不管是保湿不足或是保湿过度,都会加速皮肤老化”。——廖苑利
保湿不足皮肤摸起来会干燥,开始会长出细纹、无弹性。保湿太过皮肤看起来没有光泽,因过度补水会使毛孔扩张,黑头、粉刺等也会增加。(廖苑利)
现代科学已证实,当皮肤水合状态过高时,所形成的游离水存积,表皮结构就会被破坏、脆弱,严重者会起小疹子(痘痘)等状况。保养时用多种保湿产品一起“闷”脸,反而让肌肤吃不消,所以要维持水分平衡值,不过多,适可而止。(家弘)
这一刻,请放保湿一马!
保湿并不能解决所有肌肤问题,当以下情况发生时,请转换跑道,考虑其他改善途径。
真性皱纹或细纹加深——不仅补水保湿,要开始把重心放在抗老抗衰。
美白——补水保湿仅仅是基础,重点是内调+ 外养,美白类美容饮品及高浓度美白精华液和原液必不可少。
外部环境恶劣——补水保湿应和抗氧化隔离防晒一同进行。
斑点、痘印、黑眼圈——需针对不同问题用不同精华液来解决。(洪佳)
如何知道是做不好又或是做太多?
保湿不足容易使皮肤无法抵抗外来的刺激,之后会有干燥粗糙、干裂脱屑的现象,甚至是加速老化的现象;而皮肤过度保湿的结果就是让皮肤的含水度过于饱和,导致角质细胞一直泡在水中,造成角质细胞功能不正常、不健康,皮肤弹力下降,变得松弛没有光泽。(廖苑利)

林志青
林志青
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化妆品科技研究所硕士,台湾美容医学美容技术教学协会讲师。微博ID :5047tw
“我不是皮肤科医生,这可能是我猜对的案例,但实际上一般人很难去判断皮肤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以保湿来说,使用一般的保湿产品一段时间后,皮肤状态若未见改善,还导致更差的现象时,其实就应该寻求皮肤科医生的协助,这样才是正确的观念。”——林志青
“关于保湿的议题,我个人观察到一些个案,就是有些人的皮肤并不是真的保湿没有做好,很可能是皮肤病的症状,例如曾经有位朋友说他的皮肤又干又痒,还有脱屑的现象,买过很多保湿产品或号称保湿+ 修护的产品,都不见成效,而且还越来越糟,问我该怎么办?”
“当下我请他用手机拍照传给我看,我发现他的两颊微红,呈现干燥脱屑的状态,看起来很像皮肤干燥,保湿没做好。但当时我认为这不太像是皮肤干燥所引起的现象,请他找时间去看皮肤科医生,检查一下。后来皮肤科医生果然诊断是脂溢性皮炎,因为症状轻微,医生开了一些药膏,按医嘱使用,三天后整个皮肤恢复正常,让困扰多时的皮肤问题立刻解决。”
这世界并没有最好的保湿产品,也没有最棒的保湿成分
保湿品要好,产品内的组成就必须兼顾封闭(避免水分蒸发)及让表皮层保有一定的水分(加强皮肤底层的水分往表皮输送),前者常见的有动植物油脂、矿物油脂及人工合成油脂,都能够提供这样的保湿效果,后者最常见的成分如甘油、糖类、果酸或PCA-Na 等。
无论是哪种保湿产品,只要适合自己,就是好产品
影响保湿效果的因素很多,以来自台湾的我举例,2011 年5 月我第一次到北京,在南方5 月已经都开始穿夏装了,而北京还是稍冷,气候也非常干燥,当晚我在酒店房间,皮肤就已经感觉到干燥不舒服了,嘴唇干裂出血,尤其在洗澡后更不舒服,于是随手拿起平时用的乳液来涂抹,发现并不适合在北京使用,因此拿起纯乳木果油直接涂抹,这样才让我安然度过在北京的旅程。
这个小故事是要跟大家说,不管哪一种保湿产品,总有适合与不适合,我相信同样的情况对于所谓的油性皮肤根本不会发生,甚至连任何保湿产品都不需要涂抹也没事。
你的保湿为什么看不到效果?
1、最常见的就是保湿观念错误:“保湿”是指避免皮肤中的水分大量蒸发(保留皮肤内的水分),并不是把水分由皮肤外送入皮肤内,因此就别再一直寻觅超强补水产品了。
2、过度清洁及选错清洁产品:有些朋友因为皮肤较容易出油,会选用清洁力较强的产品,以及增加清洁次数,这些也可能是导致皮肤容易干燥的原因。
3、卸妆后没有再次使用清洁产品或清水冲洗干净:因为卸妆产品内可能会添加溶剂或大量的表面活性剂,如果一直残留在皮肤上,会一直与角质层发生作用,可能会让角质层的排列紊乱,增加水分蒸发速度。
4、忽略了产品使用方式:保湿产品也跟其他产品一样,使用时必须均匀涂抹,有足够厚度来覆盖皮肤,这样才能发挥产品效果。很多人都以为只要有涂抹就好,忽略了这个细节。
我的必要提醒
目前市面上面膜产品太多太乱了,也没有行业质量标准。老实说,我认为多数是敷安慰的,贵的不一定有效,便宜的也多不是好货(可能我比较了解业内机密),因此我认为只要自己合适就可以了。
理由就是:保湿必须多方面考虑,成分的搭配是互补也是协同作用,很难只靠一种成分或技术来满足大家需求,更何况年龄与肤质,性别与气候,及所在地环境,都与保湿需求或成效息息相关。
1、如之前我自己的例子,保湿必须因地制宜,从较清爽的产品开始选择,如不适合或不足,就搭配一些油脂成分来互补,使皮肤能受到油脂的滋润。在选择产品时,先选一个清爽型的,再搭配一罐滋润型的,自己可以试着调整两者之间的用量,先涂抹清爽型产品,如感觉不够再适当地搭配滋润型的产品即可。
2、选择温合的清洁产品很重要,甚至有时候都不宜天天使用清洁产品来清洗,考虑清水冲洗就好,减少皮肤表面的脂质流失,降低皮肤干燥水分流失的几率。
3、另外,有些人可能会选择如“玻尿酸原液”的产品来使用,但这些产品本身就是需要大量水分的物质,也很容易受到环境中的湿度影响,因此这类产品并不适合在冬天使用,无论在台湾还是大陆,建议不要秋冬时使用。
4、比较常见的是,很多朋友会只靠敷面膜来保养皮肤,其实敷完面膜后应当涂抹适量含有油脂的保湿产品,使皮肤表面能有一层油脂来降低水分蒸发的速度。

家弘 健康美肤专家
家弘 健康美肤专家
具有药师、美容师双重资历10 年以上,结合医药与美容专业背景,推崇“内调外养、内外兼修”,从根本解决现代人亚健康及肌肤面子问题。
保湿,选谁都一样? 它才没那么单纯!
如何保湿最主要就是“以己为主”,首先按照自己的肤质选择:
年轻油性肌肤选择:水性保湿精华/ 乳液如多元醇类、天然保湿因子、粘多糖(糖蛋白、玻尿酸、银耳粘多糖等)
偏干性肌肤选择:水性保湿产品外,需配合油性成分来建构皮脂膜,更能防止水分流失。
敏感性肌肤选择:以修复类保湿品为主,譬如含有神经酰胺、卵磷脂、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角鲨烯等。
当肌肤严重缺水,容易使得角质层代谢错乱(起皮),这时应该先温和地去角质,重建肌肤健康角质与保湿屏障,这样才能让保湿工作真正发挥作用;当然外在环境也不容忽视,如果每天处在相对湿度40% 以下的空调房,除了做好保湿护理外,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从而减少肌肤水分流失也是保湿的重要课题。
你最想知道的答案,在这里!
怎样简单判断,我真的需要做保湿功课?
很多MM 不是保湿没做好,而是商家硬把痘痘、色斑、毛孔粗大等问题“赖”在保湿工作没做好的身上,以便在你购买功效性护肤品时,更好地连同“保湿产品”一起销售。自然而然地约定俗成,一致觉得肌肤问题的源头就是“保湿没做好”,导致你走歪路、错路。其实肌肤含水量在20%~35% 就OK 了,皮肤不脱皮、不紧绷就是最佳的“湿度状态”。
南北方的姑娘们,选保湿品也要不一样?
南方气候比较潮湿,以水性保湿产品为主,油性为辅(适时加入);而北方不仅需要水性保湿,更需要油性保湿产品来滋润、丰腴肌肤弹性和光滑度。常见的保湿成分如下,成分表排在越前面的,添加比例一般也较高。
南方姑娘——水性保湿成分:甘油(Glycerin)、丁二醇(Butylene Glycol)、玻尿酸(Hyaluronic Acid)、维他命原B5(Panthenol)、丝胺酸(Serine)、PCA(吡咯烷酮羧酸)、尿素(Urea)、聚谷氨酸(γ-PGA)等。
北方姑娘——油性保湿成分:神经酰胺(Ceramide)、凡士林(Petrolatum)、矿物油(Mineral Oil)、角鲨烷(Squalane)、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辛酸/ 癸酸三酸甘油酯(Caprylic/Capric Triglyceride)以及各种植物油等。
保湿面膜尤其开架式保湿面膜,价格区别也不算 大,是不是选哪个都差不多?
很多片状保湿面膜以水性保湿成分为主,敷脸后的当下,肌肤水水嫩嫩,但一旦洗掉,则很快恢复原形,适合上妆前提升角质层含水量而使用,妆容更服帖。
以“效果保养”而言,敷保湿面膜是以“改善皮肤保水力”为主,而不是做表面功夫,不然与涂抹保湿精华和乳液没差,也许能带来瞬间满足感,但不能真正补充肌肤所缺。
以天然保湿因子与表皮脂质来调节补足自身所需,才是保湿关键,天然保湿因子包括氨基酸类(精氨酸、丙胺酸、赖氨酸等)、PCA、尿素;表皮脂质油脂补充剂如三酸甘油酯、角鲨烷、游离脂肪酸、胆固醇、神经酰胺等;若想改善肤质可以加强酵母、维生素、卤虫萃取、SOD 等。
若面膜太廉价,那么里面的活性成分可想而知。
我的新发现
新成分:雅漾全新活性成分“泪脂蛋白”:模仿眼球表面脂类,防止水分蒸发,可保持皮肤长久滋润。
我的保湿秘密!
有些面膜因油脂不够,可能难以做到长效保湿,此时我建议,敷完面膜后直接再敷一层“保湿冻胶”再睡觉。借冻胶延长封闭性以锁住养分,可加强活性成分吸收。
敷脸TIPS
1、敷面膜前,可先用温毛巾敷脸30 秒,让微细血管张开,有助加强吸收面膜的精华液。
2、入秋换季时,肌肤易敏感,若敷面膜时会感到刺痛、痒感,建议停止敷用,以免加剧敏感,造成过敏。
3、多数保湿面膜敷后不必洗脸,以延长营养吸收的时间,油脂仍偏少的面膜,敷后可擦保湿乳霜以延长保湿。
4、敷后可趁脸上仍有精华液的湿润感,用超声波导入仪按摩5~10 分钟,有助水性成分渗透吸收。
一眼看懂,怎么选保湿面膜?

看图挑选保湿面膜

廖苑利医师
廖苑利医师
皮肤微整型专家,拥有超过10年以上经验,是将玻尿酸美容治疗引进台湾的第一人。
“在我的认知中,所谓‘保湿’产品指的是乳液及面霜,是含有油分的产品,而不是化妆水、精华液或凝胶类的产品,因为一种保湿产品中如果没有些许油分,很快就会干掉。在皮肤的基本健康保养中,你可以不擦化妆水,但不可不擦乳液,特别是如果你是敏感性、异位性肤质的话。”——廖苑利
怎样让皮肤回复正常状态?
平时注意不要过度日晒
使用温和不刺激的洗面奶
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脸
洗完脸后,趁脸上残留水分时就擦上含有增湿剂的保湿产品,在这时使用保湿产品,会有较好的吸收效果,之后要记得擦上乳液或面霜来锁水。
冬天皮肤容易干,建议使用较油、较滋养的保湿产品。夏天时就要选用无黏腻感的保湿产品了。
想让保湿更见效?有办法!
保湿的目的就是要帮肌肤保持湿润,要让肌肤维持水嫩,最重要的就是锁水。在选择保湿产品的同时,须依据不同肤质与天候状况来进行挑选,大略分类如下:
容易出油或长痘的年轻妹妹
因为天生油脂较多,甚至秋冬还会出现长痘痘的现象,可使用质地清爽的乳液或凝胶来加强保湿。
肤质较稳定的轻熟女
建议采用分区保养法,在较容易出油的T 字部位,使用较为清爽的保湿产品;而两颊与容易干燥脱皮的地方,则使用较为滋润的乳液、乳霜。
皮肤较干燥的熟女族群
可以使用质地较为黏稠的保湿乳液或保湿乳霜、面霜,才能提供肌肤比较足够的油分及水分。
“外油内干”要补水?
其实“外油内干”的肤质不存在
举个例子,家里煮鸡汤时,浮着一层油的鸡汤,表面不会出现热腾腾的蒸气,如果把这个“看起来一点都不烫”的鸡汤一口喝下,却烫到嘴了。因为汤上面的油把下方的水分都锁住了,没有办法挥发。
因此,外油肤质,油脂会减缓皮表水分挥发的速率,所以不可能有外油内干情形,只会有“外油内湿”。
那为什么我的皮肤又油又脱皮?
有可能是患了轻微的脂漏性皮肤炎!这样的皮肤,整张脸会出油,而T字部位,如眉心、鼻翼、嘴角可能有轻微的发炎,导致脱皮现象。因此,如果你的脸又油又脱皮,就该看医生了。
秋冬保湿,怎么做才正确?
有一些人先天上肤质的保水力就比别人差。最常见的是异位性皮肤炎的患者,他们的“经皮水分蒸发速率”(TEWL) 要较其他人来得更快。因此,无论在治疗或是预防上,他们的保湿工作便格外重要。
1、秋冬保养首重保湿工作。先用含有增湿剂成分的精华液或化妆水后,再以含有锁水剂成分的乳液或是乳霜,把水分牢牢地锁在肌肤内。
2、保湿保养品以剂型来说,乳液、乳霜的保湿效果较为良好,液状或是凝胶状的保湿产品,因为所含油脂量较低,在保湿效果上则不太理想。
3、除了选择剂型之外,选择效果良好的保湿成分也很重要。建议大家在选择保湿成分时,最好选择同时具有增湿剂与锁水剂这两种保湿成分,如此保湿产品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
增湿剂:玻尿酸、胶原蛋白、甘油、胺基酸、醇类等成分,可以帮助肌肤抓住水分。
锁水剂:荷荷芭油、月见草油、小麦胚芽油、杏仁油、葡萄籽油等植物性油脂,可以长时间留住肌肤的水分,不会让水分快速蒸发,并提供肌肤足够的防护力,抵挡秋冬的寒冷气候。
举例来说,一瓶含有玻尿酸或微脂囊的保湿精华液可能需要上千元,因为精纯的玻尿酸是非常昂贵的。但是一瓶主要成分为甘油、凡士林及维他命E 的面霜,需要一两千元的身价,就显得有点费而不实了。

洪佳
洪佳
中国抗衰老美容发展中心首席培训官,新锐护肤养生专家、国际知名护肤品牌Oguma、Niceday 首席培训顾问。
你也这么想?怪不得保湿无效!
误区1:补水= 保湿
真相:补水不等于保湿。保湿= 补水+ 锁水,只有补水、锁水都做到位了,才叫做真正的保湿。
误区2:干性皮肤,只知补水不知锁水。
真相:干性肌肤由于皮脂腺分泌油脂量比较少,锁水能力差,所以不能一味补水,水油要同补。往往有这样的状况: 涂了很多化妆水不管用,换个面霜立刻就改善了。
误区3:我是油性皮肤,不需要补水。
真相:很多油性肌肤不认为自己缺水,认为油多就不需要补水,事实上,油性肌肤由于水油极度不平衡,更加需要补水。
误区4:对补水保湿护肤品依赖过甚,认为单纯做护肤保养就能解决所有缺水问题。
真相:导致皮肤缺水的原因有很多,作息不规律、熬夜、抽烟、长期面对电脑等都是引起皮肤缺水的元凶。再好再昂贵的补水保湿产品,都不如睡一个美容觉效果要好。所以,补水保湿的工作要全方位才会更有效。
误区5:每天喝足8 杯水,补水就大功告成啦!
真相:对于皮肤补水而言,喝下去的水是很难被皮肤吸收的,尤其随年龄增长会越来越难。因为喝下去的水到达肌肤时,如果缺乏补水保湿因子的抓取,就很难被肌肤吸收,停留在肌肤层面。
误区6:化妆水和精华液越黏稠,补水保湿效果就越好。
真相:化妆水和精华液都可以起到补水作用,起到锁水作用的一般是面霜。而在补水的部分,反而是越清透越容易补进去,过于黏稠的补水产品会因为添加了增稠的成分而导致分子量过大,导致肌肤无法吸收。
我的保湿秘密!
1、每周1~2 次补水面膜很有必要。最近很流行的一款星座蚕丝面膜,根据不同星座的个性设计不同的品项及包装,非常有趣,蚕丝质地更亲肤,保湿效果也更好。
2、湿敷。秋冬季节建议沐浴后先用热毛巾湿敷,再使用面膜,每次时间不要超过15 分钟,以10~12 分钟为佳。
3、轻保养。是最近很流行的一种居家保养方法,具体操作细则为:每次洁面后,先使用啫喱状精华打底,然后用导入型纤维纸膜搭配深层导入补水的保湿型喷雾给肌肤强效补水,此过程持续3 分钟左右,同时可以给眼部周围做补水特别护理,最后是应季的补水养护型面霜+ 隔离。长期坚持,每周1~2 次,非常经济划算又有效。
4、保湿因子。补水保湿要有侧重点,补水中的保湿因子就很重要。只有将补充进去的表层水分转化为皮肤深层的水分,并且牢牢锁住,方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补水保湿。
我的新发现
新成分:半乳甘露聚糖最新研究发现的一种成分,其基质结构像水阶梯一样可以提高网状结构网住水分的能力,同时也能够防止水分流失;这种复合型的成分在未来会完全取代现有的补水保湿技术。
新产品:保湿型美容饮品这些美容饮品里面大部分含有细胞间质成分,比如神经酰胺、玻尿酸一类,通过喝美容饮品的方式就可以轻松全身深层补水保湿,简单又有效。

Mister 鑫
Mister 鑫
医学学士,从事化学研发数年,只为脸上那点事,精益求精、乐此不疲,誓用行动和实践探讨安全美肤之道
如此多保湿霜/ 乳/ 露,你已累感不爱?
其实只需6步,就可速速锁定目标
1、看心理价位
对于任何不是特别善于挑选护肤品的美女来说,在挑选保湿类产品时,一定要先确定好自己想购买产品的心理价位。例如希望购买200~300 元左右一瓶的保湿单品,那么一定要坚定好自己这个心理价位来挑选产品,不要轻易受到BA 的蛊惑,购买严重超出预算的产品。
2、挑选品牌
确定好心理价位后,去专柜先试用超出心理价位100 元左右的产品。比如心理价位在300 元,先在手指指缘附近试用大概400 元左右的保湿产品,然后再慢慢降低价位,试验到300 元左右的品牌。综合对比下在手上的第一感受来挑选最终购买的产品。
3、注意一些成分
很多人并不了解成分,那么着重了解一些保湿类成分也有助于挑选保湿产品。比如在北方的人更适合透明质酸+甘油+ 吡咯烷酮羧酸钠(PCA-Na)的组合。在南方相对潮湿的地方更适合挑选甘油+ 维生素原B5 类的保湿搭配。如果整个产品中还能添加一些小分子的尿素、氨基酸,那么整个保湿体系会更好一些。
4、挑地域
南北方秋冬干湿度差别较大。即便是“大油田”,在北方寒冷冬季也会向混合偏油的肌肤转变,那么在北方的美女们挑选保湿产品更应该注意选择偏厚重些的产品。因为这类产品还能有效锁住水分,延长保湿产品的有效时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冷风对肌肤的伤害。
5、挑选复合功效
本着简约风格,对于已经锁定的一些产品,最好还可以涵盖其他功效,比如保湿修复、保湿抗老、保湿抗氧化等,这样一来可以节省预算,也可以简化护肤步骤。比如修复类产品比较适合敏感肌肤,保湿抗老产品适合熟龄肌肤,保湿抗氧化产品适合年轻肌肤。
6、挑选产品形态
这里的形态主要指乳液、凝露、霜等。前者比较适合南方或者偏油性肌肤。凝露适合“大油田”,霜类产品更加适合干冷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