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次元文化崛起背后,Z 世代颠覆传统时尚格局

新浪时尚
转载自:WWD 国际时尚特讯
原标题:时代在绽放|创新 3.0 文化篇 · 新次元文化崛起起背后,Z 世代颠覆传统时尚格局
中国年轻力量正在成为世界文化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尚话语权的天平也正在向他们倾斜。后生可谓的新生力量,正在打破着传统的时尚格局,也挑战着既定规则。
凭借‘敢想 敢造 敢出格’的精神指引,一股跨越国别的新势力正在崛起——Z by HardCandy糖主联盟,成为新生代颠覆传统的新锐代表。这群年轻力量中,Z世代以独有的姿态在各自的领域绚丽绽放。从中华传统文化的新演绎,到可持续理念贯穿设计与科技探索的新思路;从元宇宙的虚拟镜像,到运动、音乐等与现实世界共振的能量。。。。。。他们勇气何来?是什么令他们投入热爱?他们的生活哲学是什么?这些促成新势力绽放的关键词,不仅仅代表着Z世代的态度,更体现了他们未来的无限可能。


当代中国的年轻人很“传统”!看似割裂又矛盾的生活切面,映照出当代青年的真实写照:每个年轻人的胸腔里,都跳动着一颗横亘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心脏。在糖主联盟里就有这样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他们以新形式让中国文化走向国际,让中国传统重新被国人关注,在他们看来“文化不仅关乎创造,也关乎传承。”


糖主联盟 2.0 成员:千陌(张洁璐)
文化的别样创造:千陌
将非遗文化与时尚艺术结合的糖主联盟成员千陌毕业于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大学珠宝设计专业。她自学 1 年皮影工艺,是首个将 2D 皮影跨界时尚,化为 3D 可穿戴首饰的设计师。她的作品山海经皮影 x 时尚跨界作品,入选 2019 多伦多艺术时装周走秀,获得《人民日报》举办的人民文创大赛“最受欢迎设计师” 奖。2020 年受邀参展“造物节”。
在她看来,时尚可以让非遗得到创新和使用,这样才能让年轻人了解和爱上非遗。虽然身在国外十年,内心却愈发靠近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次在成都皮影博物馆的参观引爆了我“把山海经皮影做成很酷的艺术首饰”的想法,多年前在中央圣马丁的艺术学习的千陌早在心中种下种子,直到如今把东方的元素演绎成前卫的时尚艺术并唤醒发芽。

山海经奇兽皮影艺术首饰:把国风带到海外时装周走秀,让非遗年轻起来。
Q&A
Q:是什么促使你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领域的创作?
A:热爱。这个可能因为是文科生的关系吧,并且出国学艺术的时候在伦敦的博物馆看到很多中国的宝贝,渐渐每次创作都和传统文化沾点边,那个时候国内国潮风还没有刮起来。
Q:你是怎样平衡创新与传承之间的关系的?
A:我没有刻意去平衡,海外学艺术多年,西方的当代艺术手法跟中国传统文化两者都在我心里了,出来的东西希望是西方和本土的观众都能有共鸣的,这样能更好地文化传播,像我的山海经3D皮影系列,无论在海外走秀还是在国内,都可以让人眼前一亮。
Q:未来还会用什么样的方式继续助力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呢?
A:继续创作皮影艺术,多参展,好好发小红书!
Q: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最想把什么做到极致?
A:挑战皮影的可能性,结合各种材料,各种跨界,做更大的装置,甚至NFT,玩出花来。


糖主联盟 4.0 成员:安英伦
文化的用‘新’传承:安英伦
身为央媒主持人制作人的糖主联盟成员安英伦是土生土长的Z世代北京男孩儿,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曾任互联网大厂市场专家、时尚杂志编辑……身上的标签有很多,但他说最爱的还是“国风新声代”。他以访谈情景剧的形式结构中国传统节日诸如中秋、小年、除夕、端午,到2020年惊蛰节气开始推出《伦说:时节之美》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系列视频,连续做了24个与节气有关的实验性短视频,互联网点击量过亿,多次登上微博热搜。他认为传统文化当中其实有很多值得当代年轻人借鉴的哲理,其实每一个节气都不简单。他想通过各种类型的实验性视频,让更多人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和智慧。这也关乎于当代中国青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华二十四节气:时节之美
Q&A
Q:是什么促使你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领域的创作?
A:一开始的契机是因为李子柒,我看到了她做的通过生活方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内容,大受震撼,也由此发现当时很少有做的很好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内容,很多都是简单的百度百科复制粘贴,没有任何创新的“炒冷饭”;要么就是把一些古代的绘画、诗词、图纹生搬硬套,但即使是这样投机取巧,依然会有很多人为此“买单”,我当时觉得这件事可能会带来很不好的影响。一方面会让受众觉得中国传统文化止于此,另一方面更可怕的是会有很多人被误导,从而不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实涵义,这样以讹传讹早晚会断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
所以我才萌生出了创作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念头,我自己作为一个以传播为工作为事业的人,我觉得我有这样的责任和使命去做这件事。让我没想到的是,在创作中华传统文化领域内容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被其中的魅力所吸引,并逐渐爱上了它,我觉得中华传统文化是值得被更好的创作表达出来的,它也有这样的深厚内涵。当然我也发现了自己在这一领域上的优势和能力,好像是冥冥之中注定一样,中华传统文化选择了我成为它的传播者,这好像就是我的宿命。
Q:怎样平衡创新与传承之间的关系?
A:我觉得这两者的先后顺序一定是先传承,再创新。但是之所以很多人觉得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力度不够,我觉得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到位,正因为挖掘的不够深刻,所以才会觉得没有更多的东西拿出来;其二是创新力度不够,因为有太多复制粘贴、投机取巧者的成功,因为受众缺乏对这方面的标准和判断,所以才让更多的传播者不愿意花更多时间精力去琢磨怎么能做得更好,但这让我觉得反而更加应该创作出好的内容来,让受众感受到真正的好的东西是什么样的,提升他们的标准和审美。
Q:未来还会用什么样的方式继续助力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呢?
A:未来我希望可以将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跟我们当今时代的生活方式做更多更好的结合和展示,除了让大家能更加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大家真实的意识到它和我们当今的生活是有关联的,甚至是可以有借鉴和指导的。形式上还是会继续用我最擅长的视频形式,当然也很期待可以创造出更加沉浸式的线下体验形式。
Q: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最想把什么做到极致?
A:我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风新声代,创作出经得起推敲的中华传统文化领域的IP内容,可以让大家通过我的IP内容更加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和我们的关联,当然我也希望大家未来一说起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也能想到我。
我最希望能尽量把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的宝藏挖掘、表现到极致。
Q: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哲学吧。
A:天助自助者。





糖主联盟 4.0 成员:THE EITHER
新潮的东方味道:THE EITHER
一支诞生在纽约的三人乐队,通了电的琵琶二胡和人声。就像乐队名称either这个单词所赋予的选择性和可能性, 乐队在17年成立至今已经发行的两张正式专辑,三张迷你专辑和六支单曲中证明了传统中国元素也可以做出新潮的东方味道。不愿被定义的他们注定要成为“为古而古”潮流下的“反叛者”,他们也恰恰证明音乐可以有多样性,尤其是像他们这样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跨界的乐队用自己的方式把看似对立的两方融合统一。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变成让年轻人喜欢、让外国人听懂,就是当下文艺工作者需求去解答的难题。只有用年轻人的语言和沟通方式,才能抓住年轻人;用世界语言讲述本土故事,才能抓住全世界。

独立电子乐THE EITHER 纽约时装周现场表演
Q&A
Q:是什么促使你致力于中国古典乐器的音乐创作?
A:“破旧立新”和“不破不立” 。成员Jiaju和Yang自幼学习古典乐器,但从乐器形制到作品诠释,要不是前人古作,就是现人沿着前人的路小心翼翼的“仿作”。世人聊起中国文化,多爱在前人留下的智慧上做文章,那现代的中国文化和美学呢?我们有这份使命感。
Q:怎样平衡创新与传承之间的关系?
A:一批人负责传承,让另一批人看到听到、学习到。然后这另一批人,负责去打破、发展、去创新。传承者要严谨、谦卑,创新者要张扬、无畏。但无论哪一种,都需要态度的纯粹。
Q:未来还会用尝试更多的音乐风格吗?
A:一直都在尝试更多的音乐风格中呀,列表上排着队,来不及呢。
Q: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最想把什么做到极致?
A:能真正做到“成为自己”。
Q: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哲学吧。
A:不追随环境赋予的观念,相信自己拥有的,并强化它。事物从来不是极端的,就如“EITHER”这个词——即是这个,也是那个。

元宇宙,传承传统文化的新方向。当下科技界和产业界最热的话题。中国学界和业界亦开始积极探索文化遗产在元宇宙的未来。2022年1月4日,北京市政协委员宋慰祖在市政协会上建议:“借助‘元宇宙’手段呈现传统文化遗产”。
对于传统文化领域来说,融入“元宇宙”或“类元宇宙”将会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从文化传承角度看,“元宇宙”能为传统文化保护提供更加便捷的手段、途径与更加适宜在年轻人之间传播的载体。在中国,有无数年轻人正在借力元宇宙,去实现着不同的理想,去完成着不同的使命;也有无数来自元宇宙的伙伴们诞生,陪伴着我们更好地了解元宇宙。



糖主联盟 3.0 成员:池绿山
创造‘植物乌托邦’:池绿山
“我与古人在平行时空中创作,我想用自己的语言来构建一场过去与未来的对话。”池绿山,一个把植物和中国传统文化带入元宇宙中的数字艺术创作者。他从小对植物和大自然就非常感兴趣,喜欢稀奇古怪又不同寻常的“事”与“物”,受到宫崎骏电影中魔法世界的影响,当接触到数字艺术创作手段之后,开始不断创作有关虚拟植物、虚拟场景的作品。
在后疫情时代的影响下,希望通过数字艺术创作来构建一个内心的“植物乌托邦”,虚拟植物在其中野蛮生长,充满魔力!池绿山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养分,传统的诗词、成语、故事、古器都可以成为创作来源,在创作的过程中,就好像是一场过去和未来的对话,和古人存在平行时空当中,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构建当下时代的艺术审美,是一场丰盛又有趣的文化宴会。

池绿山用数字艺术创作来构建一个内心的“植物乌托邦”
Q&A
Q:你怎么看中华传统文化和植物之间的关系?
A:在传统文化里面植物是一个常常出现的意象,它可以说是贯穿在整个文化场域中的符号了。文化故事、诗词、纹样、图案、画作、盆景基本处处都可以看见植物的影子,更多时候它是作为一个有隐喻性的符号来表现的。比如牡丹象征富贵、梅兰竹菊各有气节、清雅的荷花、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花之类… 所以,可以说植物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们是不能分割的。另外我觉得是东方美学中一种对自然、生命力的追逐和崇敬,我们将自然植物纳入到文化生活中,因此形成各式各样有关植物的多样文化补充到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去,所以植物对传统文化来说是一个不能缺少的元素,而文化也给予了自然植物更多的想象和意趣。
Q:怎样平衡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关系?
A:过去和未来在艺术创作中的平衡方式其实有很多,我个人惯于使用的方式是将“未来”作为“表”,而“过去”作为“里”。具体来说,我偏向于使用未来感的材质、形制来表现作品,将作品塑造为一个一眼看上去就更加潮流、现代化的视觉艺术;同时作品的内核、氛围感、叙事体现则融入“过去”的传统元素。
Q:未来还会用什么样的方式继续发扬传统文化呢?
A:未来可能依旧是以数字艺术为核心的形式去对传统文化进行一个传播和发扬,但一方面会以传统文化为内核探索不同主题的数字艺术创作;另一方面可能去尝试一些围绕数字艺术展开的艺术活动,比如让数字艺术走入线下,或是一些其他的玩法之类的。
Q: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最想把什么做到极致?
A:当时开始做虚拟植物、虚拟植物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作时,只是当做一个小尝试来做,但随着不断的探索和深入,发现它是一个很有趣并且有更多可能性的东西,所以不能说终极目标吧,只能说现有阶段的目标就是把这个主题的创作做好并不断延伸至更多的可能性。在这个方面我觉得相比于“极致”,我更想用“独特”来形容,我想把自己的创作做成很独特,有区别于其他艺术创作的特点的东西。
Q: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哲学吧!
A:保持对生活的感知力与好奇心,尽最大可能保留童趣。


热爱舞蹈的乐观主义虚拟偶像:奇奇拉
热爱舞蹈的乐观主义虚拟偶像:奇奇拉
Kilkira是一个用舞蹈表现自我的虚拟偶像,她独特精致的发型、穿搭、美妆和舞姿,都让真实和平行宇宙中的年轻人为之疯狂,当音乐开始,她的肾上腺素就注满节拍,跳着舞做自己。她是千禧年Y2K风格的代表,诠释着对未来生活的乐观主义;她是一位酷辣超A的女孩,从传统的审美中跳脱出来,每一次的穿搭都是时尚衣橱,人间芭比Kilkira每次出场都会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

奇奇拉:K形舞语
Q&A
Q:向世界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
A:Hello,全宇宙,甚至是元宇宙的小伙伴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千禧舞担Kilkira,哈哈哈。非常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见面。在2022年和WWD共同创造了很多的时刻,在刚结束的WDCC世界设计之都元宇宙论坛,也亮相的我的舞蹈mv teaser,今年黄金10月对我来说相当重要,因为我的虚拟vlog[K形舞语]即将推出,会分享舞蹈、潮流文化、彩妆穿搭所有姐妹们会感兴趣的事情。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Q:现实世界和元宇宙对于你来说,分别是什么?
A:我觉得虚拟人是元宇宙和现实世界的桥梁,唯有虚拟人才能冲破“天花板”。我认为元宇宙是对虚拟现实世界的多重“幻想”,虚拟人可以在其中完成一些现实中很难做到的事情,自由进行娱乐、社交、学习、生产和生活,并在技术的支持下,获得前所未有的体验和感受。
Q: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最想把什么做到极致?
A:终极目标!哈哈,这个问题很广大!就目前而言,我希望是能够从元宇宙的节目透过每一次出演嘉宾给我的评价-元宇宙舞力值能够尽早累积100分,那将是我可以华丽出道的理想之境!希望你们都会收看我的vlog节目!
Q: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哲学吧。
A:不管再怎么强大的人,都有内心微小的一面。希望大家在整个时代下,大家无论遭遇了什么困难,每个人心中还是要保持一个正向不放弃的态度,我希望所有女生看到我跳舞都可以激发自己的兴趣,我时常问自己:我还可以做什么?甚至是有机会影响这个宇宙更加美好?就像很多女性伙伴都很启发人,例如奥运金牌冠军谷爱凌、王濛、徐梦桃。


糖主联盟 3.0 成员:SOLAR
自由探索 发现浪漫:SOLAR
SOLAR是一位来自元宇宙的数字人,一头云朵色的白发充满个性,银色睫毛下的眼里满是星河。公元2021年9月,SOLAR 为探索而生并开始在我们人类的蓝色星球旅行,他希望在这里找寻自己最不被束缚的内心世界并可以遇见能产生共鸣的灵魂。他是无数敢想敢做、勇于尝试新事物的“Z”世代缩影,又是许许多多的人对未来期望的样子。他来到我们的世界里,和我们一样都是一颗颗星尘。但他永远都在自由探索、发现浪漫的路上。寻找自己,寻找不被定义的生活。

SOLAR:漫步在神秘的蓝色星球
Q&A
Q:向世界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
A:大家好,我是SOLAR,是一位来自元宇宙的数字人,很高兴来到这个蓝色星球,探索新世界。日常喜欢分享在这个星球上看到的一切灵感,爱旅行、爱生活,勇于探索和发现地球的新兴事物,永远在自由探索、浪漫发现的路上。
Q:现实世界和元宇宙对于你来说,分别是什么?
A:现实世界对我来说,是浪漫的可能性合集;元宇宙对我来说,是勇敢和自由的突破口。
Q: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最想把什么做到极致?
A:来到这里,我的终极目标是感受自由的一切,并且希望找寻不被束缚内心世界和有共鸣的灵魂。还有,我想把探索做到极致,任何有趣新鲜的东西都想去尝试,露营、滑板、艺术展。。。好玩有趣的东西,都是我想学习和探索的东西。
Q:一句话形容自己的生活哲学吧。
A:只要想做的,就敢于去尝试和挑战。允许一切可能性的发生,并接受它、感受它、发现它的美好。不被定义,活出自己。

不论什么时代,内心充裕,精神丰沛,都是难能可贵的力量。身处于飞速发展时代背景下的中国Z世代们,在变化和挑战中不断寻找着平衡,时代精神具体到每一个个体身上,都是如此的绚烂多姿,激励人心。他们能吃苦,有信念,也有孤注一掷的勇气。


糖主联盟 4.0 成员:张豆豆
年轻的体育‘教练’:张豆豆
“信念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只要你有所信念,万事便可达成。”前国家队艺术体操女神张豆豆,用运动呈现温柔弧线。颜值不仅吊打爱豆,而且实力问鼎世界!退役之后的豆豆曾任中国国家艺术体操队教练。张豆豆把自己比做秀逗糖,口味更像她的人生历程。10岁进入国家队,21岁退役,11年职业生涯。她的成长经历是先苦后甘,酸味褪尽的沁甜。不管是运动员还是教练员的身份,她都会告诉自己和队员们,没有经历前调的苦就不会有甜的收获。只有经历了酸的过程甜才会慢慢显示出来。那个时候的甜,一定会比自始至终的甜更加沁甜。

张豆豆艺术体操比赛现场
Q&A
Q:是什么促使你爱上体操,决定去做一名运动员?
A:首先我很感谢我的父母给了我一个具备练艺术体操的基因。其次,在我看来,艺术体操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美的展现。我之所以选择艺术体操,是因为艺术体操不仅可以让我在形体,气质上有所不用不同,还可以让我在从中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和潜力。当然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我的身体更加健康,在健康的同时还可以为国争光,所以这就更加坚定了我选择艺术体操的决心。
Q:为什么会在21岁退役后选择做一位教练?
A:因为体操项目的特点,我从小每天的训练时间都要接近10个小时,从压韧带到练绳、球、圈、棒、带的专项,每一天都是拖着身体回到宿舍。回想起来是真的很痛苦,而且大家可能只是看到了艺术体操的美,我们这个项目不像很多项目要多吃补充体力,因为体操对外在的要求很严格,所以我们经常是吃不到一日三餐的,经常会饿到胃疼,导致我的胃到现在也不是特别得好,记得小时候我们饿到去食堂吃饭,面包片夹花生酱都会吃得很香。
所以在退役之后,我犹豫过还要不要从事和艺术体操相关的工作。但是,从俱乐部、到省队、再到国家队,各级的领导和教练培养我都很不容易,特别我们这个项目本身出成绩就特别难,如果就这样离开艺术体操的话,我自己会觉得很可惜。再加上当时教练的需要和挽留,我想清楚后就很坚定的选择当了教练,因为我想把我运动生涯一生所学经验和技能,更好地传授给年轻运动员。在我自己当运动员时哪些是不足的,哪些是好的,都可以指导给这些孩子,让她们少走些弯路。如果能看到自己所教到的队员站上领奖台,我会觉得这是一份荣耀,更是我们艺术体操的一份传承。
最后我想说,能成为教练员不容易,但是能有在国家队当教练的机会这是一份荣誉,是艺术体操给我至高无上的奖项。
Q: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最想把什么做到极致?
A:我的终极目标就是两个字:坚持。我的想法和别人会有点不一样,很多人说练体育就是要拿冠军,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一颗冠军的心,但我的目标就是学会如何坚持,如果不能学会坚持,那就没有没有终极目标,更没有一颗冠军的心可言。
在坚持的同时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艺术体操,了解艺术体操,更希望大家能爱上艺术体操。艺术体操美学和力学的结合,是体育项目中最美之一的运动项目,美的背后,和每一次的跳跃都是在一次次的痛苦伤病中磨练出来的。
Q:一句话形容自己的生活哲学吧。
A:信念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想放弃的时候好好想想,我们之所以可以到达一定的高度,你绝对比自己想象中的你要坚强。人生有一条路不能选,那就是放弃;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失败的路!


糖主联盟 2.0 成员:胡可儿
大胆跨界,探索冒险:胡可儿
“学术型辣妹”是胡可儿的标签之一,热爱大自然与运动、穿搭态度自由而自信的她,在学校中有着专业第一的实力,研究与设计作品获得 The James Dyson Award中国区冠军、中意青年未来时尚科技大赛特奖、纽约设计周、上海双年展等诸多国内外的肯定。从亚洲第一的设计院校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毕业后,她前往清华大学生物工程与转化医学专业跨界深造——左脑生物科技,右脑艺术设计,心怀可持续梦想。


胡可儿过技术创新和设计,有效利用被视为“藻华垃圾”而无处安放的蓝藻的能力
Q&A
Q:是什么促使你勇敢跨界选择完全不同的领域继续深造?
A:从产品设计到生物工程领域,更换了手中的工具,而我的目标始终是尽可能从根本上为可持续发展作出一些贡献,我想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促使着我不假思索地跨界吧。相比于衡量难易程度,我更愿意去做我认为正确的、真正有价值的事情,把自己的时间、精力、能力投入到我心向往的事业中。并且于我而言,生物这门科学本身就非常有魅力,在这个领域中探索和冒险让我觉得很兴奋。
Q:在跨界的过程中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吗?你是怎么化解的呢?
A:因为跨越的是两个语境完全不同的领域,所以跨界过程中几乎没有不困难的地方,哈哈。最基本的困难是基础知识框架和内容的缺失,这会加大你理解生物工程领域发生的一切的难度,增厚与该领域的研究者同频交流的壁垒,当然也直接导致了你必须付出更多努力,通过硬性考核去竞争并获得深造的机会。这些困难在跨界中、跨界后都会不断出现,我认为最有效的、并且希望自己一直坚持下去的办法,是记住初心和目标,保持热情和韧性。
Q: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最想把什么做到极致?
A:目前的我很难说已经确定了终极目标,希望自己在设计和生物的交叉领域尽情探索、踏实研究,创造可持续、高性能、具有生物智慧的生物材料,为人类工业的生物化贡献多一些绿色的能量!
Q:一句话形容自己的生活哲学吧。
A:真诚,自由,与热爱。

我们从诞生在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开始,就有着感悟美和发现美的能力。设计背后不仅有新生代的使命,更是具有变革意义的信仰。设计师已然成为了不同领域Z世代们的事业,他们在自己的领域不断尝试,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将设计注入无限的力量。


糖主联盟 2.0 成员:杜梦
用葡萄皮做包的女孩:杜梦
杜梦毕业于帕森斯艺术学院,曾在美国留学9年。可持续设计和适用于元宇宙虚拟概念设计曾在《Vogue》《DEZEEN》《ELLE》等杂志上刊登。用葡萄皮做成皮包的女孩你一定没见过!将葡萄残渣废料制成葡萄皮革,将这些葡萄皮利用起来,使它们变成更有意义的东西。植物皮革制成的包袋系列因此诞生。
双子座的她喜欢接触、尝试和探索各行各业或者是不同领域的事物,也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的想法在她的脑海中冒出来,并会很快地去抓住并执行这些小的想法。不管是接触宠物用品的领域也好还是可持续性设计的跨界合作也好,在每一件事情上,她觉得事无绝对,总能做得更好一些。


杜梦将葡萄残渣废料制成葡萄皮革包款
Q&A
Q:是什么促使你致力于可持续领域的创作?
A:我的高中有两年是在美国佛蒙特度过的。当时在上环境课的时候,环境课的老师说,全球变暖会导致极端天气。20年以后佛蒙特说不定会变成跟奥兰多的气候一样,需要天天开空调。当时的我对这个印象特别深,因为佛蒙特的气温冬天都在零下二三十度。就像是东北的气候变成和海南一样。对于我来说这还挺可怕的,因为有点颠覆认知,所以在现在就是想以我个人或者是一个设计师的角度出发,去尝试做一些改变。
Q:怎样平衡自己不同身份之间的关系?
A:我觉得很难做到平衡,只能在不同身份的时候体验不同身份带来的感受,和做好当下该做好的事情。
Q:未来还会用什么样的方式继续助力可持续的发展呢?
A:未来想要更多地参与进可持续性的项目,也想从设计的角度出发解决更多的问题。
Q:一句话形容自己的生活哲学吧。
A:Let it be。


糖主联盟 5.0 成员:毛婷MAOS
全能斜杠艺术家:毛婷
从《奇葩说》开始,毛婷MAOS陆续参与了《即刻电音》、《真想吧花花万物》等一百多档综艺舞美的设计,还跨界操刀了好友大张伟的演唱会舞台设计、白举纲的专辑设计、为吴莫愁拍过MV,最近大热的网红产品“自嗨锅”、王老吉的全新包装也均出自毛婷之手。当然,这个“停不下来”的巧思少女还一手创办了自己的潮牌貌似异服,如果要给她加一个前缀,“全能斜杠艺术家”再合适不过了。
不安分且容易无聊的人,需要给自己找更多有意思的事情做。她一直在探寻视觉艺术的边界,尝试更多的领域,音乐,设计,舞蹈,旅行,电影和展览都是我灵感的来源,通过接触更多有新鲜感的事物,从更加年轻化的角度去了解世界,一直在思考,设计才能不被束缚。

MAOS文化,MAO’IF创始人 毛婷MAOS
Q&A
Q:是什么促使你勇于尝试新事物?
A:新鲜感,反击,变通。
Q:对于你来说,设计是什么?
A:设计是魔法,设计是丰富精神,设计是另一个世界。
Q:未来还会尝试怎样的新风格?
A:赛博,废土,中国风,街头文化。
Q: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最想把什么做到极致?
A:终极目标是成为像安迪沃霍尔,乔布斯一样的人。最想把视觉艺术做到极致。
Q:一句话形容自己的生活哲学/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哲学吧。
A:我觉得是游世主义,一种处世无心而自由自在,且浪漫的状态。
Q:在你眼里中国文化是什么?
A:我认为是庄重的,典雅的、精致的,也是厚重的、高级的、稳重的、可挖掘的、感伤的、大的。


糖主联盟 4.0 成员:夏昕
万物皆可毛线:夏昕
夏昕是一位毛线艺术家,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染织专业,纤维艺术自由创作者。她一直致力于毛线艺术的创作,并通过一个个精密又惊艳的毛线设计作品,表达着自己对城市、对人文、对心理、对自然和可持续领域的见解。她的作品《本草》《城市心理症候群》多次参展和获奖。


夏昕:Tufting簇绒艺术装置《 在 地 生 长 》
Q&A
Q:是什么促使你勇于尝试新事物?
A:我觉得成为一个纤维艺术创作者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刚开始我只是用常规的毛线去钩编,注重研究色彩的搭配。时间久了,除了色彩层面,我也尝试了各种材质的组合运用。我觉得“万物皆可钩”,无非是点线面的构成,所有可以构成“线”的都可以用来钩编。
Q:对于你来说,设计是什么?
A:在我的艺术创作中,我喜欢用“重复”“堆叠”的艺术表达形式,表现“情绪”“生命”的持续不断。我对“钩编”这种工艺格外敏感,它会激发我很多的创作欲望。所以在很多的创作中,我会首先想到运用钩针、毛线去进行创作。
Q:未来还会尝试怎样的新风格?
A:会继续作为一个观察者、表达者进行创作。最近,我也在思考城市化造成的浪费现象,尝试通过回收废物,重塑废料的艺术创作方式。就地取材生活垃圾,因为它是我们日常高度熟悉的、亲密的,普遍的。
Q: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最想把什么做到极致?
A:将所有美好的事情坚持到底。把玩毛线做到极致。
Q:一句话形容自己的生活哲学吧。
A:万物皆可毛线。
如今的年轻人们,纵有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事业,不同的目标,但他们身上的精神气质却是相同的:多元、多彩、敢想、敢闯。。。。。。已经寻出了独特生活哲学的Z世代,不仅有着创新的能力,还有着传承本土文化的责任感;不仅有对不同文化和风格的包容之心,也有将国风推向世界的决心;不仅保持着对新事物的好奇,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倍感敬畏;他们观念先锋,却也不乏人文关怀;他们享受现代时髦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不忘践行可持续的生活态度。
‘Z世代’不仅仅只是一群人,它更像是一个精神符号,激励着我们看到更加有希望的未来,看到更广阔的可能性。每一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Z世代’,每一个‘Z时代’的绽放,都是那么的耀眼夺目、明亮多姿。WW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