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碧梨、大魔王凯特变得性感,会有女性为此感到失望吗?

新浪时尚
转载自:海报时尚
原标题:当碧梨、大魔王凯特、蒂尔达女王开始变得性感,会有女性为此感到失望吗?
最近威尼斯电影节又有热闹看了🤔

赢很大的是Cate Blanchett,她还是那个熟悉的大魔王,但穿的有些不一样。一件Schiaparelli 2022秋冬高定系列连身裤,有娇艳盛放的花朵从胸口簇拥而出。

不知道同样喜欢追踪欧美报道的报友们有没有嗅到一些苗头,除了我们都熟悉的超级大牌,以Schiaparelli为代表的一系列品牌正在搅动着时尚圈。
并逐渐汇聚成一阵强劲的酥风:


比如,去年戛纳电影节Bella Hadid的肺形镀金黄铜黑色礼裙,也来自Schiaparelli,用最具坚硬的金属将柔软的胸部包裹。

此外,Tilada的造型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风格变化~


Tilda Swniton的鱼尾衬衫裙来自Alaïa 2022春夏系列,线条理性的直筒型衬衫裙在下摆陡然骤变,以曼妙的鱼尾收住。
没错!!!
如你所见,极简风退潮,
性感历经蛰伏重回舞台中央。
HAIBAO / fashion and more
我们再来从专业角度解读一下最近这几个重回浪潮中央的品牌的标志性风格👇
Schiaparelli




Schiaparelli擅长把服装和人体作为超现实主义的载体,穿着Schiaparelli的人也像一件顶级的艺术品。
Azzedine Alaïa




Azzedine Alaïa珍视女性特质,尊重身体,用雕塑的手法优雅展现女性线条,以紧身绷带装闻名。
Mugler




Mugler则少了雅致,用夸张又狂野的设计放大女性化特质,被称为“超女性化风格”。它的曲线更极致,用浮夸的、超未来的方式讲述身体和性的故事。
这些品牌看似各有特点,但都有共通处——注重展示性感和曲线。
曲直对立,它们完全不同于极简风的大廓形、直线条。

意大利博主Chiara Ferragni
in Schiaparelli
时尚风格10-20年就会发生一次大的变化。
Schiaparelli等老牌品牌的集体翻红,恰巧是赶在了这个时间节点上,它们终于越过性冷淡和极简风盛行的10年,翻开了新的扉页。

跨性别模特Hunter Schafer
in Schiaparelli
这句话编辑写起来轻松到连喘气都不需要,对于这些品牌翻开这一页的重量,称得上历经蛰伏。

Adele in Schiaparelli
Schiaparelli曾是香奈儿最大的“对头”,从香奈儿这些年来的名气也不难看出谁是胜利者姿态,在这场较量中,Schiaparelli 1954年就关闭了工作室,直到2014年才终于重回时装舞台。
而Mugler也是类似的命运,2003年,在被娇韵诗收购的第五年,就关闭品牌成衣线,直到2010年才再次起航。

Karlie Kloss
in Alaïa
曾为Mugler工作过一段时间的Azzedine Alaïa相比较幸运很多,品牌的显少露面,只是因为由着性子好几年才参加一次时装周。

Linda Evangelista
in Alaïa
编辑也会忍不住感慨时尚浪潮的无情,但是这才更显得冒险精神和坚定自我是设计师可贵的品质吧。
因为一个不留神,潮流在起伏间会带走一些东西,就像抹平沙滩上留下的足印,痕迹都没有;而如果一个不坚定,也许会向市场和商业结果妥协,越设计越相似。

Gisele Bundchen
in Alaïa
在极简风占领市场的10年,它们被批判“那些束胸衣、超高跟鞋、紧身裙是时尚的倒退,是对女性主义赤裸的嘲讽”时,依然坚持住了自身的“独特性”。

Zendaya
in Alaïa
他们没有彻底告别时尚舞台,而如今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幸运。
或许也值得我们沉下心思考,新的“性感风暴”究竟对女性意味什么?
不再是“第二性”的性感,
也可以是女性的武器与盔甲,
大方展示身体不代表没有大脑。
HAIBAO / fashion and more
在女性运动活跃的期间,“性感”一词多少蒙上了“女性背叛者”的意味。
我们抗拒、害怕、厌恶惹火的性感着装,是因为连带着抗拒、害怕、厌恶女性作为“第二性”的弱势地位。

Mugler著名的蝴蝶夫人
在这场革命中,Mugler一类品牌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牵连和折损,不推崇这样的风格,是为了避免形象和思想的不一致,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完全像个“斗士”,所以不能袒露女性的气质。这是任何一场彻底的革命中必然会发生的“极端事件”。
即便是在经历过漫长的变革,在硕果累累的胜利后,直到今天我们或许还在担心——性感会和“胸大无脑”画上等号。

就好比作为美国性感偶像的玛丽莲·梦露,总是身段妩媚,性感诱人,金发撩人,唱着《钻石是女人的好朋友》,大部分人对她的了解也永远只停留在这一层面。
但生活中的她本人不是屏幕里的娇憨金发美人,梦露有胸也有大脑,有野心有个性。她不愿意一直扮演笨蛋美人,追求和男性获得同工同酬的平等,也是史上第二位创办制片公司的女性,但是,知道这些真相的人却少得可怜。
反过来想想,这到底是这些性感美人的问题,还是你我的问题?

BLACKPINK
in Mugler
Mugler等品牌的回归,也让我们换了个视角来看清女性现在所处的环境是多么小心翼翼:因为害怕刻板印象和偏见,服装和品牌要赋予政治、经济、女性主义等等重大意义,好像我们必须为这样的品牌鼓掌买单,才能摆脱“肤浅”、“低俗”、“空洞”的指摘。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你会发现:绕了一圈重新归来的性感,以最活色生香的声势,带来的是最深沉悠远的意味。

Kim Kardashian的“湿身裙‘’
”
说起“性感”这几年不得不提到卡戴珊。
2019年,Kim Kardashian在Mugler那里得到了她常穿的那种颜色——与肤色接近的裸色,突出的胸部曲线,夸张的腰臀比,成功实现了她博出位、制造话题的目的,她把身体、野心、欲望都坦荡且正当的表露出来。

Kim Kardashian
in Mugler
剥开层层嘲讽和争议看向内里,她不也是时下大家推崇的“大女人”?不一定只有穿着西装、戴着胸针的“大女人”才值得表扬,这种性感、曲线毕露的形象,为什么就不行?

Megan Fox
in Mugler
当我们不用需要穿得“像男人一样”才能证明自己,当我们能够大方地把“像女人一样”的性感衣服穿回来。这难道不也代表女性又向前迈进一步了吗?
你说这些品牌还是把女性置于“观赏”的地位,把物化女性用漂亮的糖衣包装起来?
不是。

歌手 Dua Lipa
in Mugler
本质的区别在于:这是女性自发性地想展示身体,而不是其他人假借各种名目企图看到女性的身体。
当一个女人乐于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女性特质,并以此为美、为荣,或者甚至愿意以此为武器,夺回一部分关注度和声量时,她们就是smart and sexy girl。
SEX和UNISEX,
不是反义词的关系,
而是对女性多元审美的包容。
HAIBAO / fashion and more
记得Jean Paul Gaultier 2002年的秀场艳惊四座,因为酥到骨子里的性感、比男人还帅的潇洒风度出现在同一个T台上,结伴同行。

20年后,回到现实生活里,一个女人也可以同时拥有这两种模样:
像猎人一样狠辣、独立、抢尽风头;像玫瑰一样娇艳、性感、热烈。

正如总是穿着大T恤和球鞋的Billie Eilish,也在2021年破天荒地换上了Mugler的紧身胸衣,登上了英国版《VOGUE》。
她在采访中说道,“如果你想穿一件别人无法欣赏的裙子,尽管去穿,只要自己觉得看起来不错。当我穿上这些衣服我觉得自己很美,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做自己就好。”


我想女性的穿衣自由正是这样而来的:
第一步--大胆跳出从属位置,但需要像个男人一样工作、生活和思维,以期与男人比肩同行;
第二步--终于可以稍作喘息、回头望,找回曾经被自己抛下的女性气质;
第三步--即一切流行的最后,殊途同归指向真正的自由。穿什么衣服都没有具体地目的,旨在滋养自己的内心和人生,不是滋养他人的眼睛和欲望。

Karlie Kloss
in Schiaparelli
当我们看一个女人穿的衣服,只会欣赏(或稍微评价)她的衣服本事,而不会内心暗自将她对号入座、贴标签、脑补剧情。让女人可以在她想穿的衣服里自由自在并得到周围人的宽容态度,这,或许才是最好的时代。
让我们一起加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网络\侵删
监制:Teresa Zhao
撰文:Cheyann
设计:阿拉蕾
©海报时尚
海报日签:时尚圈早秋刮什么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