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南方人不知道的北方美食 也太美味了吧

新浪时尚
来源:企鹅吃喝指南
你们都知道的嘛,北方经常被黑成美食荒漠。
在这个以吃为主业的编辑部,南方同事们每每逮住机会,总要bully一下北方同事。然而每次去北方出差或者做北方食物的种草,基本就变成个大型“南方人打脸现场”。
她们说的最多一句台词就是:原来北方的xxx这么好吃啊!

刚开始我还觉得,害,这有啥啊,大惊小怪。后来才发现,其实南方人对北方食物的认知是真的挺少的。
不过说起来,有些经常在南方被黑的北方食物,我在当地吃了一下,也是满头飘问号。。。这根本不是一回事好嘛,换我我也黑。
什么地三鲜儿锅包又、油泼面肉夹馍。。。这些你们都知道,今天不提。
来说点大多数南方人都不知道的北方美食~
先来看看各种
肉肉肉肉肉肉肉肉!!!

黄瓜条
- 北京
北京人说的“花瓜条”不是黄瓜,是羊腿上一块长得像黄瓜的肉。

一只羊俩后腿,俩后腿外侧里就这俩小黄瓜,一条只有二两不到。然而它却是整只羊身上最嫩的一块肉,老北京吃涮羊肉,最珍视的就是这一口。


牛骨髓
- 内蒙古
特别会吃牛的内蒙人,知道‘骨髓’才是一头牛身上最隐秘的美味!

做法原始而硬核:可以直接架在炭火上烧烤,变酥之后再从中间一砍两半;或者卤过后用高压锅压熟。
这个时候的骨髓会变成胶质的啫喱状,有一种比牛油还夸张的独特香气。
等它稍微凉下来,插一根吸管下去,猛吸一口,鲜美和油腻双双拉满,满足感直顶脑门。


烤鸡架
- 辽宁 沈阳
沈阳烤鸡架,应该算是东北烧烤里最有特色的sku之一。
连肉带骨的鸡架,拍扁用铁夹夹住,刷酱撒料,上焦炭炉一顿猛烤——

截图来自bilibili《人生一串》
生活在这个曾经以炼钢为支柱产业的工业城市,沈阳人很早就发现,用炼钢的高温焦炭烤烧烤,能得到一种更纯粹更猛烈的风味。
骨头烤好之前,一定要在鸡架两面都豪气地撒一把白糖,高温会让糖迅速焦化,得到一种略带甜腻的焦糖烟熏气息。
吃鸡架不是为了吃肉,追求的是皮骨之间残存一点滋味。咸甜交织,最配老雪。

肉烧麦
- 整个北方
北方烧麦的馅料,不!是!米!
全是肉!全是肉!全是肉!
吃起来的感觉,基本就是个超薄皮、全荤馅、会流油的开口大蒸饺,你脑补一下!

铁公鸡
- 山东 聊城
聊城的“铁公鸡”,本质是一只处理到极限的熏鸡,长得乌漆麻黑,表皮也干干皱皱。

截图来自聊城老字号‘魏老六’的天猫旗舰店
吃起来的感觉和外表差不多!很硬很有嚼劲,从里到外透着浓厚的烟熏味~
它很少作为正餐,真实身份是一道专门的下酒菜,性价比奇高——只要一只鸡,就够喝迷糊一桌人!

梆梆肉
- 陕西 西安
还有一种神奇的北方熏肉,是来自西安的梆梆肉。
主料是猪大肠,先用香料跟药材卤熟,再点燃茶叶、树枝等等材料熏烤入味。
听起来有点黑暗,但对于“爱吃大肠星人”来说,梆梆肉简直是无敌的恩物。有了复合香料和木枝条烟的配合,回味真的无穷无尽。

炸鸡叉骨
- 东北
鸡叉骨就是鸡的锁骨,肉不多但嫩,还带一大块白脆骨,嚼起来超爽。

怎么吃呢?裹上鸡蛋液,蘸点面包糠,放进油锅炸一炸。。。
(下一句不用我接了吧)

砂锅坛肉
- 黑龙江 哈尔滨
谁说东北的炖菜都是铁锅乱炖?砂锅坛肉第一个不服。
这可能是东北最精致的锅物料理,做法有点类似红烧肉,但在“红烧”之外,还多了一个转煲慢炖的步骤。

调味的核心是腐乳和酱油,而且一定要用小号砂锅来炖,所以吃起来还挺有粤菜的风骨。
号称“香而不腻”的食物太多了,砂锅坛肉是真能对得起这四个字。

它似蜜
- 北京
名字听起来有点无厘头,但其实这是一道正经清廷菜。
羊里脊抓浆滑油,再用甜面酱和白糖爆炒,味型咸甜,能提供一种奇妙的回味。
以及,甜口的肉一定要留在饿的时候吃!满足感不要太爆棚。

筋头巴脑火锅
- 东北
“筋头巴脑”,一般是指牛身上难炖难嚼的部位,牛筋啦牛血管啦,处理不好就会变成被嫌弃的边角料。
不过在东北,筋头巴脑可是珍贵的火锅原料,尤其是牛的蹄筋——

跟豆酱同煮,炖个天长地久,吃的时候配上厚重的麻酱…口感酥烂无比,胶原蛋白糊一嘴,一吃就上头!
还有很多很多超满足的碳水!

菜包饭
- 东北
菜包饭,或者叫“饭包”——东北家常菜里的头号米饭杀手,蔬菜叶版本的‘大饼卷一切’!
拿一张够大的新鲜大白菜,铺一层刚出锅的东北大米,再来一勺鸡蛋酱,一勺油辣子;
然后加菜!卤肉片、土豆泥、油炸花生米。。。什么好吃就加什么,收尾撒一把小葱和香菜,最后两手一卷~

就像一个能带着叶子吃的大米粽子!蔬菜的清香、肉香和咸鲜的酱香混在一起,强行激活味蕾,让你的饭量原地拉升一倍~

呱呱
- 甘肃 天水
听起来像动物的名字,加上朴素外表,让初见者一头雾水:这是肉糜。。。。。。还是。。。。。。。芋泥?

@捏好摊凉的呱呱
看起来肉粉感十足的呱呱,其实是用荞麦淀粉做的。
新鲜荞麦用水浸泡出内质,石碾磨浆过滤出淀粉,再在锅中小火慢煮。不停搅拌是呱呱成型的秘诀,考验臂力和耐心。做好的呱呱醇香筋道,像一个厚实版布丁。

糖三角
- 山西
这是糖三角,发源自碳水大省山西,现在北方各地都能见到它,是最受欢迎的糖馅点心~

作为中国最爱面食的人群之一,山西人能把面点做成各种奇奇怪怪的形状,但却唯独给糖三角留了一种几何图形。。。你品一品它的身份有多独特。
原料很单纯,就是面粉和糖。而它吃起来最奇妙的地方,就在于两种甜味的交织:
一定要趁热吃!咬开面皮之后,先是一股热烈的糖稀流向舌尖,然后随着淀粉逐渐水解,来自白糖的浓甜会逐渐转为来自面粉的清甜。

茬子粥
- 东北
你也许听过一个词儿叫“大碴子味儿”,但你知道“碴子”到底是啥嘛?

茬子就是风干再磨碎了的玉米,大颗粒的叫大碴子,小颗粒的叫小茬子。
它的主要用途是煮粥,能提供绵密的口感和一种独特且浓郁的谷香。好吃,饱腹,而且底卡底GI。

碴子粥和网红减肥餐之间,大概只差一个ins滤镜了。

肉龙
- 北京
看看这卖相,你就知道“肉龙”这个名字一点也不夸张!

名字虽然霸气,但其实做法挺简单的,(所以它也叫大懒龙。。。):一层肉馅一层饼,滚成一个圆筒状,然后上锅蒸熟后切开,出品就像一个肉夹心的瑞士卷!
害!脂肪配碳水,好吃胖成鬼!

麻辣刀削面
- 黑龙江 鸡西
大家都吃过山西的刀削面,其实在东北,还有一种山西刀削面的奇特变种:
因为天冷,其实很多东北人也爱吃辣。于是在东北,山西刀削面先是变成了辣汤面,后来又加入了很多不同的香料,最终换上了一副全!新!的面孔。

这是鸡西刀削面,吃起来无限接近用十三香小龙虾的那个汁煮出的面条!特别上瘾!

水馅汤包
- 辽宁沟帮子
辽宁锦州沟帮子,有一种用水做馅料的包子,就叫水馅汤包。

截图来自辽宁卫视官方频道
和别的汤包比起来,它最特别的地方在于。。。馅料是水做的!不是用皮冻!
体型和常规包子差不多大,一口一包汤,吃起来更清爽。

浑源凉粉
- 山西 浑源
天气稍稍热,就开始想这一碗软滑利口的浑源凉粉。
土豆做的凉粉,白白净净滑滑溜溜,撒几颗油炸蚕豆酥又脆,汤头酸辣扑鼻,让人忍不住滋溜两口。

山西凉粉不是用吃,是用喝的。连吃带吸溜,喝个底朝天



莜面栲栳栳
- 山西
莜面栲栳栳,不要觉得难念,它就是莜面窝窝。
开水和面,揉到光滑后揪团,用手掌推成又薄又均匀的长条片儿,食指挑起头,一搭一卷,“栳栳”就做好了。

莜面食炒熟过的莜麦,自带一股炒制香气,醇厚筋道,热量低,蛋白质又很高!

最家常的吃法是拌上西红柿鸡蛋卤,方便快手又美味!
再来看看有哪些神奇小吃!

雪衣豆沙
- 吉林
一道吉林的小点心,名字听起来还挺小清新的,做法却还是保留了东北菜一贯的粗犷:
它的外皮没有面粉,直接用打发到粘稠的蛋清,裹上红豆沙馅下锅炸到变色,起锅的时候还要撒厚厚一层白糖。

图片来自微博网友@解叁岁-cattleeya
油炸蛋白、脂肪、碳水、糖,要啥有啥。你品品,多罪(过)恶(瘾)。。。

杏茶
- 甘肃 天水
被称为陇上江南的甘肃天水,有一道不为人知的神奇早茶:杏茶

用饱满白润的苦杏仁去皮磨碎,加水熬煮,变成丝滑清香的茶汤。再撒一层茴香粉,一清淡一浓烈,能碰撞出奇妙的味道。


石头饼
- 山西、陕西
身为碳水大户,西北的零食也不甘示弱,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纷纷向主食看齐,硬核顶饱!
把加了鸡蛋跟奶粉的面团在石子上烤熟,你就得到了一块石头饼。薄而酥脆,谷物的醇里裹着蛋奶的香。


糖蒜
- 陕西 西安
有句讲句,我觉得陕西的糖蒜可能是最被低估的本土泡菜:

你想想看,它的主料全世界最主流的香辛料‘大蒜’,调味是放之四海接受欢迎的‘糖醋’;
腌好后的蒜只剩一点点微弱的刺激感,吃完嘴里也没有臭味。

糖蒜北京也常见,是涮羊肉必备小菜之一
扪心自问,如果糖蒜不是本土食物,说它是墨西哥菜你是不是也会信?!
这难道不应该是中餐和世界连接的桥梁嘛?!
其实北方的蔬菜们也特别美妙!

霜打白菜
- 整个北方
绝大多数南方人都不知道,北方冬天被霜打过的白菜有多好吃!
遭受霜冻天气的时候,大白菜(以及很多绿叶青菜)为了抵抗寒冷,会把一部分储存起来的淀粉分解成糖分。
这个时候的菜叶吃起来,有种清新而克制的甜味。
南方没有这种气候条件,所以南边的白菜的味道真的比北方差一大截。。。

各种可以生吃的蔬菜
- 整个北方
关于蔬菜,另外一个南方朋友经常困惑的事情是,为啥北方人这么爱生吃蔬菜?
其实北方人能养成这种习惯,完全是因为北方蔬菜很好吃啊!

中国的农业大省都在北方,所以北方菜场的蔬菜普遍更加新鲜,味道浓郁且水分充足,生吃才能get到它们那种最本源的香气。
而且吃过足够多生的蔬菜,还能增加你对蔬菜好坏的判断力,买菜的时候摸一摸闻一闻,就知道品质如何。

大葱
- 山东
大概每个没吃过山东葱的人,听到“煎饼卷大葱”这种食物的时候,心里都带有一种刻薄的偏见。
但只要你见到真正的山东大葱,立刻就会明白自己有多无知。

因为它绝对颠覆你对“葱”的认知…山东大葱真的可以长到比人都高,完全不辣,还有一丝丝甜,刚拔出来的时候口感新鲜水灵,简直可以当水果来吃。

婆婆丁
- 东北
在东北人眼里,每一颗蒲公英在开花之前,都是一丛摊长在地上的、名为“婆婆丁”的野菜。
它是北方大地上最早冒出的一批绿意,随处都能挖到,带一点生青味和一丝丝微苦,适合焯水后加麻油生抽凉拌。

不只有广东人,其实全中国人都怕上火…一份春日里的凉拌婆婆丁,就是北方人的“下火凉茶”。

榆钱
- 东北、华北
北方的树木种类不多,榆树是最常见的一种,四五月份榆树抽芽之后,大家都会拉着榆树的枝条撸榆钱。

榆钱就是榆树的果实,长得像块硬币,可以生吃、可以凉拌,也可以包进饺子馅。
口感肉肉的,有一种木质的香气,还有点小甜甜,和什么食材搭配都不违和。

黄胡萝卜
- 新疆
你一定要尝尝新疆的胡萝卜!和这里的水果一样,由于天赋异禀的昼夜温差,实在非常非常非常甜。

甜到什么地步呢?用它做抓饭,大家会问你是不是饭里放糖了。

辣皮子
- 新疆
新疆是中国最大的辣椒产区,本地人把辣椒称为“辣皮子”。焉耆、安集海、博斯腾湖都是辣皮子名产地,你可以见到很多神奇的品种:
比如这两根,一个叫铁板椒(左边);一个叫猪大肠(右边)。

猪大肠个头惊人,简直是辣椒中的姚明选手,各个几乎都有小臂一般长!
这种辣椒要用水浸泡,褶皱里叠着的辣椒肉吸饱水分涨开,久炖不烂,清甜悄然尾随一丝辣意,大盘鸡里肉头最厚的辣椒可能就是它!

铁板椒则自带的强烈烟熏气息,最适合拿来做干煸炝炒。色红味辣,放在阳光下可以数得清里面一粒粒辣椒籽,好看极了。

新疆人会把辣皮子先泡又煮,再撒上花椒大蒜姜片旺火炒出香气,皮肉轻轻一抿就分离。这些吸足了酱汁味道的辣椒肉,比肉还香!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