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时尚

桃红梨白:女富豪的学霸之路有多少能复制?

新浪时尚

关注

桃红梨白:媒体人、专栏作家葛怡然的原创类娱乐自媒体,致力于有态度的娱乐。公众号:geyiran666。

文丨葛怡然    图丨来源于网络

杨澜最近出现在DVF创始人黛安女士的新书发布会上,跟邓文迪、苏芒一起。后台好多读者留言要求写写她。

从方法论层面,梳理杨澜,会对今天参加高考的同学,有一点借鉴。她被成功加持的人生,我觉得很大程度在于这关键性的几步。

第一步:打个好底子,考个好大学

咪蒙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建议自己的实习生,可以不要完成大学学业,跟着兴趣爱好走,不行就休学。

并不认同这个观点。

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本身就是天才,能在哈佛中途退学的学生能有几个?况且他们的家世、和创业初期成绩都摆在那儿,这种个例并不适合中国国情。

没有大学学历,你找工作时递个简历试试?拥有好大学学历的人,成功概率显然更高。

所以为什么说杨澜具有代表性?因为她的轨迹,是一个聪明女孩凭借个人奋斗做成事儿的个例,大部分经验是可以复制的。

杨澜有个好家境,(这点比安迪起点高)算是书香世家,在海淀区的北京外国语学校大院里长大。

在这种氛围里成长,都是大学老师的孩子,从小压力就不小,会有比较。但回头看,却在成长初期养成了自我约束的学习习惯,而且有韧性,面对挫败有承受力,这会让孩子一生受益。

青春期的杨澜,还戴着眼镜,样貌只能算是清秀。

杨澜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理工附中读的。

从小性格好强的杨澜,属于考95分都会掉眼泪的别人家的孩子。进了理工附中,周围都是学霸,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之后,都要跟同学比较:一旦发现不如别人,就更加努力。(所以努力的基因,一直在她的血液里)

高考之前的海淀区模拟考试中,考出了全区第一名;参加高考时,各科总分在北京市名列前20,语文几乎得了满分,以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英国文学专业。

学校是中国最好的外语类院校之一,而杨澜又是当时考入北外的北京考生中,分数最高的。(女状元!)

跟所有迷茫的大学生一样:她并没有考虑好未来走向,既想做记者,也想做文化相关的事,语言文学专业是在父亲的建议下选择的。英语除了成为她的专业,还成了她后来接触更大世界的利器。

进入北外之后,杨澜发现自己英语听力不太好。从1986到1994年时间,跟专业死磕,终于在同学中成为佼佼者。(还是要归结于好强的性格)。

当时大部分人还没看到英语的重要性,但杨澜偏巧就选了英语。英语除了在后来求职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还为打下了日后的财富起点。(所以敲黑板:学好英语真的很重要!)

杨澜介绍过学英语的经验:如果想要提高交往能力,就直接找老外对话;如果想要提高语感,就多读报章和英语文学作品,体会英语的节奏感。

除了打好专业的基本功,她还知道盘整资源,经常和同学骑着自行车,在周围的学校转悠,在北大、清华、北师大蹭名师讲座。又免费、又优质、还能充实自己,所以大学的学习时间,一点都没浪费。

第二步:一个好平台,完成最初的职场积累

1990年,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选女主持人。杨澜报名了,但能从数千人中被选中,靠的是脸吗?

当时要进央视做主持人,要么是广院、艺术院校的科班生,要么是从基层主持人选上来的,杨澜两样都不占。

但她的优势就是英语,制片方刚好要找一个懂点英语的主持人。

90年代,流行文化已经萌动了,但荧屏上是倪萍赵忠祥的煽情主持风格。这时候,长发披肩青春气息的杨澜,让大家耳目一新,当时火到什么程度:很多姑娘都视之为偶像。

刚工作主持的就是央视最洋气最有人气的栏目,身边的搭档不是赵忠祥,就是姜昆,真是资源太好。

但是跟大咖搭档,很容易淹没自己,不想成为女花瓶?还是靠那个字:拼。

1992年、1993年两次站上春晚舞台,杨澜跟赵忠祥、倪萍搭档,动了点心思,自己参与撰稿,把朗诵腔的串词改编成了口语化的播报。

工作4年后,26岁的杨澜在1994年拿下了“金话筒奖”,这也是中国主持人梦寐以求的职业最高荣誉了。

想要继续在央视做主持人,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杨澜想要的,显然不止这些。

很快做出当时让很多人意外的决定:辞职留学。

当时,只有节目赞助商,正大集团的谢国民赞赏了杨澜,还承诺她奖学金。

但这个决定怎么看都是一个巨大的冒险:不仅要放弃现在的平台和声名,还要离开铁饭碗,而且前途不明朗……

杨澜之后回忆起自己办签证的经历,还透露过当时的紧张:

“在北京的美国大使馆排了两个多小时队后,我从一个小窗口递上所有资料,心怦怦直跳,生怕被面试官拒签,因为我前面的那个小伙子根本没机会回答问题就被拒了。那时我已经辞去了中央电视台的工作,如果被拒签,将意味着被列入了黑名单,以后签证就更难了。”

第三步:正走红的时候急流勇退,出国留学

从央视退出,到哥大学学习电影专业,杨澜的家当,就两大包行李,里面放着锅、被子、褥子、枕头,还有母亲缝在她贴身衣服口袋里的美金。跟现在揣着金卡出国留学的孩子,简直天壤之别。

每个初到美国读书的人,都应该知道,初期去适应那种好山好水好寂寞的生活,很需要意志力。

但美国三年,杨澜就完成了学业、结婚、生下儿子三件人生大事,效率太高了。可见其行事作风之果决。

美国留学拓展了眼界,杨澜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就是美国的脱口秀节目。并且很快把想法变成实际行动:制作的40集《杨澜视线》发行到国内52个省市电视台。

尽管略粗糙,但实现了从娱乐节目主持人向复合型传媒人才的过渡。

这一张长发和短发的对比照片,可以清晰感知到杨澜的变化,她已经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大事全部完成,羽翼丰满,期待一搏。

1996年,回国后再度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杨澜:齐耳短发,珍珠耳钉,职业女装。用她自己的话说:人生状态完全不同了。

1997年,杨澜加盟凤凰卫视中文台。1998年,《杨澜工作室》开播,是杨澜职业履历中需要标红加粗的一笔。

做媒体的都知道,电视节目制片人很操心的,成本运营、人员分工、节目架构,是个作孽的苦差。杨澜除了当制片人,还同时身兼主持人,需要做好功课,随时应对重量级采访嘉宾,两者并行,工作量爆表。

《杨澜工作室》开播两年时间里,共采访了120多位名人。

其中包括澳门特首何厚铧、金融巨头乔治•索罗斯、著名学者季羡林、著名华语作家李敖、查良镛(金庸的真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崔琦等等。

这些名字,对杨澜意味着什么?

行业积累+人脉拓展+合作机会+名气提升。

后来,《杨澜工作室》改版为《杨澜访谈录》,依然走高端大咖访谈路线。

一向高冷的王菲,把为数不多的电视专访给了杨澜。

世界级知名度,多年传媒经验,名人关系资源,成了杨澜个人IP中的核心,进军商业只欠“资本”二字。

有句话说,最好的婚姻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杨澜和吴征的组合,也许如此。

2000年3月,杨澜收购良记集团,改名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借壳上市打造传媒帝国。资本市场正在寻求传媒概念,阳光卫视的出现,占了天时地利。

除了管理公司,杨澜同时主持好几档栏目,算是女性内容创业者。

到了2010年,资产达到70亿元。

2014年5月,电影《摩纳哥王妃》在戛纳电影节做全球首映。杨澜和吴征是投资人。

投资的电影被选为戛纳开幕片,红毯上的杨澜:有自己的固定节目,有自己的公司,有自己的珠宝品牌,有著名的老公,还有一儿一女。

从1990年到2000年,十年,对于普通女人来说,只是在工作岗位身上重复自己的十年,正常的程序是:小虾米升职为部门主管,收入翻了一倍,住房从刚需换成改善;可是对于杨澜,完成的不止是三级跳。

很多人称她是幸运,但世界上哪里有这么多幸运?杨澜更多是努力,接受采访反复强调的也是“我是一个相信笨功夫的人。”

有个细节是:在美国读书时,第一学期只要选四门课就可以了,她选了六门,功课量这么大,怎么办?用笨功夫:学到两点。

留学的时候,杨澜接触的第一台电脑,是师哥留下一台286电脑。这台机器老旧,罢工时有发生,有时候写了一堆论文,电脑还没有保存就死机,只能半夜大哭一场后重头再写。

为了访谈名人,总阅读量超过8000万字,采访时间有数万小时。就算经常采访不到名人,也会扎扎实实准备提纲,了解各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和历史,“这个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即便最后没有结果,你也得到了想要的积累。” 

“努力”两个字,对于美貌又聪明的女人,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每一个阶段做好积累,才能在人生每个转角实现漂亮的跳跃”,是端给每个职场女性的鸡汤。

个人选择,时代机遇,加上努力,让一个北京女孩变成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

杨澜式成功,其实是精英分子的典型性成功。

在社会转型期中,他们并不曾经历阵痛,因为早早地看到了“潮水的方向”,稳稳地做出了最审时度势的恰当选择,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自己的原始积累,跻身为少数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一群人。

作为其中的一员,杨澜每个阶段都作出了顺应时代潮流和个人发展的选择。

她给女性们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图景:不着急把青春、美貌变现,不贪恋体制,而是一直在自我更新,最终得到与努力匹配的成果。

所有的成功都是类似的。现在阶层的流动越来越难,但也越来越快,如何成为一个赢在起跑线上的人,从高考这一天开始,是真正平等的较量,是命运开始划分的第一道关口。

-EN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桃红梨白”]

加载中...