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时尚 时装

那些疫病、战争、经济萧条的日子过去后,时尚还活着吗?

新浪时尚

关注

撰文:Teresa.Z

设计:Suki/阿拉蕾

转载自:海报时尚

原标题:那些疫病、战争、经济萧条的日子过去后,时尚还活着吗?

这个世界还会好吗?

这恐怕是经历过一年半的疫情之后,大家都暗戳戳问过的一个问题。

自然灾害、瘟疫、战争、经济萧条。。。。。知道历史,并不代表感受过历史,而它留在一个人身上的印记、对一个人的改变,除了亲历者更无从感知。

但是,时尚你是了解的。

你也许会说“我根本不在乎时尚,一点也不感冒”,即便如此,你也一定是时尚的参与者。

因为,时尚的产生同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评价有关

时尚历史是一个比较庞大的主题,这篇文章也只是管窥所及,我们尽量在大量的历史资料铺陈下,做到易读,但恐怕还是会让你花点时间。

历史上每一个“糟糕的时代”过去之后,时尚都给了它的反应。我们不希望你傻乎乎的穿、跟风的买,对于时尚你了解的越多,才越能找到适合自己、带给你身份认同感的风格,你才算是真的拥有了时尚。

也就是鼠疫,我们这里说的是14-16世纪的那一场。在欧洲的城市中,代价最惨重的是佛罗伦萨,这座城市80%的人因为鼠疫死去。《十日谈》的作者薄伽丘作为亲历者,用文字记录:“佛罗伦萨突然一下子就成了人间地狱:行人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倒地而亡。”

但是,正如你所知道的,佛罗伦萨也是接下来那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而文艺复兴的导火索,正是这场可怕的黑死病,有西方学者说“以前那些看起来非常艰难的社会转型因为黑死病而突然变得顺畅了”,它促使天主教会的专制地位被打破,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乃至启蒙运动撕开了口子,从而改变了欧洲文明发展的方向。

这个时期,什么样的女人最时髦?奢华的服装、珠宝首饰还要化精致的妆,即便你不是来自上流社会,只要符合了这些审美标准,就会被人尊敬。但是,也并不肤浅,除了着装,仪态也要端庄才可以。

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对现在很多设计师都有着非常深的影响,比如我们都爱的GUCCI。

有一点也值得告诉你,文艺复兴时期发型、着装风格的革新,为男女性别之间提供了更大的差异化。尤其是女人们,总是利用潮流的演变来表达自己,试图以个性的造型来“支配”自己的社会形象。怎么样,是不是和现在很像?

1929年华尔街的投资泡沫崩溃,引发了全世界的经济大恐慌。

20年代初,一战结束之后,“炫耀性消费”成为时代潮流。《了不起的盖茨比》完美还原了1920年代上流社会的奢靡生活。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说“我们正在取得对贫困战争决定性的前夜,贫民窟将从美国消失”。。。。too naive。。。

1929年,佩戴着钻石首饰、戴着丝绒手套的“Daisy们”,手中清脆的香槟杯忽然间崩裂,经济崩溃了。

失业,失业,失业!

曾经华尔街身光颈靓的中产阶级,敲门讨饭、排队领面包,因为失业带来的社会问题也很突出,许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杀。

时尚行业不得不向20年代的那些精致布料挥手道别,1930年的美国大百货公司Sears的画册目录上这样写道:“挥霍已经成为过去,一切以节俭为本”。比如,长至脚踝的裙子流行起来了,因为这样可以省去昂贵的丝袜钱。。。

Greta Garbo是这个年代的It Girl,正是因为经济低迷,它让1930年代成为服饰史上最雅致、最优美的时代,让人们遭受重创的心灵重归宁静与美好。 

有趣的现象是,虽然经济低迷,但是《Vogue》的读者不跌反升。在那样一个不景气的年代,人们不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更加追求时尚、艺术、文化的精神生活,从中找寻慰藉,试图从经济阴霾的苦闷中解脱出来。

1946年,二战刚结束后的一年。美国在太平洋的比基尼岛(Bikini)上投放了一枚原子弹,全球都跟着震了。

没过几天,一种新型泳衣横空出世,由胸罩式上衣+三角裤组成,号称“世上最小的泳装”。它就被命名为“比基尼”,寓意它会像原子弹一般,威力震撼世界。

果然,如他们所愿,这在当时和“全裸”没区别的泳衣炸了,就连走在时尚一线的专业模特们都不肯穿,最后虽然有一位脱衣舞女勇敢站了出来,穿上拍了照,可直到50年代梦露穿着它登上杂志,比基尼才真的被人们接受。

物资充足的时候人们就会浪费,匮乏时却处处体现人类的智慧。比如,因为二战后物资严重缺乏,女人们用眼线笔在后腿上画“假丝袜” 以解决丝袜短缺。。。(丝袜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女人们的心病,好看但买不起/到)

这么多年的经济萧条、战争,女人们也受够了朴素、工装和DIY,那颗天生浪漫的心在作祟,而迪奥先生(Christian Dior)看见了它。1947年设计的“New Look”系列,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华服复兴”。柔软的肩膀,丰满的胸部,紧塑的腰线,扩宽的裙摆幅度。。。。

为什么说“时尚”是造梦的?因为在那些坏透了的现实生活里,时尚像张捕梦网,用它独有的方式来抵御现实生活的黑暗。

这不仅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颠覆人们认知的时代,比如,谁能想到苏联会解体呢?

这个时代西方的女权运动也很高涨,而英国出现了两个代表时代的女人,让“女性力量”不容忽视——戴安娜王妃和撒切尔夫人。

戴安娜王妃掀起了80年代的“皇家热”;撒切尔夫人精明干练的形象,成为当时很多职业女性心中的理想典范。女人们要在职场上争取管理阶层的位置,她们就会藉由服装来展现,证明自己也有能力担当重任。垫肩因此大行其道,被看做营造强势Look的法宝。

除了让女人们找到了新的穿衣榜样之外,更重要的是,女性套装成为了时髦单品。起码那个时代的设计,女装的稳重感、威严感会被重视,也出现了因为擅长做这种风格而闻名至今的品牌,比如Armani。

而,每当女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力量和价值被认可时,就会有关于内衣的解放。80年代内衣也被看做时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许多品牌都发展了内衣副线。

时尚偶像们这时候紧跟着时代的脉搏,拥护“内衣热”,推动了内衣解放的普及。比如Madonna,一己之力带火了“内衣外穿”。这样的明星,之所以不是每个时代都有,也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真正相信的、引领的,而不是只会用‘代言’来假假表达一种时尚风格,其实一无所知的人。

黑格尔曾说过一句话,“人们从历史里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他们没有获得任何教训。相信读完这篇你会发现,过去这些时代的故事,能看得到当下的影子。比如50年代的“郊区文化”和现在正在时兴的“露营文化”,比如50年代有“垮掉的一代”60年代有“Youthquakers”(青春地震者)70年代“嬉皮士”。。。。和我们现在一边调侃一边关注的“亚X青年”本质上没什么不同,都是人性在当下的生活中找到的乌托邦如果你感兴趣,欢迎你找到自己喜欢的部分再去深度阅读,获得了感受也请你分享给我们。

最后,奉上《鼠疫》里的一段话做收尾:“必须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进行斗争,绝不能跪下求饶。问题全在于控制局面,尽量少死人,少造成亲人永别。为此也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同鼠疫搏斗。这个真理并不值得赞扬,这只是顺理成章的事”。

本文的标题都是悲惨世界,但是正文都是废墟中的花朵。我们希望以这样一个巧妙安排,用过去真实发生的历史告诉你,任何黑暗的时代都会过去,无论悲剧是什么,如果我们共同努力,就可以不断前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