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社特别策划:10位男性音乐人联袂致敬母亲节

新浪时尚
导语:由无声社创始人宋昭·阿伊斯全程策划,5月7日,10位男性独立音乐人将联袂于北京江湖酒吧举办精彩古典音乐演出。

宋昭·阿伊斯
《母亲の独白》5月7日 19:30~21:00

藝術家/“果醬”三重奏:KUN、FAN、MAO
我们会以“母亲の独白”这样一个主题做壹些作品,演出分为上下半场。
上半场主要是围绕“母亲的独白”这个概念的而做的壹部弦乐三重奏套曲,有6个部分,每个部分有壹个小标题,分别为“孕育、分娩、陪伴、告别、思念、归来”
下半场我们会演奏几首单独的作品,都是我们自己的母亲各自很喜欢的几首我们的原创作品,献给她们。
——“果酱”三重奏
《母体》5月7日21:30~23:00

艺术家/“阁楼北京”越界音乐实验室:胡晨、马骁飞、宋昭·阿伊斯
关于《母体》演出概念
这是“阁楼北京”越界音乐实验室,2016年的第8场演出,对于现场欣赏过胡晨、马骁飞、宋昭·阿伊斯三人的神奇演奏的人而言,印象深刻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客套话,无论是他们的神秘编配还是超级即兴,默契如一的配合能力为三人的音乐营造,提供了巨大的技术与艺术空间。音乐流派在阁楼北京想像力的冲击下显得微不足道。7日晚上演的《母体》,是三人一次更新的突破,他们用理性概念诠释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将人被生活主宰,还是人主宰生活的辩证问题,升级到音乐的声音层面,呈现出一些生活表面事物下的哲学幻象,靡靡之音中我们被引领进入另一个时间之中,声音令空间不断的改变其真实性,在《母体》中音乐家和现场观众一起探讨,我们的失去与拥有。
——“阁楼北京”越界音乐实验室
《天边一朵云》5月8日19:30~21:00

藝術家/肖瀛、宋昭·阿伊斯、張笛
关于《天边一朵云》演出概念
演出灵感来自于旅法作曲家、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等奖获得者肖瀛先生的同名大型交响乐作品。一年前的5月,肖瀛在清华大学举办《肖瀛与坂本龙一的对话》音乐会,与他的朋友们用多元、时尚、现代的音乐方式,致敬日本著名音乐大师坂本龙一。8日晚,肖瀛将与好友先锋大提琴艺术家宋昭·阿伊斯、箫笛乐者张笛一起,将“对话坂本龙一”向大师致敬这一音乐理念,与对“母爱”的思考融为一体,透过键盘、大提琴、笛箫的音色融合,再次对东西方音乐的不同色温进行调和与延展,如电影画面一般流畅柔和的感性弦律,被灵活的创新意识所渲染,与现场的你一起,营造春日里的最美的那一缕时光,天边一朵云...。
—— 策划人:宋昭·阿伊斯
《异色》5月8日21:30~23:00

艺术家/范忆堂、肖瀛、LUKA
关于《异色》演出概念
三个学院派Modern分子
兼备管弦与电子两种创作才能
以最前卫的复古作风
让音乐的各色标签浑然失效
—— 《异色》
关于策划人以及艺术家简介

策划人:宋昭·阿伊斯
宋昭·阿伊斯_ 自由艺术者、先锋大提琴艺术家、实验作曲家、视觉设计师
作为无声社、宋朝策划、CANON卡农系列艺术品牌的创始人,长年从事独立多元艺术策划、大提琴职业演奏、实验音乐、即兴音乐、艺术视觉设计、合作艺术探索等工作。作为“无声社”长期艺术推广项目的倡导者与艺术总监,被誉为国内最赋予创造力的多元音乐艺术家。宋昭以大提琴独奏家、室内乐演奏家、先锋大提琴艺术家身份活跃于各类音乐会、戏居、舞居、展览、影视、以及中国当代前沿艺术领域。在音乐制作与表演方面,宋昭作为“DNAtrio基因三重奏”、“蒙古症”先锋乐团、“北方”当代蒙古音乐实验室、“海盗与法师”音乐家组合、KUBI & AIYS环境与音乐净化之旅、“阁楼北京”越界音乐实验室、“旅行日记”音乐集、散乐集等音乐团队的联合创始人,与他的合作者们共同策划、创作并演出了100余套兼具票房与艺术品位的音乐会作品。在密集的艺术活动之余,他还曾兼任“国际⾸席爱乐团”特邀⼤提琴独奏家,北京舞蹈学院⾳乐居系、中央⾳音乐学院实验学校等艺术院校的客座教师,教授古典室内乐、现代即兴创意等课程。作为中国艺术家代表文化部、北京市文化局、上海国际艺术节等政府文化艺术机构,出访以色列、韩国、香港、台湾、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被国内外艺术同⾏们誉为“中国最繁忙的的⼤提琴艺术家!”。
www.songzhaoaiys.com
胡晨 _ 唱作人、編曲人、現場/錄音室吉他手

擅古典吉他、电吉他、指弹吉他。15岁创作指弹吉他作品。发表的《出招吧!!》、《爱》、《空白格》等网酪原创改编视频点击量超200万。2012年获阿比鹿音乐奖年度音乐人提名,被誉为“90后吉他天才”。因其技巧高超,天赋极高以及对音乐的把握极为准确而先后受到著名音乐人小柯、高晓松、张亚东、崔健、丁薇、金武林、宋昭·阿伊斯等的认可推介。任汪峰2014~2015“峰暴来临”巡回演唱会吉他手、CCTV3《完美星开幕》吉他手等。为“阁楼北京”越界音乐实验室联 合创始人,无声社“散乐集”音乐团队主创人。
马骁飞_ 独立演奏家、音乐制作人

先后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德国慕尼黑音乐学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Theater München)。4岁习小提琴,先后受林耀基、刘培彦、严涛、徐律、曹休杰6位名师教导。2006年尝试爵士、即兴创作,2011年开始做跨界演出,得到三宝、刘欢、崔健、小柯等著名音乐人的启用和大力支持,被誉为最好的现场即兴创作乐手之壹。与中国歌舞居院、中国电影乐团、天津交响乐团、EOS交响乐团等合作演出近百场,惨与瑞士琉森音乐节、法国夏至音乐节、慕尼黑青年导演戏居节、中德友好交流音乐会、崔健蓝色骨头巡回演唱会等中外演出活动,曾与世界吉他大师Steve Vai进行跨界演出。
肖瀛_ Keyboard / Program

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乐学院作曲系。
2011年与法国音乐人Carosi Rafael 共办法国青年艺术家协会,并同年在巴黎举办了专场作品⾳音乐会。2014年回国发展,7⽉成⽴ AEM STUDIO音乐工作室(北京),担任⾳乐制作人。
2013年获得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青年作曲家计划⼀等奖,⼤型交响乐作品【天边⼀朵云】并于2014年与英国威士BBC交响乐团 合作。受国家大剧院邀约作品【如初】(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他能够实现真正的跨界艺术的关键在于将作曲、表演、制作现场音乐等音乐才能灵活应用于电影、时尚秀、以及各种创意产业,使艺术“升华”而非单纯地“相加”。
受邀英国威尔⼠士BBC交响乐团委约室内乐作品 (2015年5⽉世界首演)
清华举办与版本龙壹对话专场⾳乐会 (2015)
受邀约稿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刊物-艺术评论:题目《当代音乐创作的挑战与未来》(2014年10⽉)
上海当代⾳乐周(北京场)愚公移山live house音乐会,与美国独⽴⾳乐人Moonface合作
張笛_ 箫笛樂者/ 藝術修行實踐者/ 跨界音樂人

研习民族管乐近30年。从事教学十五年,跨界实践十年。合作个人艺术家:李杰、常静、有待、央吉玛、冯满天、黄勇、栾树、许巍、雅尼等。合作厂牌及乐队:黑冰摄影、那木厂牌、常静乐队、大吕乐队、散乐集、耳光乐队、新乐府、Lyre’n'Rhapsody乐队等。作品:洞箫双专辑《安那般那》、《壹箫逸曲》,即兴音乐MV-《群仙‧非梦》等,独立音乐现场:“土地的味道”、“水火既济”、“安那般那”等。
范憶堂_ Vocal / Program

融合音乐人。3岁入门西方古典音乐,9岁学习民族音乐,11岁担任室内乐与电子乐队乐手,15岁学习作曲,21岁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以“微观历史”的文学音乐概念做出个人风格。他精通多门乐器,从古典到先锋,横跨地下摇滚至国家大剧院。
创建了第壹个扬琴与巴扬手风琴组成的乐团“鸟和树”,夺得2012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非传统组合金奖。

2014首张EP《出色》,入围华语传媒音乐大奖最佳编曲,各媒体、榜单、乐评人力荐。
LUKA _ Interface Controller/Program,旅法作曲家,独立电子音乐人
參演藝術家:
KUN(坤) _小提琴

学习古典音乐出生的KUN,努力诠释更多的音乐色彩。架构在古典乐基础上的音乐灵魂给了KUN成熟的演奏姿态,对现代音乐和世界音乐的探索热情则让KUN的每次现场都释放出独特能量。他在重奏中引领大家壹起探索即兴的秘密、反传统的音响效果、不同风格的融合以及更多有趣的音色。除了小提琴的演奏外,他还负责壹些民族乐器以及电子合成器的演奏。
KUN個人作品主頁:http://i.xiami.com/kun
MAO(毛貓) _小提琴

自幼学习音乐,和KUN师从同一位提琴老师,MAO在音乐上保留了更多的传统概念,他的独奏严谨而古典,但在重奏或即兴的合作中,他真诚地面对声音带来的感受,但也保持着古典传统的矜持与理性。
当然,MAO也在努力尝试打破古典风格与技巧层面的限制,从而进入壹种更加开放、自由的演奏状态。
FAN(樊天)_大提琴

出生音乐家庭,其父是中国最早壹辈的摇滚乐手。六岁起开始接受系统的古典音乐训练至今,但他仍不满足古典音乐带来的体验与感受,开始壹些独奏大提琴新古典、新印象风格作品的创作。
2013年赴法回国后,开始更多新风格的探索与尝试,同样也大密度地进行各种跨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