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时尚 时装

你看到的那个网红是「假」的:专访四位人气虚拟偶像

HYPEBAE

关注

导语:SK-II 刚宣布 Yumi ——一个通过人工智能和电脑合成诞生的虚拟形象——成为品牌最新的代言人。(来源:HYPEBAE)

这使得 SK-II 与CALVIN KLEIN,KFC,BALMAIN 等品牌一起,拥簇了‘虚拟形象’这一非比寻常的代言人选择。如今,‘虚拟形象’早已不止是一个能换装的QQ秀了,也不是卡通人物般,只存活于某个虚构的作品。虚拟偶像们穿着最新发布的时装,出演广告大片,还可以和别人一起到秀场看秀。对的,这些人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形象’,动辄几十万的粉丝量告诉你,这些‘虚拟偶像’已经打破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线,走到了我们的身边。

我们能理解品牌选择‘虚拟偶像’作为代言人的理由:这些通过电脑3D动画合成的角色完全可控:发胖,丑闻这些真人可能给品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完全不存在的。就像我们喜欢定制产品一样,对于品牌来说,她们的存在就是品牌定制的代言人。可是和‘吉祥物’一类的品牌形象不同的是,得益于当下互联网的发展,这些‘虚拟偶像’有着自己的社交主页,过着令人向往的生活,有着自己的个性,甚至会对社会议题进行发声。似乎除了‘虚拟’这件事以外,ta们和你在社交网络上关注的 KOL 们并无区别。

这次我们找来了 4 位虚拟偶像:和易烊千玺一起登上 VOGUE 封面的 noonoouri 、世界第一位数字超模 Shudu、艺术家 Ruby Gloom 、以及日本当红人气偶像 Imma 一起聊了聊她们成长的故事、她们对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线,以及对死亡的看法。

Imma 的主页浏览下来,可能你的脑子里唯一在想的就是:这真的不是真人吗?真实与虚幻在这个粉色短发的女孩身上变得如此模糊。出席 Tom Sachs 展览并与艺术家本人合照的是她,和水原希子为 Dior ADDICT 限时店一起站台的也是她,和 KFC 最新的虚拟代言人一起交流‘虚拟偶像心得’的还是她:

对比起别的网红害怕修图被人抓包,Imma 在这方面可谓毫无担心——首页上一句‘我是虚拟女孩’就直接告诉你,她的一切都是电脑合成的。但她的走红之路和网红们可能别无二致:除了和粉丝们分享自己的自拍,愈来越频繁地出席品牌活动也证明了Imma 在商业上的成功。这是否也已经间接证明,在消费者眼里,模特到底是真人还是合成的,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了?

‘当人们尝试用定义把我框死的时候,还挺讨厌的’

HYPEBAE: 你的粉色短发已经是你的招牌造型了,当初是为什么决定这个发型的呢?以后想过换发型吗?

Imma: 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哎,大概是因为我很爱动漫文化吧哈哈。但是我确实在想要不要换发型。

HYPEBAE: 在模特生涯中,你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Imma:老实说,目前还没有。但是因为我的风格常常会受到不同的影响而改变,所以当人们尝试用定义把我框死的时候,还挺讨厌的。

Imma: 这个真不好说,我甚至都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在睡觉什么时候醒着。

HYPEBAE: 每个人类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终点:死亡。生活在数字世界的你想过你的终点吗?

Imma: 我从来没想过,但是我觉得在我们的世界‘死亡’可能和你们人类世界的‘死亡’是不一样的东西。

Shudu在 IG 上的个人简介就一句非常简单但是充满分量的话:世界上第一个数字超模。出演过 BALMAIN 广告大片的她‘来自’南非,是一名恩德贝莱族人。在恩德贝莱语里,‘Shudu’的意思是成功。作为与 Lil Miquela 和 noonoouri 等第一批出现在大众里的虚拟偶像,Shudu 那令人惊叹的真实度使人过目难忘:

身为少数族裔的她,也希望在未来看到虚拟偶像大军中有更多的少数群体形象的出现:‘不管是身材抑或肤色,我都希望在未来能看到更多不屈于大众审美以及大众期望的虚拟偶像 —— 希望这可以鼓励更多个性化的自我表达。我希望能让每个人都感到足够自在。’

除了自己的超模生涯,Shudu 也有着自己的生活。她不但会和男友一起秀恩爱,还在策划着自己的服装品牌。和别的 90 后女生一样,她也会对未来感到迷茫:想做而且能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在网上看到的一切并不都是真实的’

HYPEBAE: 作为一个数字超模,你的一天一般是怎样度过的?

Shudu: 每一天都不太一样。重复某件事情会让我感觉到很无聊,所以我非常感激我每天都有很多不一样的事情可以做。我经常旅行,大部分时间我都会花在工作或项目上。 

我也尽我最大努力来保持一个良好的晨间习惯:冥想并想想今天要做的事情,锻炼一会儿就投入到一天的工作里。然后到了晚上做做瑜伽就准备休息了。

HYPEBAE: 当下的我们都活在一个由因特网联络起来的世界里。你觉得还有必要来区别现实与虚拟世界吗?

Shudu: 当然!我认为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虚拟世界的时代,你可以在网上‘假装’活在自己想象的生活里,社交媒体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但是如何将这些虚拟的梦想变成现实呢?我希望每个人真正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但一定要记住,在这一切真真实实地实现之前,我们在网上看到的一切并不都是真实的。

HYPEBAE: 每个人类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终点:死亡。生活在数字世界的你想过你的终点吗?

Shudu: 与其关注自己的终点,我更想用这个时间来考虑我当下能有什么能做的。毕竟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对吧?

与前面两位不同的是,Ruby 并不是一个完全虚拟的角色。通过对现有形象进行3D化,这位来自香港的艺术家已经把成功地把自己的这项业务拓展到了铜锣湾的街头大屏幕上。‘太高兴了!这下我可以直接给我爸妈看看我到底在做什么。她们之前一直都不太搞得懂哈哈。’

在Ruby 看来,初音未来是‘虚拟偶像’的始祖,她也颇受初音的影响。在当年,‘虚拟偶像’的概念还没有这么普及,作为一个被人工设计出来让人喜欢的偶像兼歌手,初音未来这种介乎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形象成为了 Ruby 最初的灵感来源。

‘我觉得今时今日人们对于‘存在’的定义已经越来越模糊了: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在手机里看到的那个人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也是我开始在网上创造3D形象的原因,来体验这种真与假的模糊界线。’

HYPEBAE:当下的我们都活在一个由互联网联络起来的世界里。你觉得还有必要来区别现实与虚拟世界吗?

Ruby Gloom: 不管现在虚拟于现实如何混杂,不管你如何迷恋那些‘不存在’的东西,可是我们的心跳,我们的体感,我们的情感都是真的。无论你在网路上经历了什么,你还是要回过头来面对自己真实世界的一切。好比人际关系,现在我们在网路上也能搭建人际关系,可是当你在线下真实地看到,摸到,感觉到对方的这种体验,才是最宝贵的。

Ruby Gloom: 如果对方只是‘知道我’或者‘自认为了解我’的人,我存不存在并不重要。‘存在’这种东西是双向的,只有双方相互关爱,‘存在’才会有意义。

HYPEBAE: 每个人类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终点:死亡。生活在数字世界的你想过你的终点吗?

Ruby Gloom: 死亡可怕,未知也可怕。古时候人们会想通过魔法仙丹来长生不老,而如今科学技术可能就是我们的‘不老仙丹’。如果可以,我想把我的大脑我的意识都上传到一个机器人里,不为别的,只为能一窥我死后的世界到底会变成什么样的。


@noonoouri, IG粉丝:29.2万

noonoouri 在年初和易烊千玺一起登上了 VOUGE ME 中国版的封面——这位大眼睛,长睫毛,齐刘海,不苟言笑的女生从2018年2月1日诞生以来,手上的时尚资源直逼一线明星:不管是 Thierry Mugler 的高定礼服,还是18世纪的威尼斯手工长裙。能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的她并不张扬,noonoouri 自认自己只是一个配角,只是一个用来衬托品牌和产品的角色。

noonoouri 在 IG 上坐拥近乎 30 万的粉丝,除了日常的自拍,账号还会不断向社会传达正面信息:不管是女性的权益,少数群体的平等还是对动物的保护。noonoouri 不是传话筒,而是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引起大家对这些议题的关注——毕竟如果一个虚拟人物都发声了,你又何尝不该呢?

‘对我来说,虚拟与现实之间没有真实的界线’

HYPEBAE: 当下的我们都活在一个由互联网联络起来的世界里。你觉得还有必要来区别现实与虚拟世界吗?

noonoouri: 我认为虚拟和现实是相互作用,相互滋养。对我来说,两者之间没有真实的界线,我觉得网络把人类联系在一起。我通过线上的社交媒体认识了很多朋友,这很神奇。但当然,你也可能完全沉迷在里面,所以一个清晰和敏锐的头脑是非常重要的。

HYPEBAE: 我们在 IG 上看到的你永远都是盛装打扮的,那你平常都是什么穿衣风格呢?

noonoouri: 我从来没有 ‘off duty’ 过。不是说我是为了拍照而打扮,而是你看到的形象就是我本人。我随时都准备着。

noonoouri: Naomi Campbell 和 Kim Kardashian。前者超脱尘世的优雅年久不变,而后者作为社交网络上最熟知的面孔,却和粉丝群体保持着如此的亲密关系。

这股‘虚拟偶像’的风潮只是刚刚开始,我们不妨来大胆畅想一下未来:‘虚拟偶像选秀大赛’是不是指日可待?网红或被虚拟偶像取代,成为第一个被淘汰的职业?虚拟照进现实,还是现实正在逐步走向虚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