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时尚 时装

借力绿色引擎,中国时尚产业的脱变与升级之路

新浪时尚

关注

转载自:WWD 国际时尚特讯

原标题:时代在绽放|创新 3.0 可持续篇 · 借力绿色引擎,中国时尚产业的脱变与升级之路

世界格局正在重新建立,可持续发展成为重建商业新秩序的关键赛道。此时的中国时尚产业正加速转型升级,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生产、生活、生态全方位发展的实际行动构建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在可持续发展转型的过程中,中国时尚产业秉承永续发展的使命,以绿色低碳有序加速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在商业层面获得丰厚正向回报的同时,深耕可持续发展的沃土,助力社会发展和产业前行,成为全球时尚生产与消费新格局的共建者。

早在 1992 年,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 世纪议程》等文件,成为世界历史上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体现了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变,从此“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研究讨论的层面正式走向了人类实践的前台,成为全球行动指南。

而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循环经济在美国、德国、日本起步较早。中国从现代工业开始阶段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过程中对于环境的资源的取舍,尤其是时尚行业曾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深受诟病。

转型一直在细微中进行,但真正的转机和“绿色大爆发”发生在 2020 年 9 月,中国明确提出 2030 年“碳达峰”和 2060 年“碳中和”目标。而后,可持续成为行业发展的“密钥”,不论是在市场端,还是供应链层面,这把“钥匙”打开了中国时尚产业的“新世界”。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政认为,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世界各国不约而同采取的策略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这实际上是一场绿色工业革命和绿色发展竞赛,其意义堪比历史上历次工业革命,领先者将在世界舞台上长期占据引领地位,给自己的人民带来长远福祉。为此,世界各国都在投资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产业。这本质上是一场在应对气候变化、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谋福祉的共同目标下,占据经济制高点的竞赛。

时尚产业不仅肩负引领全球文化风尚和生活方式的重要任务,其产业链更连接着从原材料端到消费端的完整生态循环。随着国家政策对可持续发展的不断加强和大力支持,尤其是“十四五”发展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强调,推进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时尚产业的主流方向。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 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纺织业掀开了崭新一页。

1949 年 11 月 1 日,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正式办公,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批设立的五个工业部之一。上世纪 70、80 年代,辽阳石化等十个大型合成纤维工厂相继建成,这奠定了化纤工业体系基础。1971 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美国友人斯诺时首次宣布:中国棉纱产量 1131 万件(203.6 万吨)、棉布产量 91.5 亿米,已居世界第一位。

随着进入新世纪,我国改革开放也进入了新时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国纺织工业进入“快车道”,迎来“黄金期”,世界第一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的地位更加稳固。随后,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纺织工业也进入“新时代”,正在加速成为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和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科技、时尚、绿色”,正成为新时代中国纺织工业的工作新定位、行业新标签、社会新认知,而纺织行业作为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以自己的成功实践树立了“绿色样板”。

 

2005 年,纺织行业构建了中国第一个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CSC9000T,中国首个国家级社会责任常设机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正式成立;2014 年,中国纺织行业建立了全球第一个供应链环境(化学品)足迹系统;2017 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启动“碳管理创新 2020 行动”,并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企业日活动;2018 年,率先试点海外实施行业社会责任标准,中纺联参与创建“中国企业气候行动联盟 CBCA”,与 31 个全球品牌和纺织企业,及11家行业组织共同发起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时尚产业气候行动宪章》;2019 年,升级“碳管理创新2020 行动”为“时尚气候创新 2030 行动”,全面开展中国时尚产业气候领导力项目,启动“时尚气候创新专项基金”邀请工作,推动中国时尚产业绿色赋能和气候创新,邀请企业和机构参与并推进中国时尚产业低碳化进程。

 

2020 年,中纺联成立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全生命周期评价工作组,通过建立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和环境足迹数据库,加快建立从终端品牌端到原材料端全链条可追溯绿色产品环境信息披露体系,对生产到消费全价值链产品绿色属性的追溯与价值挖掘,持续推动全产业链制造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可循环化发展。

“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

纺织工业作为新中国的”母亲工业”、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市场化的开拓者,一直以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感和新时代人类文明进步的责任感,通过推动企业自愿减排目标的测定,来支持中国自主贡献多项目标的实现,更好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

今年 5 月,在 WWD 国际时尚特讯举办的 2022 第三届全球可持续时尚高峰论坛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副主任、可持续管理主任胡柯华先生这样说道:“在复杂的产业链中,推动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是‘大海捞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在近二十年的努力中,我们的目标变得清晰。作为典型的消费品企业,中国企业在倡导绿色消费的同时也在形成有效的绿色供给,与利益相关方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引领全球的可持续消费价值观。”

为保障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纺织行业制定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框架方案,“以高质量发展和履行环境责任为主题,以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产业低碳化水平,推动纺织产业链清洁、低碳循环发展。”为此中纺联环资委在能源高效利用、碳排放减量化、减碳与发展相协调、纤维再生利用等四方面,加大力度推进行业标准体系构建、纤维的循环再造等工作。

 

与此同时,在中国持续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下,品牌环保、持续意识正在成型,中国时尚品牌产业链条的底层逻辑正在重塑,将强化生态环保作为重塑品牌理念的窗口。

碳达峰、碳中和并非就低碳谈低碳、就气候谈气候,而是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和行动,目的是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让国家更加强大,为人类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于时尚产业而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也并不局限于产品,而是覆盖于从产品设计研发、供应链、到回收处理的全产业链条。越来越多的中国服装与时尚企业,正在十年如一日地积极推进负责任生产与消费,在关注环保材料研发与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同时,向公众传达可持续时尚理念。

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可以追溯至 20 世纪 90 年代,开展山羊品种保育工作,投资建设恩格贝沙漠生态化示范基地、支持牧民科学养殖。集团更是从供应链、品牌和员工三个维度制定了《ERDOS WAY 鄂尔多斯之道》为集团可持续发展纲领,精心打造从草场到商场、从牧户到客户的羊绒全产业链可持续行动。从生产到设计,从情感价值到销售,在产业链多个环节触及到可持续时尚:如,通过优化垂直供应链,加强产品追踪与预测,更加精准地控制库存,以减少资源闲置与浪费。

鄂尔多斯控股集团副总裁兼羊绒集团总经理王臻曾这样说道:“我们认为,企业能否活得久,最为关键的就是有远见,而绿色、可持续、共赢生态链,这本身就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我们应该有更高的目标,要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以创新为驱动,在绿色、可持续的标准指引下,勇于作为、敢于担当,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以狼为品牌标识的企业,七匹狼早就将与动物和谐相处深植品牌基因中,坚持致力于动物保护和环保事业。

2020 年 9 月,七匹狼与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宣布展开长期战略合作,致力于通过对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同年 12 月,七匹狼再次携手云南绿基会,发起保护云南白马雪山野生狼群公益行动。去年 8 月,七匹狼开启了同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实现战略合作的环保新篇章,参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共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将公益环保的理念落实到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的产品全生命周期。同时,七匹狼加大智能制造的投入,从生产端注重绿色节能,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茄克为载体,用科技手段,研发出可回收、可降解、可循环使用的环保材料。

 

2016 年,特步集团披露了首份 ESG 报告;2020 年,特步在推出“循造未来”系列环保产品的当天同时启动了特步环保科技平台;2021 年,在成立 20 周年之际,特步发布了全球首款环保聚乳酸风衣,成为业内首个攻克聚乳酸上色难题,实现聚乳酸产品服用量产的企业,与此同时,集团宣布正式在内部成立 ESG 治理架构,旨在将 ESG 框架嵌入特步的组织管理顶层,以进一步深化其 ESG 管治能力。

 

除此之外,更有深耕于环保色纺面料研发与生产的新天元色纺、构建牦牛毛绒绿色发展生态链的雅莹集团、重视员工福利与社会公益事业的九牧王、不断利用创新技术开发低碳面料的南山智尚、鼓励消费者尝试可持续时尚生活方式的劲霸集团……伴随着更加“负责任地生产”,中国时尚品牌与企业秉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路径,推出兼顾环保与功能的时尚单品,传递品牌理念,进一步提升着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也正在全球时尚消费格局中,立稳脚跟。

与此同时,中国二手服装交易的巨大市场也正在酝酿,而更加活跃的可持续时尚生活方式也正在慢慢地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今年 4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到 2025 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 25%;到 2030 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 30%。

《实施意见》从生产、回收、综合利用三个方面,确定了 9 条具体措施,是我国推动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行业大发展最为重要的政策文件。文件中,专门提到“按照节约经济、绿色低碳原则,有序推动旧衣物交易”,被专家们视为将要开放二手服装市场的信号。长期关注研究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著名专家,原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主任、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唐世君认为,二手服装交易是未来要重点推行的,保持原有形态延续使用寿命是旧衣服最优循环路径,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循环利用必将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本次上海时装周 M SPACE 共创聚谈上,上海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会长、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教授、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褚大建分享了他对于中国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观察,他说:“可持续的标准概念是同时拥有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预计到 2035 年,随着中产阶级以及拥有可持续意识的人逐渐增多,可持续消费将到达引爆点。”

我们充满期待并毫不怀疑,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与供应链生产国之一,中国在可持续时尚的改变,带动的就是世界最大的改变力量。当前取得的进展,也将成为中国时尚产业在其可持续发展旅程下一个阶段的基础,为全球可持续时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推动全球时尚生产与消费新格局的建立。WWD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