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可持续时尚及生活方式专委会企业探讨循环经济与绿色消费之未来

新浪时尚
转载自:WWD 国际时尚特讯
原标题:直击进博会 | “循环之美,相融共生”——进博会可持续时尚及生活方式专委会企业探讨循环经济与绿色消费之未来
11 月 7 日,在 COP27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埃及开幕的同时,进博会可持续时尚及生活方式专委会行业论坛也在国家会展中心第五届进博会现场召开。这场聚焦循环经济,以“循环之美,相融共生”为主题的论坛,不仅聚集时尚及生活方式的全球领先会员单位,更邀请到同济循环经济研究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循环经济专家,市场标准创新的领导,上海外商投资协会等嘉宾,共同讨论、聆听和学习。代表国内可持续时尚创新企业的新生力量代表也受邀参加。
研讨从设计、使用、回收、再生、消费五个环节着手,聚焦于时尚及生活方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变革。研讨注重国际与国内的交流与链接,为时尚及生活方式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前瞻视野与实践方案,并探讨专委会成员如何更好地进行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绿色消费。

继 2021 年于进博会期间宣布成立并成功召开“共美 | 共善 | 共荣--从碳中和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全球时尚及生活方式产业之共同行动与实践”为主题的首届研讨会议后,2022 年的第五届进博会可持续时尚及生活方式专委会,迎来了更多参展企业的响应与加入,在这个代表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平台上,于 11 月 7 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再次召开专委会论坛,以“循环之美,相融共生”为题,与国内专家、机构与企业,共同探讨企业如何通过绿色生产与消费变革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危机。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人类共同的命题,一直是进博会与参展企业特别重视之主题。时尚及生活方式产业作为链接供应链产业与消费者的最前线,更被视为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转型的重要引擎。而进博会作为国际品牌与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的展会,同时也是国际企业与中国企业、中国绿色发展政策交流与链接的重要窗口。

2021 年,中国发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可循环时尚及生活方式企业成为与消费者直接相关的循环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22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指出促进绿色消费是消费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在消费各领域全周期全链条全体系深度融入绿色理念,全面促进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以及中国的循环经济与绿色消费积极展开。本届的专委会论坛以探讨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循环之美,相融共生”为主题召开,专委会会长单位开云集团、副会长单位泰佩思琦集团、路威酩轩集团、施华洛世奇、H&M、迅销集团、加拿大鹅、宝洁、阿迪达斯等会员单位代表共同积极参与,并邀请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进口博览局党委书记兼副局长孙成海致辞,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责任教授、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以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主任胡柯华发表专题演讲,与国际企业分享中国与时尚及生活方式相关产业之最新发展,而 WWD 国际时尚特讯作为独家专业媒体主持圆桌论坛。
专委会为促进循环经济与绿色消费的产学研对话,也邀请到市场监督标准创新处的领导,聆听汇报和分享。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 强调“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绿色消费”等政策纲要后的第一次国际大型展会,举行之际也正值 COP27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埃及召开,在国内与国际的大背景下,本届时尚及生活方式专委会企业论坛的深度探讨更具意义。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进口博览局党委书记兼副局长孙成海在致辞中表示:“一年来,通过可持续时尚及生活方式专委会,为我国的可持续时尚及生活方式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并为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且特别提到习主席在进博会开幕式讲话中指出,现在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功能不断彰显。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进口博览局党委书记兼副局长孙成海

本届消费品时尚潮流与珠宝专区诸多企业与品牌环绕绿色可持续主题展开,在为消费者带来全球新品与服务的同时,也进一步通过人文、产品、科技、服务等多维度,提高消费者在绿色消费与循环经济的认知与参与。而进博会可持续时尚及生活方式专委会行业论坛的举办,更为企业建立国际与国内的交流,共同促进绿色生产与绿色生活方式的转型提供了源动力。

企业的战略与思维,是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专委会会长单位代表开云集团大中华区总裁蔡金青女士在会长单位发言中分享了开云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愿景,并介绍了开云在2021年5月发布的《实现全循环》报告。这份报告所体现的循环经济战略,与开云集团2025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气候战略、生物多样性战略紧密相连,构建出全方位企业行动案例,以及与品牌和行业合作的实践。开云集团不仅致力于自身的可持续时尚变革,更支持产业的创新与合作,包括自主开发与产业共享的环境损益表、推动鼓励青年创新的“开云可持续创新先锋奖”(K-Generation Awards),以及发起召集超过 200 多个品牌共同参与的 Fashion Pact 时尚公约,与同行携手合作,为时尚行业脱碳提供支持和解决方案。

开云集团大中华区总裁蔡金青

蔡女士在发言中特别指出:“开云认为,摆脱行业传统的‘资源索取-制造-废弃物’模式不仅仅是回收利用,向真正的循环经济过渡需要彻底重新思考我们生产和使用资源的方式以及延长产品寿命的方式。为了达到循环经济的标准并实现更可持续的增长,开云集团在 2021 年公布了循环目标。集团的目标集中在四个优先事项上:促进经久耐用的奢侈品、采用全方位“全循环”手段、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和与整个行业合作。”
站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蔡女士强调,“这不仅仅是一种战略,而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它强化了我们企业对自己的定义:创造力、卓越的专业知识、高质量。”

而副会长单位代表泰佩思琦集团中国区副总裁周广华先生则强调了企业与合作伙伴以及消费者的合作共进:“我们对中国的时尚产业及市场发展充满信心,期待能够与更多的合作伙伴携手而行,激发以合作为核心的动能,推动中国时尚产业不断发展,并与生态平衡共生,全力满足中国消费者对美好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为行业、消费者及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泰佩思琦集团中国区副总裁周广华


虽然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已被公认是企业长久发展之必要战略,但企业同时也面对市场高竞争与获利模式之挑战。本次论坛特别邀请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责任教授、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教授以“绿色消费推动时尚及生活方式行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进行演讲。作为深耕循环经济领域四十余年的资深专家,杜欢政教授针对时尚及生活方式企业如何将可持续实践与供应链进行结合、如何培养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意识,以及相关政策标准如何建立助力企业之可持续转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杜教授不仅在演说中与企业分享循环经济的重要原理,中国政策对于循环经济中包括回收、再利用等教育、制度、产业与科技创新的计划与实践方向。更引用了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研究数据,循环经济能够为全球减碳行动贡献45%以上减排,说明资源再生再利用对于面对环境与气候挑战之重要性。

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责任教授、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

杜教授同时强调,绿色转型不应该与企业之增长矛盾对立,而应成为未来重要的增长点,并提出“两消一推 - 消费者理念的转变推动消费品公司,带动新型的绿色供应链,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实践路径,以及如何通过产品革新提升消费者绿色消费意愿,通过品牌溢价、设计溢价、场景溢价为品牌提供增长空间。杜教授表示:“绿色转型包括生产与生活方式两方面的转型,而时尚及生活方式企业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发展可持续时尚及生活方式势在必行。我们要将时尚及生活方式企业的社会责任转变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而当产品能够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便能够实现双赢。”


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供应大国以及全球第二的消费大国,中国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今年专委会邀请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副主任兼可持续发展项目主任胡柯华先生针对中国纺织品循环创新研究项目进展与展望,与国际企业进行深度分享。胡主任不讳言,中国纺织业从线性向循环发展所面对的诸多挑战。他说道:“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时尚及生活方式产业来说,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要实现终极目标就要知道起点究竟在哪里。实现循环经济需要消费端、供应链端,乃至整个全价值链端的共同合作。线性经济至循环经济的革命性转变,将会让所有的生产、发展,以及消费方式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这一场改变需要政府、企业、设计师、协会研究机构以及消费者的共同参与。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副主任兼可持续发展项目主任胡柯华

同时,胡主任在演讲中分享了中国纺织联合会针对《关于加快推进废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中设定之 2025 年完成 25% 循环利用率、2030 年达成 30% 循环利用的目标,也正在针对六种主要纺织原料之回收、分捡、再利用进行科学研究,为产业循环经济转型形成指南。胡主任一并指出,要完成纺织品回收循环利用,未来纺织品分拣和纤维分离的智能制造与可信数字化追溯平台等需要组成产业协力,共同完成技术创新与基础建设。


可持续发展命题跨越国界与市场,企业之间只有合作没有竞争。本次专委会圆桌论坛,在 WWD 国际时尚特讯联合创始人暨副董事长杨玟女士的主持下,会员单位聚焦再设计(Re-design)、再使用(Reuse)、回收(Recycle)、再生(Regeneration)、消费者认知(Recognition) 这五大时尚及生活方式产业循环生态的重要环节,进行精彩的分享,贡献各大国际企业的实践经验与策略。
· 再设计(Re-design):循环经济,从设计开始
设计是循环经济之核心环节。根据 H&M 集团的调查研究, 70% 与产品相关的环境影响都可以回溯到设计阶段,而这也意味着具备可持续战略思维的时尚及生活方式企业能够通过在产品设计初期做出的负责任决策与在整个价值链中的可持续行为,极大降低产品对于环境的影响。为了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从原物料选择、剪裁利用、设计应用的回收性、产品的耐久性等方面,对产品的可持续与可循环价值进行评估,企业代表 H&M 集团供应链制造东亚区总裁 Jessica Vilhemsson 女士与 H&M合作伙伴关系及公共事务副总裁徐睆女士特别介绍H&M开发之应用工具Circulator。Circulator 能够通过多重的设计维度以及消费者应用场景,为产品的可循环性进行评估,协助设计师再设计阶段完成可循环之设计。而这套应用工具将免费提供所有设计师与品牌使用,因为时尚及生活方式产业的转变,需要跨出大步,而要完成这一步,需要一起协力向前。

对于日用品与化妆品产业来说,包装是可持续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一环。宝洁在于2020 年提出 Responsible Beauty 尽责尽美的品牌可持续战略报告之后,除了在包装材质、回收再利用上进行创新之外,更在包装设计上,针对消费者的使用场景以及吸引力,做了深度的开发。宝洁技术创新平台研发总监陈婕女士介绍了宝洁集团计划在 2030 年前,将在全球范围内将产品包装中以石油为材料生产的塑料的使用减少 50% 的目标。她说道:“作为日用品集团,我们不能只是鼓励消费者加入我们的环保项目,而是需要用实际的设计吸引消费者加入我们的行列。替换装是我们对 Re-Design 进行的一种尝试,不仅能够减少浪费,还能在家庭亲子互动的过程中向下一代传播环保理念。”

可再生材料的创新与设计,是目前时尚及生活方式产业供应链端的重大议题,无论是基于生物基的新材料或是回收再生材料,原料的再设计,是推动整体织品产业的重要一环。开云集团企业代表蔡女士表示:“开云也在一直积极推进可持续材料的研发与成果的行业共享。2021 年,开云旗下品牌古驰研发出了由可持续、可再生和生物基原材料制作的突破性新材料 Demetra。秉持开放的创新精神,古驰向时尚业开放共享,供应 Demetra材料,并欢迎合作伙伴们对这款材料自由改良,开发更具特色的产品。”
· 注重模式(Reuse):重复再使用
延长产品的使用与周期,让时尚及生活方式产品在消费端的二度流通及循环,降低资源消耗,是企业改变线型经济的挑战,但却是精品时尚及生活方式产业的新机遇。开云集团就投资了全球知名二手时尚精品平台 Vestiaire Collective,以及精品手袋租赁电商 Cocoon。开云集团大中华区总裁蔡金青女士表示“二手奢侈品和租赁奢侈品是一个确切和深受认可的趋势,尤其受年轻顾客认同。”
而精品除了材料上的耐久性以外,同时包括了情感上的耐久性。蔡女士分享在 2022 年 6 月举行的 2022 年哥本哈根“全球时尚峰会”上,Bottega Veneta 宣布推出 Bottega Series,每个月都会从库存中发布一系列“经典”款手袋,以原系列推出时产品的原价出售。Bottega Series 的理念是挑战打破时尚界季节的概念,通过经典,传递精品的历久弥新。蔡女士表示:“从消费者体验的角度,可持续时尚意味着: 当消费者选择我们的产品,除了考虑款式新颖、设计独特、质地优良,她们可以感受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产品也是最高水平的。”

H&M 集团于 2013 年 2 月正式推出了循环旧衣计划,在回收后,所有衣物都会被工厂进行分类,发挥纺织品的作用和价值。H&M 合作伙伴关系及公共事务副总裁徐睆女士表示:“我们想为那些扔掉旧衣的消费者提供最简单直接的解决方案,通过循环来让废旧纺织品重获新生。”同时 H&M 自 2015 年开始投资 Sellpy 二手衣平台,在 2021 年拓展到全球 20 个市场,让快时尚的产品生命周期延伸,降低资源的浪费。
· 回收再利用(Recycle):科研技术创新,转废为用
回收再利用是循环经济行动中对于技术手段以及方法要求最高的环节之一,无论是海洋塑料、生活塑料的回收再生、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或者使用后旧品回收,都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手段,提高废弃物之回收与再利用率,大幅减少末端处置带来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
阿迪达斯集团从 2015 年开始的可持续时尚项目 End Plastic Waste。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经理郭虹女士介绍了过去一年,阿迪达斯回收利用沿海地区海洋中回收的塑料废弃物,制作了 1800 多万双鞋履。同时阿迪达斯通过研发,进行 TPU 材质运用和无胶水制鞋的探索,让产品能够充分实现回收利用,并且通过扫码回收的方式,将旧鞋进行回收和分解再造,让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可以重新投入生产。
迅销(Fast Retailing)品牌优衣库聚焦于三个概念,即减少(reduce)、重复使用(reuse)和循环型再生利用(recycle)。公关经理丁耘女士表示,以“减少”这个概念为例,牛仔裤 BlueCycle 的节水科技和工艺在生产牛仔过程中节水率可高达 95%。在“重复利用”和“循环型再生利用”,迅销集团计划到 2030 年将集团全服装面料 50% 替换为环保再生面料。今年秋冬,迅销集团旗下优衣库品牌首次成功推出了 16 款 100% 使用再生面料制作的摇粒绒服装。她表示:“可持续并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我们与伙伴们一起打造产品,号召消费者改变日常消费习惯、养成绿色消费行为的方式。”

· 生态再生(Regeneration): 与自然和谐共生
不可分,如何通过生产方法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界的大循环、恢复地球生态平衡,是时尚产业所面对的重要课题。
专委会企业 LVMH 集团旗下之娇兰品牌,从蜜蜂保育出发进行自然保护。十多年来,保护蜜蜂一直是娇兰可持续发展承诺的核心。自 2011 年起,娇兰便成为了法国乌埃尚岛布列塔尼黑蜂保护区的赞助方,2020 年,品牌联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开启了中华蜂的保护计划。会议上,LVMH 集团娇兰品牌代表翁其雷说道:“作为一家已经成立 194 年的美妆企业,我们正在探索美妆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也期待着绿色美妆的发展。”

· 消费者认知 (Recognition):循环再生的终点也是起点
正如杜欢政教授所说,循环经济的实现与绿色消费转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消费者的认知与参与,才能共同推进产业的变革。而企业如何通过实体与数字营销,链接消费者与绿色产品,引导消费行为的改变,扩大绿色消费规模、促进可持续时尚生活方式,阿迪达斯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经理郭虹女士介绍了集团从 2015 年开始发起的“跑出蔚蓝”(Run for the Ocean)全球性主题活动。参与者在跑步过程中捡拾垃圾,阿迪达斯会根据参与者的跑步公里数清理相应数量的塑料废弃物。疫情后,阿迪达斯将方案调整为记录参与者跑步时长,每十分钟兑换一个塑料瓶,并承诺清理对应数量的塑料废弃物。2022 年“跑出蔚蓝”活动中,中国参与者约 430 万名,累计跑动约 3.9 亿分钟,阿迪达斯如约清理了相对应的超过 3900 万个塑料瓶。通过热门的跑步项目,阿迪达斯将塑料废弃物的回收与再生,深刻融入消费者生活。

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责任教授、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在圆桌最后表示:“如果消费者认同我们的理念,购买了我们的产品,那么我们的可持续时尚及生活方式理念就能够最终得到实现。由于产品物质流、环境流、信息流、以及价值流动增值的不同,可持续时尚及生活方式概念应该分门类、分产品、分场景进行推广。”
从促进循环经济与绿色消费的政策需求角度,杜教授总结道:“首先国家需要出台教育政策,从娃娃抓起、培养可持续理念。其次,面对年轻消费者,国家要推广激励政策,让可持续理念与个人利益挂钩。在这些的基础上,国家还要出台系列政策,将企业与消费者联动起来。”
从生产商的角度,他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推出更多网红爆款吸引消费者关注绿色消费概念。同时,还需要组建绿色消费者脸谱,细致了解消费者需求,提高循环消费、绿色消费的传播效率,实现这场由时尚及生活方式企业引领的可持续改革。”他强调道:“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一定需要消费者的助力,企业社会责任也需要与经济效益进行绑定才能更好的实现目标。”


在论坛即将接近尾声时,作为专委会会长单位,开云集团大中华区总裁蔡金青女士进行了总结:“在座的诸位都是循环经济的先行者,我们在不断探索重塑循环经济模式、促进绿色消费的过程中,面临很多共同的挑战,需要更深入地和政府沟通建言。进博会下的这个专委会平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专委会平台能够切实促进政府与企业的链接、促进中国本土创新与国际的链接、促进企业推出更多创新解决方案。 很期待专委会成员单位更进一步合作,通过循环创新与绿色消费,重塑循环经济模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回顾讨论,她也总结了专委会未来可以更好地链接产、学、研各方力量、共同在以下四个方面合作、推动循环经济和绿色消费:
·推动中国与全球市场之间的交流,推动高质量绿色生产,加快绿色转型;
·构建资源闭路循环,使用再生材料,提高循环能效,降低环境污染;
·促进品牌宣传,提高消费者认知,促进绿色消费,推广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期待专委会成员们携手共进,共同谱写中国未来可持续时尚及生活方式的新篇章。

第五届进博会可持续时尚及生活方式专委会行业论坛

随着第五届进博会可持续时尚及生活方式专委会行业论坛的成功举办,国际企业在进博会的组织下,在中国形成了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主题联合,通过进博会的国际影响力,未来专委会必将迎来更多成员集团企业、产生更多创新思想和策略的交汇。WWD
专题策划 华意明天时尚内容中心
撰文 Usasa
图片来源 华意时尚内容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