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时尚 尚品

被联合国评为“世界美食之都” 江苏这座美食小城要藏不住了

新浪时尚

关注

原标题:官宣!被联合国评为第5座“世界美食之都”,江苏这座美食小城要藏不住了!

作者:环球旅行

人世间不可辜负的“爱与美食”,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人人皆为“饮食男女”。

“淮安,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魅力城市,开国总理周恩来的家乡,名列世界美食之都。自豪!很多当地特色菜是国宴菜。”

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在推特上这样介绍淮安这座城市,为淮安入选世界美食之都感到自豪。

淮安成功入选“世界美食之都”,成为第五个获得如此殊荣的中国城市。

可对这一新称号,淮安人都很淡定:这事儿,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淮安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它坐落在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上。

淮安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也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只是难为了淮安,不知道究竟是南方还是北方?

01

以淮安之名

众所周知,历史上,淮安是与扬州、苏州、杭州并肩的“四大都市”之一,还挑着“中国运河之都”的重任。

明嘉靖年间,北方的晋商、南方的徽商都想要抢占这块“肥肉”。

到了清代,淮安和周边的淮盐每年创造的税额一度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1/4。

说起“九省通衢”,人们马上想到武汉。但在三百年前,淮安之地也曾拥有这个美誉。

就在这样一个南北能够交流的大都市,南方的船、北方的马,将各方的物产、人才、文化都带到了这里。

可想而知,这块地方有多少富商,简直就是富商集聚地。

当老百姓富裕起来,就开始注重脸面,他们花重金搜罗天下名厨和奇珍异品。

在这座“不南不北”的城市,南来北往的人们相互交流,天南海北的食材相互碰撞,碰撞出了中国最会吃的一群人。

厨师界有句俗语:“一张淮安嘴,吃遍南和北。”

这也催生了淮安的特产:淮安厨子。

在淮安,有一句俗语,“做秀才易,当厨子难”,由此可见,淮安人对于厨子的要求有多苛刻。

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曾有无数朝廷大员点名要淮安厨子,地方官离任时常常要把一两位淮安厨子带走,甚至于,淮安厨子还被当做礼物送给好友或上司。

在古代,淮扬菜能名噪天下,自然也少不了文人墨客的情思纠葛,从西汉辞赋家枚乘写王府园林文宴,到唐朝的李白、刘禹锡,再到宋代的秦观、陆游、司马光……也是有了曲水流觞、诗文酒会,美食才有了故事与灵魂。

你以为淮扬菜就这吗?

不,那是你还不够了解淮扬菜的魅力。

在新中国成立时,开国第一宴用的也是淮扬菜。

淮扬菜自此更是名扬天下。

淮扬,淮扬,从字面来看,是指淮安和扬州,但是“淮”既然可以作为首字,那淮安肯定是出了大力的,那么,淮安菜又怎么会是无名之辈呢?

02

品淮安味道

淮安的味道,不仅仅代表了国宴的标准,也是无数中外宾客的味觉记忆。

新中国成立时,在准备开国第一宴这一方面,工作人员是煞费苦心。

他们要考虑宴席上的菜不仅要体现国宴的庄重大方,还要适合天南海北宾客们的口味。

作为淮安人,周总理向他们推荐了家乡的淮扬菜,它不过咸、不过辣,不酸、不苦,不太甜、也不油,是南方人和北方人都能接受的。

淮安菜非常讲究 “不令不食”,不是时令的食材,一概不要。

也就是:“醉蟹不看灯,风鸡不过灯,刀鱼不过清明,鲟鱼不过端午。”

淮扬菜的另一特点,是“就地取材、土菜精做”,用普通食材做出高档水准,朴素典雅。

从那以后,国宴菜就多以淮扬菜为基础,汇集各方菜系,整理、改良。

软兜长鱼是开国第一宴的第一菜,除此以外,还曾作为贡品进京恭贺慈禧七十大寿。

淮安人把鳝鱼称为“长鱼”,民间还有“小暑鳝鱼赛人参”的谚语。

而淮安出名的大厨,能够用鳝鱼做出108种菜肴。

软兜长鱼,就是长鱼席中的一道名肴。

鱼的脊背乌光烁亮,软嫩异常,清鲜爽口,蒜香浓郁,光闻及能想象到它的美味。

曾与软兜长鱼竞争“开国第一菜”的白袍虾仁

却因为白条虾的异常娇贵,离开了原本的环境就会立刻死亡,最终在二选一中被抛弃。

洪泽湖出产的白条虾诞生的“白袍虾仁”,与软兜长鱼并称“淮炒双峰”。

虾仁颜色白莹,口味十分鲜嫩,咬一口,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每个地方都有的蟹黄汤包淮安汤包却以特别之处取胜,这的汤包起码有八成都是汤汁。

吃的时候一定要先戳开一个小窗,接着插进吸管,吮吸里面的汤汁,想想就流口水。

淮安茶馓历史悠久,是当地喝茶少不了的茶点小吃。

酥酥脆脆,是居家看剧的必备小零食,吃了就停不下来。

有一样淮安特产,我们都耳熟能详,那就是盱眙小龙虾

这里的小龙虾与其他地方的最大区别是“三白二多”:腹白、腮白、肉白,黄多、肉多。

去过的人都说,淮安的夜,满城尽是小龙虾,来淮安不吃小龙虾,等于白来。

这里也有我们不曾见过却似曾相识的美食,小鱼锅贴,有点像是鱼版的“地锅鸡”,新捞的小鱼杀好之后,再用清澈的湖水烧煮,

在锅子的四周贴上薄饼,面饼带着鱼的鲜味,鱼又带着饼的香味,简直绝配。

从滑嫩入喉的软兜长鱼,到一肚子鲜汤的蟹黄汤包;从无蒲不成席的开洋蒲菜,到香醇味美的高沟捆蹄;从浓香的盱眙小龙虾 ,到个大螯肥肉香的洪泽湖大闸蟹……可以说样样都堪称经典。

这里鲜美Q弹的钦工圆、肉质细嫩的朱桥甲鱼,以及历史悠久的平桥豆腐、汤肉并美的码头汤羊肉等等,都是不容我们错过的美食。

这些听起来就很好吃的美食,就是一座城市味觉与文化的道场。

其实在淮安,无论是宽窄小巷,还是街道的角落,或者是不起眼的小楼里,都隐匿着许多老字号和小店美食,随时可以来场味蕾之旅。

你以为淮安就只有美食吗?

其实这里如画般的美景,悠哉游哉的生活也是来了就不想走的原因。

03

享淮安生活

傍晚,你漫步在淮安里运河河畔,抬头欣赏着天边一朵朵火焰般燃烧着的晚霞,不听话的晚霞把天空染成了金黄色。

晚霞慢慢变成了紫色,一片片的、一簇簇的,黄昏的晚霞本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这勾人魂魄的美景,令人不禁就沉醉其中。

华灯初上,国师塔的灯亮起来了,河畔的景观灯全都亮起来了,里运河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呈现在你的眼前。

初春时分,一起去公园走走,感受春天的明媚,柳芽还是毛茸茸的鹅黄色,柳树湾里草色遥看近却无。

等天气再暖一点的时候,一起去看朵朵盛开的桃花,最好下着小雨,撑把透明的伞,就能和秒速五厘米的花瓣邂逅。

看过了桃花,又怎么能错过梨花盛开的画面。

那就在梨花开放的时候,去看雪一般的美景。

五月,黄花鸢尾大片大片的,开的张扬热烈。

感受着静柔的风轻轻吹过,看鲜艳浓烈、未曾衰败的花。

夏天,金湖的荷花该开了,泛舟于小湖之上。

不是江南也可采莲啊,将荷叶作伞,慢慢剥着莲蓬,这悠闲的生活啊!

接下来就是天朗气清的秋了,慈云寺里香火袅袅,檀香厚重,云轻且浅,禅声悠悠,静静地和菩萨诉诉人间苦,世俗乐。

文庙里依旧热闹,运河上的游船来去匆匆。

猫猫狗狗花花草草,小贩们的叫卖声,你可以在热闹里热闹,也可以在热闹里寂寥。

晚间的灯火璀璨,河里落了一朵朵灯花。

下雪了,雪那么白,淮安人开始了滑冰运动。

堆雪人,打雪仗,哈出的热气模糊了眼睛,火锅咕噜咕噜,清汤还是辣锅?

如今的一些城市,走得太快了,慢下来做几个“小菜”的时间也风吹云散,更别说还能就着“小菜”来点诗词歌赋。

好在,老祖宗洋洋洒洒五千年,我们还能在美食的传承中,重温那些闲适的美好。

就像徜徉在“世界美食之都”,听听俚语雅音、尝尝地道滋味,人生终究也会恬静下来。

在淮安,放慢脚步,细细品味,感受这座千年水城最自然的韵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