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时尚 时装

需要我们为女性共同亮出红牌的 不只有暴力

新浪时尚

关注

早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保护女性权益、维护女性独立等等话题,一度可以成为社会问题的主体、也慢慢变成一种人尽可言的空洞口号。尽管讨论不断,我们却总是能在一觉醒来的推送里看到“家暴”、“虐待”等字眼。

更可怕的是,一份来自联合国妇女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新冠疫情期间女性在家务、家庭护理等无偿工作上所花费的时间翻倍,恐令性别平等倒退25年;另一方面,各种报道和搜索统计也告诉我们,2020年居家隔离也在滋生着家庭暴力的温床。

11月25日,既是意甲联赛第八轮比赛,也是联合国“消除暴力侵害妇女行为国际日”。这一天的球场上,C罗等球员脸上的口红成了一抹极其醒目的色彩,以此来表达反对家暴行为。

我们在意甲联赛SeriaA官方微博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解释:我们带着一个明确的信号和共同的目标踏上球场——向暴力亮红牌。

这一纪念日的确立,起源于1960年11月25日3位多米尼加女性——米拉贝尔三姐妹被残忍杀害的真实事件。1999年11月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由多米尼加共和国提出、60多个国家支持的倡议,将每年11月25日定为“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当然在这样一天,选择用这样一种举动来发声的,不仅仅只有赛场上这些熟悉的面孔而已。当我们在Instagram进入一个#unrossoallaviolenza 话题页时会看到,这背后还有千千万万张面孔和千千万万抹鲜红色。

其实早在两年前,意甲联赛就曾发起过这项活动,当时意甲球星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传了自己在脸上涂抹口红的照片,反对家庭暴力,呼吁尊重女性,并配上了#UnRossoAllaViolenza的标签。

关于人类使用口红的最早的文物证据,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公元前4700年-公元前2900年)的红山女神像,先民们在女神嘴唇涂上朱砂。

尽管有关口红的历史记载从古埃及开始就辗转反侧几经兴衰,但一直到公元500年左右的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降临,也迎来了口红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黑暗时代,那时候的教诲认为口红能增加女性的性魅力,是邪恶的性的标识。到了中期,宗教批判变本加厉,指出“一个化妆的女人是撒旦的化身”,使用化妆人为地改变容貌,是亵渎了上帝的荣光。

当然有关口红的这类宗教说法在近现代早已不复存在,同时口红这一小小的化妆品类也已经带动起一波又一波现象级经济浪潮。但不可否认,到现在先到口红,大多数受众的心里想到的更多还是女性。C罗等球员选择在这一天把口红涂在脸上,或许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女性,这一以往被认识是对立性别生活形式的接纳、或是一种对女性传统歧视的割裂之意。

不管怎样,公众人物是行为发声,势必会成为一股有力的践行者,激励着更多人愿意伸出援手、也尽可能让施暴者们能放下手中的利器。

据数据统计,其实在意大利和法国的家暴所造成的死亡案例一直很多。据早前意大利警方向媒体通报,2018年意大利针对女性的暴力案件呈上升趋势,全年共有142名女性惨遭杀害,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0.7%,其中119名受害者死于家庭暴力。

同时,据法国妇女团结联合会表示,2018年147名女性及236名儿童得到庇护安置,远离施暴者。这147人当中,近80%曾受到死亡威胁,94%曾遭受严重的身体暴力,22%曾被意图杀害。据统计,2018年法国有121名女性被伴侣或前任伴侣杀害。

这一数字,在2010年-2014年的美国所统计的16个州数据,至少有1693名女性死于亲密伴侣暴力,其中以枪杀方式最多。在欧美各国,一直存在着眼中的警察不作为及传媒报道失准的现象。

或许在过去,我们在公开场合、以及网络公开环境和社交媒体平台看到更多的,是为女性社会地位等独立权益的发声,但生命权益、身体权益、生育自由尚不能得到保证的话,又何来进一步的独立?

更让人担忧的一组现象是,在新冠疫情蔓延期间,居家隔离政策也滋生了家庭暴力的温床。先前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由新冠疫情引起的经济和社会压力,加上行动受限和等社交隔离措施,已导致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呈指数增长。许多妇女与施暴者在家中被“封锁”,使她们无法获得来自外界的支持与帮助。

疫情期间,Google对家庭暴力的搜索量急剧增加。仅在今年的五月,就有五起澳大利亚妇女被其伴侣或家人谋杀的消息。在此过去的12个月中,据联合国妇女署估计,,全球有2.43亿名15-49岁的妇女受到亲密伴侣的性暴力或身体暴力。在法国,自3月17日封锁开始以来,有关家庭暴力的报道增加了30%;在阿根廷,自3月20日封锁以来,有关家庭暴力的紧急呼吁增加了25%。

然而除了这次以C罗为代表的,选择用口红作为媒介来发对家暴行为。其实全世界女性们所勉励的压迫性侵害不不止这一件。

10月30日,在波兰首都华沙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约十万人走上街头,反对波兰法院上周通过的反堕胎法令。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当地时间周四(23日),波兰法院在“新堕胎法”裁决中禁止了几乎所有的堕胎行为,只有强奸、乱伦或母亲健康有危险的情况除外。

去年,波兰有98%的合法堕胎是由于胎儿畸形而进行的堕胎,现在已被禁止。当天,上万抗议者呼喊着“我思考、我感受、我决定”的口号,表达对最严堕胎法令的不满。

同时,众所周知美国的反堕胎团体近年来活动一直非常频繁,去年美国阿拉巴马州更是通过了最严格的一项反堕胎法案。法案规定,只有在需要挽救孕妇生命的时候才允许堕胎,就算女性是被强奸,也不能杀死腹中的胎儿。因为这项禁令,美国还有50多个城市爆发了激烈的反抗游行,要求撤回这项不合理的禁令。

针对多年来控制着女性身体的反堕胎法案,我们也不止一次地听到、看到过公众人物们为女性发声。就比如在波兰通过反堕胎法案的背景下,出生于波兰的模特安公子Anja Rubik就登上了波兰版《VOGUE》。

她在个人社交平台Instagram中这样说道“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个人封面,创作图像是我的语言、我表达抗议的方式,以及是作为女性的力量、痛苦、愤怒和希望。生殖权利是人权,它们保证标定我们的生活、身体、健康和命运的可能性与自由”。

在其他几张裸露的照片配文中Anja Rubik也这样说道:“在男权制度下,女性的身体被性化、被羞辱,被视为错误和不雅的东西。因此,裸体已经成为女性歌名的一个象征。目前在波澜,政府正在实施剥夺妇女生育权和决定自己生活和身体群里的计划”。

而在去年美国通过反堕胎法案背景下,Lady Gaga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了一篇长文,来表示对美国亚拉巴马州反堕胎法案的不满,为所有的妇女和年轻的女孩发声祈祷,引起世界各地网民的关注及热议。

在长文中Lady Gaga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她表示禁止堕胎是一种无耻的行为,更过分的是不包括那些被性侵的女性,而对医生进行堕胎手术的惩罚甚至比大多数的强奸犯还高,Lady Gaga表示这完全就是嘲弄。

同样严格的反堕胎法案背景之下,Rihanna也在个人社交平台Instagram,将通过这项法案的美国亚拉巴马州议员的照片公布了出来,并且开骂通过法案州的州长:“就是这些蠢货替所有的女性做决定,为你羞耻! ”

正是由于这些时尚创意、文化艺术行业的特殊性,它们几乎可以算是对社会、自然等生存环境和状态最直接、也最快速的践行者和反馈者,而身处其中作为不同角色身份出现的女性,身体力行地体会、感受、带领、发声,才一步步将影响力转化成相对平等的价值观。这种平等,某种意义上也是一层给予女性的保护。

比如在去年一月份,受邀成为英版《VOGUE》客座编辑出现的梅根王妃,由她操刀的这期杂志主题为“Force of Change”(变革的力量), 梅根和Vogue团队一起挑选了15位女性拍摄封面,黑白人像配上粉色文字,想要传递的女性力量不言而喻。封面人物中,包括年仅16岁的气候危机活动家Greta Thunberg,被评为年度超模的黑人超模Adwoa Aboah,华裔女演员Gemma Chan,新西兰总理Jacinda Ardern和女演员兼活动家Jane Fonda等等,她们都是来自各个领域的杰出女性,而且大多是有色人种。

其中一块空白处被设计成反光镜面,会照出杂志读者的影子,也是别出心裁。

又或者是在去年末的环球小姐中夺冠的南非超模Zozibini Tunzi。顶着寸头的她,一度被形容为“黑马”。而给所有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则是最后一关三强要即兴同时回答一个问题。当被问到“你认为我们要教会年轻女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时,在前两位分别回答了“价值观”和“努力做自己”之后,Zozibini Tunzi 的答案是:“我们应该教会年轻女孩如何成为领导,现在的女孩教育中缺乏领导力的培养,不是我们做不来,而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成为这样的角色。”

当然也还有那些在长相上并不与传统审美相一致的Duan Mei Yue、Tin Gao、Tsunaina等等在模特圈颇具关注度模特们,也在用他们的专业度和鲜明态度,改变行业规则的同时,让更多人放下对女性的规则性审美。

同样,这种审美上的话语权也不失为类外一种保护色。毕竟,需要我们共同为女性亮出红牌的,不只有暴力行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