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时尚 尚品

今年流行“线上毕业”?一天看遍国内艺术院校毕设展

新浪时尚

关注

又是一年毕业季!今年当真算是非常非常特殊了,由于疫情原因,不少学校都选择了线上举办毕业典礼,有媒体和平台联合77所高校还共同发起了排面很大的毕业“云晚会”,还有百位明星录制祝福。

不仅“云”在毕业典礼上,更有部分学校的毕业礼采用了寄送形式,有送食堂明信片的、有送荣誉勋章定制别针、学士服的。

除了联合举办的晚会外,有些专业高校发挥了自身的长处办毕业典礼,比如中国传媒大学就搭建了中传版“我的世界”,给他们的毕设作品展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展示平台。同学们在游戏中欣赏完优秀的毕设作品后,自发地在红毯上合影,纪念这个特殊的毕业季。

往年都是落地举办的各类艺术院校毕业展也改为线上举办了,对于不在当地的朋友们来说还是有好处的,毕竟国内顶尖艺术高校们的毕业大展从来不缺看头,哪怕不落地办,也一样精彩~

下面节选了部分优秀作品,来一起看看今年这么特殊环境下,艺术类学子们的一些思考和创作吧!

中央美术学院

彼时/此时 THEN & NOW

2020.06.15-2020.08.31

观展地址:https://art2020.cafa.edu.cn

作为每年艺术类院校毕业展的重头戏之一,央美在今年也交出了不错的答卷,而且线上场馆设置得也特别好,基本还原了央美美术馆的原貌。

场馆内部长这样,操作起来蛮有沉浸体验感的,还支持VR模式,有VR眼镜的话可以一试。

如果你不喜欢这样的花架子,人家也有纯展示模式,以平铺的形式展示着学生们的毕业作品。

《呼吸》

杨龙斌 造型学院 雕塑系

把焦虑具象化起来是什么样的?杨龙斌同学将自身的焦虑与不安的情绪转换成为空间与身体相结合的生理感受和情景,通过视觉语言表达出来,试图寻找这些情绪产生的根源,寻找回归平静的途径。

甩不掉的粘稠液体、耳边不断膨胀挤压你的气球……有感受到那一丝莫名的烦躁吗?

《微纺织》

崔昱 冀征宇 王歆童 王雅琳 赵丹妮

设计学院

如何给服装面料赋予“生命”?设计师们发现黏菌作为一种自然生物, 与人造纺织物有着类似的或线或面的结构。于是便用黏菌来制作服装面料,以探索生物材料更多可能性,尝试沿着生物纺织的方向,试想未来的材料能否以一点为起点,生长出整个服装。

《信仰的冬天》

朱仲鱼 造型学院 雕塑系

设计者通过材料及形式语言的重构,在场域中营造荒诞的想象,《信仰的冬天》探讨生命的本质与意义。装置的互动体验把时间性带入到空间中,拓展雕塑的空间概念。在信仰缺失的年代,提醒成长中的自己,当有天有能力掌控世界时,如其所愿的记得初心,记得那份单纯与真诚。

《玉弦丹歌》

卓拉 中国画学院

今年整体毕设都在“疫情”的大环境下进行,创作者的这组《玉弦丹歌》就是为疫情期闭门而创,画面描绘一段由室内瞭望室外的场景,景内有白鹤、奇石、玉树、赤芍。病毒肆虐,余未能身临其境于自然界中,从而对其迸发出极致渴望,因灵感涌现,欲以平面、动画两种形式相融表达我心。

将生意盎然之境在四扇动态窗景中上演于众,营造出使其恍若设身奇境的氛围,闻嗅馨香、聆听鸟语、感触生灵。古往今来,鹤与石寓之祥瑞万寿,玉树赤芍为春之草木隐喻美好。遂面朝繁景,余翘首思盼全人类早日战胜新冠。

花语石

张冲霄 设计学院

设计者以祈愿为话题,比较互联网下的祈福和传统祈福方式的差异,结合首饰的祈福意涵,设计了新型的祈愿模式,并以首饰的视觉还原祈愿石头的模样,用首饰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首饰景观的故事。

《与罩其二》

高琰雯 设计学院

设计者在疫情期间身处武汉,窗成为了其和外界世界交流的一个通道。由窗外景象产生灵感,想以窗为主题,记录处在疫情中心的设计者在完全隔离在家的这三个月的感悟与状态。

口罩抽离的轮廓作为镜框,镜片交叠的方式参考了口罩交叠的方式。随着光照角度而变色的镜片,略显夸张的造型,表现设计者在获得“假口罩”以及得知后整个事件充满了戏剧性。

河(一)、河(二)

张雪晖  造型学院雕塑系

珍珠承载着设计者一直以来关于未知,单纯,美好的所有想象:小时候商贩在公园拿着大塑料盆卖珍珠,可以把手伸进盆里搅着玩,哗啦哗啦,闪闪的,也是设计者童年对大江大河,甚至是海的理解。

第一个装置,珍珠在精致的皮艇大盆里,不断跳跃、上升、旋转,努力到达顶点后再回到原点,反反复复。

《盛》

吴恩泽 造型学院壁画系

“盛”是盛春的“盛”,是盛颜的“盛”,是盛放的“盛”,是丰盛的“盛”……当云彩盛满温暖的阳光,穿梭于茂盛的枝桠间散映成金。盛装夹裹的娇嫩果实,此刻迎接属于自己与光明的盛宴。年盛而动人,不久的之后的日新月盛。这无目的而又自由地肆意盛放,细细聆听便能听见丰盛的果实嘤嘤歌唱。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观展地址:https://exhibition.ad.tsinghua.edu.cn/

清华美院的线上毕设展是以拖动的形式呈现的,既有实地观展的感觉,也不至于被绕得眼花缭乱,当然啦,作品也是不错的。

《网络飞地》

郭紫玉 视觉传达

网络中信息的构成及视觉化方式正不断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模式。基于社会认知层面的思考,设计者以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为内容,针对网络阅读方式中所呈现的视觉化现象进行了研习、归纳。并以此展开书籍设计实践。

《现实中的现实》

程卓琳 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

设计者以超现实主义风格呈现介于理想与现实间的“人格面具”,将“我”作为个人映射群体,用史莱姆与普通西服面料作为没接,表达在重压迷茫、价值缺失的背景下,人们无法成为社会期盼的完美模样的现实,呼唤真实充沛的自我。

《鲟之家园》

陆亚军 雕塑系

设计者采用以中华鲟外形进行创作,在其背部塑造山水、农家、都市来表现南方的和谐与繁荣。

《交织的目光》

杨秋璇 绘画系

《交织的目光》系列作品共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守护者”组画,画中形象取自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人民英雄;

第二部分是孩童组画,形象来自作者生活中的真实人物。

 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季

展览时间

6.16 - 7.15

观展地址:http://gafads.gzarts.edu.cn/#/home

因为疫情,千万人翘首以盼的城中盛事,变成了千里咫尺的云观展,这也是广美毕业展首次以线上方式与广大观众见面,学校组织了全新的策划团队,从理念到设计,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力图呈现一个鲜活、透明、前沿的毕业秀。

未来生物变异

宁观文 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工作室)

本系列灵感源于未来的海洋变异生物之奇特的概念化造型所带来新的视觉感受,仿生对象不再是司空见惯的生物,而是“似曾相识“的“新鲜物种”。作品通过抽象性的间接仿生和利用百褶网纱来模仿变异生物的形态特征,以达到软雕塑般的创新结构,赋予服装造型更多的可能性,力求塑造一种柔软而富有刚性的立体结构,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充满了生动的艺术效果。

本系列作品结合未来的主题突出体现在科学技术下基因工程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生物可能。

《广汽移动·家概念车 GAC OhomeO Concept》

王均强 艺术设计

未来2030年,在远程虚拟现实技术成熟后,在线上满足大多数人生活,工作,受教育,医疗,物流与娱乐需求。人们的生活不会禁锢在某一片土地,旅居式的生活成为可能,人们生活与工作的状态会发生巨大的转变……

作品OhomeO,是一个装上轮子的家。是一个将个人交通工具和个人家居空间相结合的设计。整个设计分为两个部分:小尺寸的车头部分与后方挂载的房墅部分。车头部分大面积运用可变形柔性科技材料,可以使其在自动驾驶底盘模式与手动驾驶载人模式切换。房墅部分追求最大化的空间利用率,可以在其中布置满足2-3人的生活起居空间。设计上主要体现简约主义(Minimalism)风格的应用价值。

《完美人生》

郑立群 视觉传达设计

本毕业设计作品是从自身经历出发,观察总结了现代社会人们的理想追求趋同的现象并对其进行研究,用玩具人偶套装去表现趋同现象,用不同的玩具象征这些趋同现象在人们眼中的样子,表现出人们对其的追求的模样。

《无生》

邱铭媛

根据社会大众与压力的关系在艺术创作中的形式表现这一主题,对当代玻璃艺术创作中混凝土材料的介入方式进行探究。玻璃与混凝土材料的结合,用混凝土材料包围玻璃的艺术形式,突出表现出人们在现代生活压力下的状态。混凝土代表的是钢筋水泥环境中的城市生活给我们的压力,玻璃代表的是所有在压力中的“我们”,是在生活中无声前进的我们,无声崩溃的我们。

湖北美术学院

致美百年

展期:2020/05/22 — 07/22

观展地址:https://www.artvrpro.com/hifa

湖北美院也采用了有趣的阅览方式,在虚拟的美术馆里,你可以自如地浏览毕业生们的创作。同样支持VR模式,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搜索看看,展览会一直持续到7月22日。

《肆年》

徐明霞 数码绘画

虽说作者留下的介绍十分简单:“四张画,四个人,四件衣,肆年”,但也不难看出是在讲述大学四年的故事,用最鲜艳跳脱的色彩记录下了这难忘的四年。

《Memphis‘time》

张也

该系列设计灵感来源于“孟菲斯风格”,其设计核心是对色彩的大胆运用,将不同的色块并列、组合等方式。整体给人眼前明快、清新有趣的感受。

《髹漆甲虫》

张旭东

作品材料主要为大漆,载体为独角仙标本。将传统的楚式漆器髹饰技法用于绘制甲虫的甲壳,获得不同于传统楚式漆器的美感,图案参考了战国时期以及中国古代传统的服装,区别于一般楚式漆器常用的装饰纹样,更具现代的审美。

四川美院

重庆艺术大市场“开放的六月”

展览时间:2020/6/10-7/10

观展地址:http://openjune.cqcaee.com/

《NEON》 

杨涵麟 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

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发达,赛博朋克风格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黑暗中的霓虹灯的光感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对未来科技生活的畅想。因此,作者采用了赛博朋克风典型的蓝、紫等冷色调为主色调,并尝试通过一些故障艺术的表达手法来描绘出虚幻、缥缈的视觉效果,来表现科技发展到极致后的生活场景。

并将街头常见的霓虹灯广告牌抽离出来,进行变形、扭曲和错位,在服装上进行重组,模糊现实与虚拟的界线。同时,把树脂覆盖在海报纸上,增加材质的光泽感,再镶嵌软灯条,营造出霓虹灯的气氛,并强调服装结构的空间感和层次感,来更生动地体现出魔幻之未来。

《病毒没有国界 人类命运相连》

周庆馨 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在全世界传播,各国人民携手攻克难关,抵御病毒的传播和伤害,这或许是近几年无法再绕开的话题。于是作者将主题命为“病毒没有国界,人类命运相连”。

作者感兴趣于病毒与人之间的张力,以及因为病毒人的行为模式发生的种种改变。将气囊作为服装的主要部分,因为气囊表现了一种包裹,保护,隔绝的属性;选择半透明材质来制作是为了带给人一种与周遭世界既清晰又模糊的距离感,用它来表现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所产生的一种意识上的,心理上的隔离,孤寂,冰冷,怪诞的状态。

疫知-疫情管控数据服务系统

孙曌玥 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

疫情期间会出现各种信息沟通不及时或不到位,因此影响到各级管理方的工作效率;受网上个别不良信息影响,民众则会产生或多或少的焦虑;同时,个人每日信息上报步骤繁琐、不易查询过往信息等问题也较为明显。

此设计通过数字媒体艺术和产品设计专业交叉合作,围绕新型测温设备、疫情管控数据产品(移动端和PC端),联通线上线下服务,达成个体数据和基层辖区上下层级信息的对接;个人通过线下日常体温测试,识别身份并上传个人温度和定位信息;管控时期外出系统能即时形成出入记录,个人多个测温点呈现每日活动路径;实时风险预警提示、新增确诊、疑似、异地返回等信息,帮助各级管理部门做出有效管控和决策工作安排。管理方亦通过产品对接住户,温暖友爱的帮扶和互动,满足住户多样化日常需求。

《梅脂玉案》

李姝凝 设计学院-工艺美术

疏影横斜,凝脂若玉;折梅孤山,案上自成小洞天。宋代的风雅与诗意,在当下的生活中已经快要消失殆尽了,通过传统造物和现代手工艺的结合,以陶瓷作为载体,在人文的语境中体验一种全新的,但又传承千百年的理想生活方式。

作者使用德化“类玉”白瓷泥料,以“梅”和“孤山”两个元素,设计梅花与山石结合的笔山、笔筒、笔掭、笔插、笔洗、水盂、砚滴、墨缸、镇纸、印盒、香插、瓶觚、香橼盘、砚屏、雅石等共计十八件宋式文房清供。

《巴山灵境》重庆华岩寺文创纸雕灯

龙祎雯 设计学院-工艺美术

本组作品是为华岩寺设计的衍生纸雕灯具文创产品。希望将重庆华岩寺文化符号与日常生活用品结合,使华岩寺的文化不仅仅是停留在文物建筑中,而是以更亲近的方式走进游客。

《巴山灵境》纸雕灯系列选取了华岩寺中具有特色的,地域性特征明显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进行元素提取,再用设计学中的解构原理和符号学中的图形修辞等分析重庆华岩寺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包括著名的“华岩八景”中的建筑。作品共七件,提取华严寺建筑中的配色,以地图形式描绘描绘了七处华岩寺的标志性景观,分别为:“临济禅宗”——大门牌坊;大金佛;“游戏人间”接引殿;“弘法”——藏经楼;七佛塔苑;“福天洞地”华岩洞;“天池夜月”华岩湖。灯具内部以刻板纸雕层层镂空的方式,与灯光交相辉映。

《Whale‘s Dreamin 夢之鲸》

海洋生物仿生一体化公共空间坐具

曹梦頔 设计学院-产品设计

灵感来自于鲸鱼浮出海面的一瞬间。鲸是汪洋大海中一抹温柔而强大的力量。从出生到鲸落,鲸用自己的方式回馈了大海。然而现实中因为种种因素,不仅仅鲸的数量急剧减少,其生态环境也变得十分严峻。便想通过此次创作一条鲸首尾跃出海面美丽的形象,同时呼吁人们关注海洋生态问题。

产品内容包括一件鱼头沙发和一件鱼尾椅,外观在仿生鲸的首尾时进行了柔和简化,兼顾外观的同时结合人机工程学使坐感更为舒适。色彩方面选择了粉蓝渐变色,一是为了与产品柔和的曲线相呼应,二是希望尝试与时下流行的梦幻感十足的海洋朋克风格相结合,从而让产品在观感上更具有海滨夏日清新的气息。考虑到产品本身作为公共空间坐具,若日后要投入批量化生产,其生产方式也十分重要,于是便选择了相对成熟的树脂玻璃钢制作。在参与制作的过程中,也了解了玻璃钢雕塑产业的流程。

今天的国内设计高校“云展览”就逛到这儿,目前所有展览都还未结束,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继续逛起来,顺便也可以留言告诉我们,你最中意的作品是哪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