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时尚 美体

弊端分析:快速美白品铅汞含量可能超标

新浪时尚

关注

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化妆品是女士们扮靓的法宝之一。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在女人每天使用的化妆品中,含有超过175种的化学成分,仅润肤霜所含的化学物质就超过30种。其中不乏危害人体健康的重金属。化妆品,在装扮美丽的同时,难道也为健康埋下了隐患?事实果真如此吗?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专业人士。 记者孙立民

化妆品中含有的化学物质超过175种

在对抗衰老的过程中,化妆品几乎成为众多女性最擅用的武器,顶着睫毛膏、唇膏、眼霜、日霜出门,伴着晚霜、精华液入睡。但近日,英国《每日邮报》指出,在这些化妆品的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丑陋”秘密:唇膏中含有铅,眼线膏中含砒霜,睫毛膏中含有镉……化妆品难逃重金属元素的阴影。

数据显示,在女人每天使用的化妆品中,含有超过175种的化学成分,仅润肤霜所含的化学物质就超过30种。《化妆品》杂志曾公布一项研究发现,欧洲女性每年从化妆品中吸收的化学物质平均达1.98公斤。而这些化学物质有可能包括汞、铅、铬、砷、镉、镍、铊等。《每日邮报》的报道称,一些名牌化妆品此前也被发现含有重金属毒素。还有报告显示,每个化妆品产品中至少含有4种化学毒素,但没有一种被单一地标注在包装上。专家解读化妆品都藏毒吗?非正规厂家的化妆品要小心

从洗面奶、奶液到粉底,这其中,会有上百种化合物,这让女性的皮肤如何受得了?即便不化妆,只擦个润肤霜,接触皮肤的化学物质也有30多种。如果皮肤还安然无恙,是不是已经百毒不侵了呢?在专业人士看来,这种担忧有些过分。

在大连某高校从事轻工行业研究的一位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化妆品卫生标准》对化妆品中有害物质(如汞、砷、铅及有机甲醇)做了严格的限量规定。有害物质超过规定限量指标的化妆品被视为违规产品,一律禁止在市场销售。我国国家标准《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GB7919-1987中规定了化妆品的安全评价程序。安全评价是通过对化妆品进行毒性检测、刺激性检测、过敏性检测等项目来实施的。由此看来,正规商场里的正规品牌化妆品,安全性相对有所保障。

和任何行业一样,因为利益的驱使,非正规厂家的化妆品,很可能存在“藏毒”现象。专业人士指出,非正规厂家的化妆品,尤其是一些功能性强、见效快的产品,很可能存在违法添加的问题。比如遮盖霜、睫毛膏、指甲油、染发剂等化妆品,如果厂家未按国家标准生产,就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快速美白品风险大 30年前美白化妆品多含铅汞元素

美白,是许多爱美女士毕生的追求。美白奶液、美白精华素、美白面膜……但凡是美白的东西,都大有市场。 30年前的美白化妆品,汞、铅等元素化合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现在已有所不同。“随着化妆品研究的发展,正规品牌的合格产品,通常都不会靠汞来达到美白的效果。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主任许雪珠说。她因为曾在日本攻读博士后,做过一家知名品牌化妆品的研究员,对化妆品的研究比较多。工作中,许雪珠发现,人们对美白产品的误解来自上世纪80年代的美白膏。

上世纪80年代,美白护肤品刚进入市场,一款风靡全国的美白膏迅速热销。“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相关检验还不完善,使得这种铅汞含量极高的美白化妆品受到人们的追捧。 ”许雪珠说,半年后,几乎在全国范围内爆发的化妆品皮炎,让人们认识到这款美白膏的危害。

“各医院的皮肤科相继发现,许多女性的脸上出现红斑、丘疹、色素沉着等病症,这些女性几乎都无一例外地使用了那款美白膏。”现在四五十岁的女性,对当时人手一盒的美白膏还会有记忆。“当时化妆方法也不得当,多数人洗完脸直接擦美白膏,晚上清洗也不彻底,这都加重了皮肤对有害物质的吸收。 ”许雪珠说。

当时,让年轻女性深受其害的还有美白粉饼。粉饼只是个锦上添花的美容品,但很多人把它当作纠正肤色暗沉的救命稻草。结果,许多人的皮肤也因此出现问题。现在的快速美白品仍易藏隐患

铅和汞的化合物确实有美白功效,但其副作用也非常严重。随着科技发展,化妆品成分也越来越接近天然,在中、高档化妆品中,多数已不再依赖铅和汞来达到美容效果了。“现在的美白化妆品,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化学剥脱术,能把皮肤中的黑色素剥脱下,实现美白的目的。 ”许雪珠说。

据其介绍,现在许多美白产品兼有防晒功效,美白的方式有物理性和化学性两种方式,“物理性的美白,是把紫外线中能引起色素沉着的成分反射回去;化学性的美白,是把紫外线中能引起色素沉着的成分吸收掉。”在一些中高档品牌的化妆品中,通常这两种方式兼具。

因为人们对美白的需求,市场上出现了不少迅速美白、祛斑等立刻见效的化妆品。许雪珠表示,如果是非正规厂家的产品,有可能沿袭上世纪80年代那款美白膏的做法,其中铅、汞或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可能有超标现象,爱美的女士一定要注意。另外,一些美容院推出无包装的美白精华之类的产品,用于皮肤导入等,也未必安全。重金属在彩妆中多见重金属无处不在,化妆品中毒很少见

国外杂志曾公布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女性从化妆品中吸收过多的重金属元素,轻者能引发人体皮肤红肿、丘疹等异常反应;重者,能引发恶心、代谢异常等系统性损害。

许雪珠表示,“生活中重金属几乎是无处不在,化妆品生产出来后,会有一定量的重金属。不过,只要生产化妆品的公司没有特意添加重金属,生产过程中也没有受到污染,其含量也没有超过国家的标准,就不存在安全隐患。 ”因为化妆品的原材料来自大自然,其中难免会含有一些微量元素。相比基础化妆品而言,彩妆中的重金属成分相对多些。“我们喝的水、吃的米饭,以及我们的血液中,都有重金属的存在,重金属的危害不在于是否含有,而是在于是否超标。只要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对人体来说就是安全的。 ”许雪珠说,只要选择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就不用担心重金属引发的问题。

据了解,现在国家已有明确规定,化妆品的汞含量不得超过1mg/kg,砷含量不得超过10mg/kg,铅含量不得高于40mg/kg。目的就是降低这些化学成分对人体的伤害。从理论上讲,一些重金属进入人体后,的确是会损伤人体器官。但是这种伤害是发生在极端的情况下,比如长期的大量接触,才有可能发生重金属中毒。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还没有人因为使用化妆品而出现重金属中毒的现象。素面朝天不可取隔离、防晒很重要

出于对化学物质的担忧,一些崇尚自然的女士提出“拒绝化妆,素面朝天”的时尚口号。素面朝天,对皮肤来说是一种最好的保护吗?许雪珠对此坚决反对,“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要比合格化妆品中的多,素面朝天让皮肤裸露在有害的环境中,这不是保护皮肤,而是伤害! ”

空气中,汽车尾气、工业废气以及粉尘等各种污染物,对皮肤存在巨大的污染。另外,皮肤需要呼吸,也需要水分,裸露在空气中的皮肤,一方面会“顺畅”地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另一方面也会很快地失水,加速皮肤干燥、老化。而奶液或润肤霜,则会帮皮肤与周围的空气很好地隔离。“对皮肤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化妆品中的重金属,而是太阳中的紫外线。 ”许雪珠说,以太阳中的UVA为例,它能促进黑色素的生成,使肌肤逐渐变黑。甚至还能到达真皮层,对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进行破坏,引起色斑和松弛。色斑、皱纹、松弛等肌肤的老化现象,不仅是由于年龄的增长所致,由紫外线引起的“光老化”也是很大原因。素面朝天,让皮肤亲近紫外线,会加速皮肤的衰老和松弛。化妆品中的两大“危险分子”

功效:硫化汞一般添加在口红、胭脂等化妆品中使颜色鲜艳持久,尽管硫化汞在水中溶解度极小,但由于使用部位是口部,如果长期使用,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氯化汞用于化妆品具有洁白、细腻之特点,汞离子能干扰人皮肤内酪氨酸变成黑色素的过程,一般被添加于增白、美白、去斑化妆品中,特别是一些廉价的增白皂、增白霜等。

危险:汞及其化合物都可穿过皮肤的屏障进入机体所有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对肾脏损害最大,其次是肝脏和脾脏。

标准:目前国家规定,汞及其化合物为化妆品成分中禁用的化学物质,作为杂质存在其限量为小于1mg/kg。

哪些化妆品中常见:口红、大部分彩妆、祛斑霜、粉饼、精华素等。

功效:在化妆品中,铅的氧化物作为添加剂有着悠久的历史,含铅的美容用品曾一度风靡。氧化铅粉末呈现纯白色,有很强的附着和遮盖能力。

危险:由于使用原料不纯,在其他金属成分中掺杂有少量铅,如果长期使用,铅也会造成累积中毒。铅对所有的生物都具有毒性。铅及其化合物通过皮肤吸收而危害人类健康,主要影响造血系统、神经系统、肾脏、胃肠道、生殖功能、心血管、免疫与内分泌系统,特别是影响胎儿的健康等。

标准:目前国家规定,铅在化妆品中最高限量为40mg/kg。

哪些化妆品中常见:遮瑕霜、粉饼等。特别提醒 1.防晒霜:2小时就失效

防晒霜涂上2小时后,因为皮脂腺的代谢,会失去作用。如果持续在户外活动,需要及时补充。 2.口红:不要贪图廉价

口红涂抹在嘴唇上,吃饭时可能有少量被吃到肚里。而廉价口红可能使用工业用色素以及不合格的有机溶剂,安全性极差。 3.清洗:比保养更重要

合格的化妆品也需使用得当。若常年擦厚厚的粉底,晚上清洗不好,就容易出现问题。所以睡前做好清洗,让皮肤彻底呼吸,远比涂抹贵重的化妆品来得重要。 4.不要用超龄化妆品

贪图化妆品的高效,可能适得其反。 20岁的皮肤,用40岁的保养品,没用不说,反倒给皮肤代谢带来负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