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这下要在全国出名了

新浪时尚
作者:环球旅行
这两天,河南可谓是在热搜上,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

几个月前,河南元宵春晚一段30分钟的节目,《唐宫夜宴》爆火网络,用俏皮灵动的方式,再现唐朝盛世。

几个月后的端午,河南卫视又出巨作——《祈》。

舞者化身“洛神”在水中震撼登场,宛如一条优美的中国龙,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不到两分钟的视频背后,节目组从着手开拍到完成效果,经历了3次拍摄。舞者在水下舞动超过26个小时,花费了半个月时间,才有了我们看到的震撼表演。

没有流量明星,没有烧钱的制作,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最大的底气。
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河南卫视做不到的。

也许是因为实在太精彩绝伦了,以至于隔壁台都想“搬运”来着。几分钟的视频你可以搬走,但这种文化的自信,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搬走的。

通过河南卫视这几走心的节目,河南,土?
这种想法彻底被颠覆了。不,其实早就改颠覆了。
什么是河南?说起江南,是温婉;说起成都,是安逸;说起广东,是悠闲;但说起河南,好像一时间想不出什么词汇能够精准代表。它存在的没有什么存在感,就如同它所处的位置。不南不北、不偏不倚,相当“中庸”。

但其实,时间倒流几千年,河南在中国的位置,那是大写加粗的闪耀。
如果说把中国比作全世界,那么上海就是中国的美国,广东是中国的欧洲,东北是中国的俄罗斯,而河南是中国的中国。这虽然是个玩笑的比喻,但是说河南是中国的中国,还真有几分道理在里面。

历史
提起河南,就离不开历史。
从夏代到北宋的3000多年间,先后有200多位帝王在河南建都,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就占了四个(郑州、安阳、洛阳、开封),可谓是占据了半壁江山。

走在河南,就相当于走在岁月的长河。你看到的是,是中国文化的起源。
也难怪那句话说的好,河南是什么样的,中国就是什么样的。

文化
你可能想不到,这个看起有点“土”气的大省,也许藏着你的根呢!
据《中华姓氏大典》记载,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占姓氏总数的38%。

当今的300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在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
无论是李、王、张、刘为代表的中华四大姓,还是林、陈、郑、黄为代表的南方四大姓,其根均在河南。

产能
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在非常长的时期内,一直是以农耕文明为主体。而河南地处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是农耕的绝佳之地,这也是为什么华夏先民在这里发展壮大起来。东北叫中国粮仓,江南叫鱼米之乡,却忽略了河南这个粮食生产大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河南粮食总产量常年保持第一。

这是河南交给国家的一份满分答卷,但河南从不满足于此。于是今天的河南,既是中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大省,迅速与发展的新型工业大省。

山脉
说起河南的地势,山地丘陵合计占全省面积的44%,一半山地、一半平原。平原拿去耕种,山地造就了中国代表的中原山水画卷。

地处中原的河南,大山大水的风景,就像当地人一样豪爽直接。有着泰山的巍峨,华山的险要,嵩山的挺拔,黄山的秀丽。将北方山水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除了林海和瀑布,还有随处可见如刀削斧劈的山崖

万仙山
玩的是惊险,万仙山属太行山腹地,这里藏着“中国最神秘危险的村庄”。房屋建在1700米的山崖边,平视是无垠的连绵山脉,低头就是万丈深渊,这里开创了“中国最不可思议的公路”。一道1250米的挂壁公路,蜿蜒在120余米的红岩崖壁上,天窗有序的在山体排开,长廊内时而有阳光,时而很清凉。这里不是博物馆,但却比博物馆更有资格谈历史和故事,


万仙山的奇
总结来就两句话:“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抬头奇峰遮天,脚下清流潺潺。

云台山
玩的是清凉。云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可以说这里是,缩小了的山水世界,扩大了的艺术盆景。


整个云台山山峦叠嶂,泉、潭、瀑交替出现,泉的清秀,潭的深幽,瀑布的急骤让整个云台山灵动起来。

尧山
玩的是色彩。这里可以说是河南秋色最丰富的地方,登高远眺,整个山头都被万千色彩覆盖。


所有你想得到的,你想不到的色彩,被集中泼洒在山间。乘坐缆车或是步行,这种视觉享受都是无可替代的。

老君山
玩的是意境。即使你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也一定刷到过关于它的视频。站在距离天空最近的地方,眼前一片茫茫白雪,那种震撼山景,只有在老君山冬季限时展现。


一阵风吹过,树丛仿若山间的精灵扑扇着翅膀,洒下一串串晶莹的冰凌,一直觉得梦幻不适合形容山,但是老君山推翻了这种观念。

伏牛山
玩的是朦胧。这是豫西最大的一条山脉,虽没有太行山脉山势险峻,但因为它的规模壮大,也还是扑面而来一种震撼。尤其是云海弥漫山间时,更是有一种朦胧迷离的奇幻美。


霎时,好像理解了古代诗人的情怀,还真的需要吟诗两句,才能抒发内心的情感。

多彩
河南和北京上海相比,确实少了一些科技感,但是这一点不影响河南的多元化。
你以为古都就是老套的、陈旧的、泛黄的,但其实河南的“古”是跨越时代的夺目。

清明上河园
“重回视线的宋朝”,这是根据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而建造的大型宋代文化实景主题公园。
南苑再现了北宋东京的市井百态,北苑则表现宋代皇家园林和宫廷娱乐,工作人员全部身穿古代服饰,如此真真切切还原的主题公园,除了清明上河园,再也摘不到第二个了。


尤其是到了夜晚,宫廷景观建筑便亮起灯,灯火通明、金碧辉煌。如果要形容,什么样的场景才像北宋年间的东京华梦,那一定是眼前这个,灯火阑珊的绝美月夜。

龙门石窟
“历经数百年的心血铺垫”,经过500余年之久,经历了多个朝代,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才终于得以问世。刻在石窟的种种经文、祝福,都像是一次跨越千年与古人的交谈。在这长达一公里的悬崖峭壁上,呈现的不只是佛像,更是凝结了古人的智慧与文化。


龙门石窟
不是一本书,但却胜过任何一本数,峭壁上的每一条印记。在历史长河上,都尤其深刻。

少林寺
“传说中的中国功夫”,在外国人口中流传着一个传言,中国人人均会功夫。有国人开玩笑,现在没两把刷子还就不敢出国了。于是河南人说:我连省都不敢出了!
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国功夫的发源地,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在不少70、80年代的人心中,少林寺是一个情节,来到这里看一场地道的武僧表演,也算是圆了儿时的梦。

洛阳牡丹
“洛阳牡丹甲天下”,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无论是牡丹园的“千年牡丹王”,还是王城公园的综合赏花地。只要到了春天,牡丹花开的季节,洛阳整个城市都像被拽进了连绵的花海中。

人情味
河南人不求什么大富大贵,生活的特别简单。早晨一大碗胡辣汤,再来上几块钱的饼。辛辣开胃,为一天带来力量。不久前刚刚上榜国家级非遗名单,胡辣汤实至名归。

这里的大爷一样喜欢下棋,这里的大妈也同样喜欢跳舞。只不过在豫剧面前,什么都要为它让道。当然,豫剧不单单是河南的精神的支柱。在中华博大精深的戏剧上,豫剧也是占据着很大的地位。

若是你来到信阳,你会发现街边的茶馆那是真的多。当地人闲来无事了,就喜欢进去坐坐,人在名茶产地,就是这么任性。

夜晚的时间,一定要预留给夜市,郑州的六道巷、开封的鼓楼、新乡的西大街、洛阳的八角楼金街。。。。。。
河南的夜市,看的是百态的人生,有西装革履的精英,也有背心短裤的随意搭配,和朋友说说苦闷,在聊聊未来。

河南人勤劳朴实,喜欢多做少说。不说并不代表不反抗,但河南人的反抗才不是什么幼稚的嘴上游戏,而是默默的用实际行动,来改观别人的误解。

那个为了抗疫严防死守的村长

那个为了疫情捐款5000万的胖东来老板

那个说“我就是祖国界碑”的少年
河南标志性的“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这不光是一句方言,更是千百年来早已刻在河南人骨子里的底气。
河南的大叔大妈总喜欢把“乖”挂在嘴边,即便你们初次见面,他们也总是热情的用“乖”来称呼你,这可能就是这个朴实的大省的温情。

河南、河南人,但凡你放下偏见用心体会一下,重新了解一下,就能明白它或许不完美,但绝对够真诚。可能你也抑制不住,想对它夸赞一句:河南,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