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时尚 时装

“没钱风”再度返场,终究还是俘获了我们

新浪时尚

关注

来源:海报时尚网

提到今年春夏热度最高的电影,《沙丘2》必须拥有姓名(这个选题也是迟来但到~)。

因为《沙丘》第一部,“废土风”在社交媒体上大火特火。但其实,“废土风”(Wasteland Style)诞生于二战后,源于当时的人们对核武器带来后果的恐惧,是一种悲观的末世美学。只不过这时,它还没有形成为一种确定的风格。

如果要说最早一部把“废土风”推出来的电影,那肯定还是——《疯狂的麦克斯》(Mad Max)系列。

咱们再说回《沙丘》,第二部里剧情和人物都发生了变化⬇️

必须要提一下Rebecca Ferguson饰演的角色,在《沙丘2》里她成功打怪升级成为费里曼人的圣母,也就随之诞生了这个披戴头纱、脸上布满经文的造型。

当时在电影院看的时候,感觉杰西卡夫人作为圣母的“Mommy感”可以说是溢出了荧幕!妖艳、邪魅和神性三种不同的气质在此刻融于一体~

这次圣母的妆造还是个美丽的“意外产物”——《沙丘2》原本的概念设定中,杰西卡成为圣母后就会戴上厚厚的面纱。弗妹是靠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现在银幕上的造型的。她说,“刺青和珠串都没问题,但不要让我一直藏在面纱里。”

加上整部电影的荒漠背景,也添加了一种特殊的末世流浪感,比如服装中一些艺术气息浓郁的搭配组合:棉麻和薄纱,破碎、撕裂、补丁和大面积的强做旧;不规则的剪裁和结构;暗淡陈旧不均匀的染色……

自然的材质、纹理,配上印花细节,会很直接地让我们联想到波西米亚风格

但配合荒漠的背景,在波西米亚的基础上就又多了陈旧、流浪的气息……这些拼凑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想跟大家聊的⬇️

“艺术系流浪风”本身就包含了浪漫、不羁的艺术基因。它微妙、复杂,也不好定义,但绝不是指邋遢与不修边幅。

这种穿搭的精髓我们也给你总结好了:复古旧感+多元素叠穿。再换个诗意点的形容,可以说是:“上半身诗人,下半身流浪汉”。

这种风格潇洒到有点任性,往大了说是展现自由、不惧世俗,直白点就是——把“乱穿衣”发挥到了极致。

不同元素组合出了矛盾和冲突的美感,细致与粗糙像化学反应一样相互作用,看起来真的就是那种很过瘾的“超级大混搭”。

弗妹拍摄期间的状态就是“艺术家流浪风”本人啊,在自然的环境里流浪~

原本该是缺点的褶皱、毛球和线头都被折叠进她的气质里了。不仅没有“掉价”,反而难掩真实与自由。

弗妹的私服也有类似的元素👇

“艺术系流浪风”除了有流浪冒险的精神,还加入了点朋克的叛逆和女性化的浪漫,“不规整、不对称”在这里都有了一种美感。

可能因为我们看惯了那些精致的摆拍吧,这种随性的风格反而让人很向往,就算是没有借鉴意义,也有极大的欣赏价值。

穿搭本来就是承载人们“内在”的容器,这种风格的复杂性和包容度能让我们直接联想到女性艺术家们身上的复杂个性,这正是她们的迷人之处。

用《广岛之恋》中的一句台词形容尤为贴切~

你仿佛集千名女子于一身。”⬆️

时尚圈同样也迷恋这种“复杂性”啊,毕竟谁都喜欢和书一样“越看越厚”、越品越有味道的事物~

流浪感来自“远方”,“远方”的样子来自人们的想象力~可以是西部风,也可以是民族感印花。

Dries Van Noten 2002

还可以是看起来具有“大自然纹理”的面料的“混搭”组合,like:把“草木人间”穿在身上。

再艺术一点的也有⬇️

被时尚界称作“广岛流浪女”的川久保玲,她的“繁”首先就不在颜色上(因为基本都是黑与白色的),“繁”在于设计和面料上,Vogue评价过这种“半损毁”的衣服是“十分具有复杂性的。”

Comme des Garçons 2003 ss系列

虽然看起来这些衣服都很“难”穿,但是很多人感觉,身着川久保玲的设计总能让人感到充满力量。这种力量不是来源于外表的好看,而是一种内心的舒适和自由。

“艺术系流浪风”从秀场走进生活是长这个样子的👇

流浪穿搭往根源里说,是源于对自由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主打的就是随性、松弛、展现自我、无拘无束、叛逆而带点浪漫的个性。

因为具有“复杂性”,所以理解起来会有些抽象~贴心如海报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让你思路变清晰的小tips。

·长裙&衬衫叠搭

穿好了上装和裤装之后,再在外面套一层薄纱、镂空的单品(连衣裙或者衬衫、围巾都可以),传达出纸质书一样的“层次感”是关键!

此时就必须搬出当年的奥尔森姐妹了!!那些年“乱穿衣”的她们俩可是实实在在让还在上学的编辑买了一堆“破衣烂衫”(你是不是也是?)。

·破洞&针织设计

针织的精髓并不在 “洞”,而是通过破洞流露出的闲散气质。所以衣服廓形松松垮垮的,钩针之间的间隙就制造出了空气感。

RUOHAN 24ss

你可以用镂空针织衫搭配长裙,或者镂空针织衫搭配吊带,或者镂空配镂空也行,镂空越小,相对就更精致一些,镂空大就更“流浪”气质。

·流苏装饰&无扦边设计

流苏或者“未完成感”的无扦边单品都很合适,不需要太复杂的搭配,只要穿上基本就可以get“流浪诗人”一样的文艺气质,在原始的粗犷感中夹杂上一点“诗意”。

·材质与装饰选择

棉麻、亚麻、羊毛等自然材质的服装是“艺术系流浪风”的首选(主打一个随心所欲) ,温和的肌理与质朴的质感都自带着一种“我很chill”的磁场~

最后再用一些有设计感的手工艺品做点缀:编织项链、蕾丝/刺绣头巾,还记得编辑部被主编种草,写的那篇“植鞣皮包包”吗?(点这里可以回看),这些都是因为“慢时尚”而带来的自然气息。

甚至可以试着自己diy一些配饰啊,把自然的原生材料改造成手链、项链什么的~~

以上说的这些单品看起来毫无关联,但把它们“乱穿”在一起,整体就会产生一种微妙的“无序感”。

复古+现代、东方+西方、民族+都市……能乱穿的风格其实是有很多的!

“艺术系流浪风”在内娱女明星的日常穿搭中并不多见,但幸好我们有周公子~~这身类似于“披麻袋都好看”的造型,流露出的“松松垮垮”可以说是内娱独一份。

以前这样的风格也曾经盛行过,三毛、杨丽萍这些自由的女艺术家,她们流浪在天地之间,把自然穿在身上。

换句话说,这些具有“流浪艺术家”特质的女性,身上没有那种费力的“讨好感”。她们了解自己,掌握着独一无二的“节奏”,所以自由而松弛。

久居于城市中,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习惯性维持体面的“精致感”,但长时间绷着一根弦一定是会疲惫的。这种穿搭风格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给人们无处安放的自由不羁一个合理的容身之地。

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来这个世界游荡和流浪的!

“艺术家流浪风”给人的感觉更像风的具像化——没有固定的形状,所以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靠感觉。

只有穿搭者本身的气质,才能让这阵风吹过生活的旷野,抵达自由的彼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